殿下慈悲(46)

作者:木头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楚更面容清淡,不过还是放下手中的卷宗迎了出来:“平南王是何时入京的?本宫竟然不知道。”

羲国自立国之时,兵马大权就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中。只有云南和靖北两处,分别由异姓的平南王林氏和靖北候萧氏领军镇守。

林明朗含笑:“太子殿下见谅,本应递了帖子再来拜会,只不过我听昭阳说,你被皇上责罚,幽居在这东宫之中闭门思过。反正殿下也出不去,我也就只好贸然前来看你了。”

“这么说,你已经见过小七了?”儿时,林明朗就曾经戏言过,将来尚主,要做楚更的妹夫。他和昭阳公主是从小的青梅竹马,虽然陛下并未指婚,但是长辈们都知道,俩人心底都已认定,便也都乐见其成。

“临近中秋了,陛下特旨,命我回京过节。顺道,还得去为晋王的大婚庆贺呢。”林明朗挥了挥折扇,一幅逍遥自在的样子。

如今南境安宁,边境互市频繁,从上一代平南王开始,就已经少有征战了,反倒是流水的税银收进来,平南王府的日子也就越过越惬意了。

“中秋人月两团圆,平南王此次,应该不急着回去了吧?”特旨回京过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陛下这也是存了要为他和昭阳公主指婚的意思了。

他们的好事怕是也近了,若是云南无事,父皇又一向疼爱昭阳,在京城建一座公主府,以后就长居京城,也未尝不可。

“咳咳,老头子不在了,我的事,还不是全凭陛下做主。反倒是你,听昭阳说,你新选了一个丫头,很不错?”果然是两口子,昭阳公主在平南王面前,还真是知无不言。

“嗯,小七引荐的,是不错。”楚更朝黄花梨书案看了一眼,平日里,秦婉婉就坐在那里读书习字的。

“我可听说,皇后娘娘还想着将她的侄女儿配你呢。”要不就要夺嫡,要不,就要皇后的宝座一直留在他们辅国公府才好。无论哪头的好,辅国公府都想占着。

“我与你毕竟不同,太多的事,身不由己。”楚更面若冰霜,眸光之中闪过一丝厉色。

“大相国寺十年都过来了,如今你再说身不由己,我听着倒像是一个笑话了。”林明朗收起了戏谑之情,吸了吸鼻翼。

那时候,废储之声甚嚣尘上,老平南王为了保太子殿下,一怒之下可是跟皇帝拍了桌子的,转头就领着小世子林明朗回了云南。

“困兽之斗,我成日里也就只能在这东宫里看看折子了,得过且过。”经过上次与辅国公府的过招,如今两边都消停了一段时日,想来,都在暗中积累实力,准备下一轮的博弈。

“温香软玉在怀,红袖添香在侧,我怎么觉得,你这样得过且过法,让人这么羡慕呢?”林明朗绕着书房看了看,见黄花梨案上有一页秦婉婉写的大字。看来,太子自还朝以来远没有他想象的过得惨,这闭门思过的日子,也实在太惬意了些。

“你来看看,这首诗怎么样?”楚更打开方才沈尚佑给他誊抄的诗作。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林明朗就着楚更展开的宣纸念了念:“嗯,不错。意境深远,志存高远。”

再一看署名:“杜仲?嗯,这个举子的名字好有意思。”

***

秦婉婉定过亲,还是指腹为婚的娃娃亲。

彼时,杜家也还只是昌平县里的一户中等人家。因为一同处置了县里的恶霸,为乡民们出了口恶气,秦端之与杜相公一时之间成了除暴安良的名人,两人成为了八拜之交。

秦端之指着婉婉娘隆起的肚子说:“若生了个闺女,便嫁给二娃子当媳妇儿。”杜相公有俩儿子,小的那个才两三岁。为了好养活,便特意取了了贱名,叫杜二。

杜相公喜滋滋地答应下来,又郑重其事地打了一对鎏金缠枝花纹的镯子当信物,这娃娃亲便定了下来。

可是,那年县里的年成不好,又是蝗灾,又是地震,终酿成祸,粮食颗粒无收,便闹了饥荒。乡邻们四散讨生活,秦端之也就是在那一年搁下了参加秋闱的笔,为了吃饱肚子,他报名参军离了家。

分别的时候,秦端之对婉婉娘说:“儿女的亲事定下了,不能改哩。且挨过这日子,会有再见的时候。常写信呢。”以当时秦家的境遇,能够把婉婉嫁到中等人家去,可是一门极好的亲事呢。婉婉娘笃定地点了头。

过不多久,生活还是过不下去了。村里的中等人家也不得不居家搬迁投亲靠友。杜相公也举家搬迁了。初时,两家还有书信往来。可是,随着秦端之的抛妻弃女,杜家的往复迁徙,秦杜两家之间便渐渐断了联系。

从此以后,婉婉娘就将定的这娃娃亲烂在了肚里,再也不曾与人提起。一辈子长着呢,杜家没有音讯,她可舍不得让婉婉被秦端之当年的一句话,困死。

若不是婉婉来了京城,秦端之可能也不想再去打听杜相公一家人的下落。若不是秦婉婉如今在太子身边,一步步卷入了漩涡之中,秦端之可能也不会着急找到他们。

那杜二也是争气,自小书读的还不错。因为杜二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不讲究了,便按照字义改了一个名字:杜仲。

杜仲也参加了今年的秋闱,若非如此,秦端之也没真么快能找到你们。两家重新通了书信来往,杜家本不在京城居住,许多内情并不了解,杜相公见秦端之如今在京中为官,倒是乐意认亲。就这么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刚好杜仲明年就要上京赶考了,两位父亲一合计,便将儿女的亲事提上了日程。

好呀,好呀,一切都朝着秦端之希望的方向发展着。只要不让秦婉婉卷入太子和晋王之间,哪怕杜二是个傻子,他也乐意她嫁过去,更何况,如今杜仲还是个举人?

婉婉入东宫侍候,到底是陛下钦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啊。于是,秦端之赶紧上了一道折子,主动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请求陛下恩准,让婉婉回家嫁人。

谁知道,等来的却是太子殿下的批示。两个字:“不准”。

作者有话要说:楚更(醋意大发):杜仲、杜仲,你还不承认自己认识杜仲?

婉婉(一脸无辜):认识啊,不是已经炖了排骨汤了吗?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唐 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靖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今日是圆空方丈开坛讲经的日子。

成婚在即,晋王妃在出阁前,想着与闺中小姐妹们最后一次相约拈香。天色尚早,户部尚书家的女儿乌媛菲刚从自家的马车里下来,一下马车便见到徐相家的女儿徐嘉敏。

“我当是谁家的姑娘,原来我们的晋王妃今日也来得这么早。”

徐嘉敏自小与乌媛菲就是手帕交,她的性格要温婉许多,一直十分羡慕乌媛菲活的随性潇洒。此时被打趣了,不由得脸上飞起一抹红霞:“菲菲,你这副嘴还是这么不饶人的,我倒要看将来皇上把你许给什么人家?”

乌媛菲十分自然的拉起周嘉敏的手,笑道:“晋王很好,我们自小在闺中,你可曾听到过有说晋王不好的?”

远远望见辅国公府的马车声势浩荡地过来了,乌媛菲努了努嘴,略有些无奈地安慰道:“辅国公府怎么说都是晋王的外家,便是看在皇后娘娘的份儿上,你今后也多让着点那位吧。”

“去去去,什么人找死的,不长眼,竟然敢拦辅国公府的马车?”刚好是在一处急弯的岔路口,一辆马车要来,一辆马车要走,车夫用力勒住了马,还好来人赶着马的速度不是特别快,才没有撞到。

“哦?原来是辅国公府的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长得十分伶俐的样子,脸上却马上挂起了与人无害的笑容:“打扰了,打扰了”,便示意车夫先退到了一旁。

两架马车交汇之时,一身华服的秦媚儿刚好从车窗瞥了一眼对面,微风吹起窗帘,便瞥见了坐在车里的秦婉婉。

不是冤家不聚头!秦婉婉怎么会在这里?!

与她目光交汇的瞬间,秦婉婉看见媚儿用帕子遮了遮鼻子,似乎闻到了什么难闻的气味一般,同时脸上露出嫌恶和鄙夷的神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