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亚历山大港战役中,这座建筑也一直有人积极而严密地守卫,以防有失。维特鲁威带人救火的时候,这里的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一起参与了灭火行动。
今天这座建筑终于向维特鲁威敞开了大门,他没再客气,伸手去架上,随意抽取了一卷羊皮纸绘制的卷轴,缓缓打开。
伊南就在他身边,笑得有些狡黠。
当这幅卷轴在维特鲁威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他突然倒吸了一口气,认出了卷轴上画着的城市:
“这是巴比伦的全图?”维特鲁威问。
图上绘着一座庞大的城市,拥有数座极其宏伟的城门,和一座通天的高塔。一条大河横穿整座城市。维特鲁威一眼就认出,这是迦勒底共和国的首都:巴比伦。
但是他不敢肯定,因为那上面的文字是:楔形文字。他完全读不懂。
“你看看,这两边的书架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伊南见他面露难色,微笑着向他提出建议。
维特鲁威抬起头,这才发现:这座大厅里书架的设计构造完全是对称的。再细看,连书架上放置的卷轴仿佛都放在完全一样的位置。
于是他迈步走向对面,在刚才相同的位置,抽出了与之对应的一枚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年轻人顿时发出一声欢呼:这是一幅完全一样的巴比伦城市全图,唯一不同的,是卷轴上所有的注释都用的是希腊语。
他惊讶地抬头,望着伊南,只见对方正向他点头,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想:这是一座,用楔形文字和希腊语两种语言注释的,迦勒底建筑图书馆。
维特鲁威激动地开始寻找希腊语的索引,越看越是激动——只见这里保存了几乎所有迦勒底大型建筑的建筑图纸、力学分析、工程算式。大到巴比伦的通天塔,小到普通城市里居民日常使用的汲水井和排水口……这里竟然都有记载和图样。
“这些……都是真的吗?”维特鲁威语无伦次。
他少年游学时曾经亲自前往迦勒底,在那壮丽的城市面前叹为观止。可是他从未想到他能接触到这些伟大建筑的图纸——更何况,迦勒底的建筑,与他所学,承袭希腊建筑的那一套,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实用性的角度,又很有些不同。
伊南把他带进了一座真实存在的宝库。
“啊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维特鲁威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这一点。他捧着索引,修长的手指在卷轴上点点,已经在心里拟出了一个阅读次序。他迅速搭起木梯,攀上书架,抱了好几卷卷轴下来,堆放在大厅正中的书桌上,开始阅读。
这时,他已经完全将伊南忘在脑后了。
他完全忘了是谁把他带进这座宝库的,忘了自己身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第六军团的首席工程师,他肩负着军事要职——他已经将一切都抛在了脑后,他完全将自己沉浸在迦勒底那灿烂辉煌的文明之中……
伊南轻手轻脚地走出这座大厅,向守门人低声吩咐几句。
亚历山大图书馆里这座神秘的大厅,是巴比伦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备份,除了备份之外,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伊南还特别安排,请译者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把这些都翻译成了希腊语。
这个备份场所如此重要,以至于伊南听说了亚历山大港战役的消息就直接赶来了。
在此守卫这一份“备份”的守门人已经在此多年,对亚历山大图书馆和整座城市都熟悉无比。不费多少工夫,就将伊南需要的东西都送来了。
身为罗马军中的工程师,维特鲁威除了拉丁语以外,可以非常自如地阅读希腊语的书籍。再加上这又是他本人的兴趣所在,维特鲁威一边阅读,一边随手伸向桌边,似乎想要把看到的一些内容记录下来。
他伸手触及一件东西,一抬头,竟然看见书桌边竟然多出了一卷又一卷的空白羊皮卷。一只盛满了墨水的透明玻璃瓶正摆在桌角,旁边是数支从新到旧,磨损程度不同的羽毛笔——这里的主人太细心太周到,因为不知道他习惯用什么样的羽毛笔,干脆每样准备了一支,一起送了过来。
维特鲁威只感激了一秒钟,下一刻他就又把不相干的念头都抛却,继续狂热地翻阅、记录……他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他不熟悉的内容都读进心里,都做成笔记——
从此他开始了疯狂的废寝忘食的学习。
伊南会定时定点地过来这座藏书室里,牵维特鲁威的手走出这间大厅,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饭填饱肚子;她也会拉着他的手,带他在亚历山大港岸边走走,吹吹海风——初时维特鲁威只觉得麻烦,虽然他很感激;
但是他很快发现,伊南对那些羊皮卷上的记载十分熟悉,他遇上了任何模糊不清的记载,完全可以问她。
于是,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伊南被维特鲁威“挟持”,被迫加入了他每天的阅读生活。
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学习者,眼里容不得半粒砂子。他不容许自己将疑问放得太久,因此伊南从一开始的三餐监督者,逐渐成为了从白天到黑夜的陪伴者。
很快她在这间大厅里也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地铺,伊南会在夜深人静时猛地醒来,睡眼惺忪地望着书桌前亮着的明灯。她会看见一个一成不变的背影。
“还是这副老样子!”伊南感慨。
她还清楚地记得希律在巴比伦的档案库里秉烛夜读时的样子。
有时她刚睡醒,一睁眼,就对上一对明亮的琥珀色眼睛,写满了求知欲:“伊南,求救——这一句到底应该怎么解?”
有一次伊南过于迷糊,以至于她揉着眼睛回答:“是,头儿,这就为您解答。”
片刻后,她反应过来——她好像是在迷糊之间,把对方当成了“科研狂魔”丹尼尔。
伊南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果磁场能从远古一直延续到现代,难道……
维特鲁威抱着羊皮卷在等她:“伊南呀……”
伊南依旧在发怔——被她无意之间想到的可能性所震惊。
维特鲁威凑到她面前,认真盯着她:“我能不能再请教你一下……”
伊南:“可以是可以,但你能不能让我先好好地看看你?”
维特鲁威为了“学习”,英勇地决定出卖色相。他抿着嘴,睁大眼睛,靠近并正视这女人。
伊南则提出要求:“你能不能摆出一副,不苟言笑、凶巴巴的模样?”
维特鲁威:……?
于是伊南一双灵动的眼睛凑得更近些,专注地盯着维特鲁威,令他瞬间有点儿慌。
虽然他不太清楚自己在慌什么。
“我看书时就是你说的那种模样,你要不……放我回去再看会儿书?”慌了的人赶紧求饶。
伊南忍不住笑出了声,整个人也彻底清醒了。
她意识到,这个可能性要得到证实,她就必须自己解开谜题,回到现代社会才行。
维特鲁威还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忆,这时候让他也陷进去似乎是一件不太明智的事。
于是她拖着维特鲁威来到他的书桌跟前,坐在他身边,很豪迈地说:“来吧马可,有什么问题,你只管放马过来……我保证,这些对你将来的著述一定都是大有益处的。”
*
伊南见证了维特鲁威在大半个月之内,“生吞”一间藏书室的场景。在这半个月里,维特鲁威读遍了这间特殊的藏书室内所有的羊皮卷,自己也做了满满一箱的笔记。
他在读完了全部“迦勒底藏书”之后,蒙头大睡了一天一夜,醒来之后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
而伊南与维特鲁威所约定的一月之期也很快就要到了——事实上,两人都不知道该怎样才能与对方分别。
“两天之后,我将离开亚历山大港,返回开罗……”维特鲁威来向她告辞,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憋了半天,才憋出三个字“谢谢你”。
“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亚历山大港继续学习,图书馆里还有许多希腊建筑师的图纸,我想应该会对你有帮助。”伊南提出建议,“马可,在征得你同意的前提下,我可以替你向尤里乌斯开口。”
这个提议对维特鲁威显然很有诱惑力,令他迟疑了片刻,才说:“感谢您的建议,但是您需要了解,我是一个军人,肩负责任,在服役期间我无从选择,以服从命令为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