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慈悲(18)

作者:木头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太子殿下领了家法之事,臣倒是也有耳闻。只不过既是家法,也就是陛下的家事,臣以为,无须放到这朝堂上来讨论。殿下养好了伤,自然就能来上朝了。”刑部尚书马一鸣向来与沈尚佑不对付,他第一个站了出来。

“马大人,储君身系未来之天下,如何只当是陛下家事。更何况,这罪名还是莫须有的。”

“正是因为储君身系未来之天下,为天下人之表率,因此御史言官,本就应该对储君之德行愈加严格纠察才是。御史弹劾是否得当,自有天子明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御史只是监督,向来没有因言获罪的。沈太人这莫须有三字,是在指责御史奸佞,企图陷害忠良不成?”此事牵涉到对御史的评论,御史中丞胡砚峦忍不住出言反驳。

“若是御史全然不调查实情,弹劾储君都可如此随意,那,与那些爱嚼舌根的闺阁妇人又有什么两样?”沈尚佑义愤填膺地反问道。

可不是吗?太子领的这一顿家法,不仅引发了今日朝堂之上的轩然大波,听说在京中贵女圈里也引发了不少流言蜚语。

有的说太子因为常年茹素,都将身体憋出一堆毛病来了;有的说太子不近女色,是因为有其他特殊的洁癖;最甚嚣尘上的便是说太子殿下与安国公府的二公子,两人乃是断袖。

“太子有疾”四个字,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就传出了无数个不一样的版本,简直比民间话本子里的故事还要精彩些。

尤其是,听说陛下还亲自派了太医院的太医常驻东宫值守,又叫福康公公亲自去传旨,赏赐了不少珍贵滋补的药材。

不论实情如何,总之如今京中的钟鸣鼎食之家,朱门富贵之地,对“太子有疾”一事,肯定是信以为真了。

谨慎恭敬之人,虽然心中笃信,到底不敢公然议论,只好装聋作哑,假装不知此事。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一些宵小之辈、好事之徒,背地里已经开始拿这事做起了文章。

在沈尚佑心中,太子殿下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他对他最了解不过。太子天资聪颖,悲天悯人,是那样的浩如清风、芝兰玉树。一些背后拿着“太子有疾”编排的妇人之语,在沈尚佑听来不堪入耳,简直就是对太子殿下的侮辱。

☆、廷议2

“你!”御史中丞胡砚峦简直被这个老朽腐儒气的够呛,竟然把堂堂的言官御史比作爱嚼舌根的妇人,简直太过分了。

“父皇,沈大人身为太傅,与太子一向师徒情深,今日有此一问,也是人之常情。儿臣昨日,也特意去东宫看望了太子殿下。太子为自己不能早日还朝、替父皇分忧深感自责。父皇和母后舐犊情深,殿下也十分感念。”

晋王见胡砚峦有些气急败坏,赶紧出来打圆场。他早已料到,今日廷议会有人将此事拿出来说,因此他昨日已经去了一趟东宫。

不论背地里鼓捣什么,面上这兄友弟恭的戏码,他和楚更倒是颇有默契的做足了全套的。

“嗯.....明省,太子是你外甥,怎么,你不说两句?”陈明省是先陈皇后的胞兄,太子亲舅,如今领着镇国公的俸禄,只是在朝中挂着一个虚职。

“臣......臣教子不善。臣下犬子,还要劳陛下操心管教,老臣实在惶恐。如今,怀瑜趴在床上动弹不得,还在跟太子殿下闹别扭呢。”

陈家二公子与太子闹别扭?嗯.....这不正印证了太子与侍读的断袖之癖?这两人之间......见过坑爹坑儿子的,国舅爷这个话,可是把外甥给坑了。

满朝的大臣们都是人精,几乎不约而同地从陈明省的话中咂摸出一股子奇怪的味道。

别看陈明省说话似乎不靠谱,镇国公府却并不是靠祖荫和与皇家联姻而繁荣起来的。且不论镇国公府当年的从龙之功,又出了一位当朝陈皇后。陈明省虽是国舅,但却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便是先帝当年,也曾经夸赞他颇有治国之才。

只是,自从十年前镇国公被削了权以来,陈明省在朝堂上便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加之这些年来,太子不在朝,今上又将安贵妃扶上了皇后之位。辅国公府的权势如日中天,安皇后、晋王他们便时不时地对拥护太子的辅国公府和沈尚佑他们打压,陈明省才成了现在这样,唯唯诺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

“嗯。知情不报,怀瑜的这顿鞭子挨得不冤。回头,朕再命太医院送点好药去吧。”这出戏,皇帝看得差不多了。

“臣代犬子,多谢皇上恩典!太子殿下前两天,也已经着人送了好些药来,可是那小子硬气得很,非不愿意用殿下给的药。”陈明省赶紧跪地谢恩。

他也不看看如今是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竟然跟皇帝拉起家常来了。说起这些事来,国舅倒是比议论朝政的时候更能多说上两句。

楚彦真是替太子殿下有个这个不成事的舅舅而感到担心,他低着头,眼底嘴角流露出轻蔑之色。

到了散朝时候,外面淅淅沥沥的雨也渐渐收住了。

福康站在龙辇之侧恭迎,见皇帝面上微微有些疲色。

“福康,你陪朕走走吧。”若是再往前说,福康可是永泰帝的老伙计了。他还是太子时,福康就跟着他在潜邸伺候。宫中的婢女内侍们,怕是再也找不到一个比福康资历还要老的。

玉阙朱楼万仞端,六龙辇道倚岏。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永泰帝坐堂理政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从十几岁登基亲政以来,每次上朝下朝,都要乘着龙辇,路过这条长长的甬道。今日,他却突然想要自己步行走走。

“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这些年来,福康对于永泰帝的所思所想不敢说了如指掌,倒也八九不离十。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朕老了,你也成了一个老家伙了。”主仆二人一前一后缓步走着,宫人们抬着空龙辇,与仪仗队等一起远远地跟在后头。

“陛下英年正盛,只是老奴如今,的确是有些耳背了。还能在主子身边伺候着,都是陛下抬举我。”

福康并非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之人。但是他一辈子都在这深宫之中,习惯性地察言观色,在什么场合、对着什么人、说些什么话,他也算是活得通透了。

“你呀,现在说假话都不脸红了。哎......小狼崽子都学会咬人了,朕哪儿还不老。不服老都不行了。”

永泰帝一向威严持重。福康几乎陪伴了他一生,他还是第一次听见皇帝以这样家常的方式与他说话。

“殿下的性子......让老奴想起了先皇后......”说这话时,福康还有些犹豫,生怕说的有什么不对,触了皇帝的霉头。

“老奴说句僭越的话,都说虎父无犬子,殿下与当年的陛下可真像啊!殿下他......也是被逼急了。”见皇帝眸色微亮,却并未斥责,他才敢继续说道。

在寺中修行了这么多年,京中人人都说,太子殿下慈悲。前朝后宫,怕是把他的慈悲当成了软弱可欺。

晋王他们此次行事太过鲁莽,以为随便给楚更安一个私德有亏的罪名,便能打压住他。还真当他还是十年之前的孩童吗?

没想到,这反而引发了朝中的非议。表面上,太子殿下受伤不能上朝,似乎吃了一亏;而实际上,此事能引的朝臣们当庭议论,便已经是太子占了上风。

作者有话要说:玉阙朱楼万仞端,六龙辇道倚?岏。天门咫尺君应见,比似人间路更难。

于慎行:《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其二》

☆、耀扬

“大郎的心思朕明白。他一直觉得,从前太子是因为占了一个嫡子的名头,才被立为储君的。如今她母亲执掌中宫,自己又身为长子,便有了觊觎之心。”

自古皇家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离那个至尊之位越近的人,就越渴望得到它。太子和晋王他们现在鼓捣的这些,都是皇帝当年玩剩下的。

“唉!谁叫陛下的皇子们,个个都这么优秀?”福康赔笑着说道。事关储位,即便是这样的对话里,他说的话仍是滴水不漏。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这些年可是刻在心上的。

“让朕没想到的是,太子现在也学着暗中结交朝臣了。大相国寺十年清修,他还真是长进了。”

楚更和陈怀瑜自以为行事周密,但是身为俾睨天下的君王,也不是吃素的。否则,永泰帝也不能稳居地位二十几年,天下垂拱而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