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番外(180)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事实上,她玻璃作坊里的工匠们能够将玻璃烧制出来,也就能将瓷砖烧制出来。所有的前置技术和装置都已经成熟——瓷砖上那一层“釉”,来自于盐在高温环境下分解出的钠气,钠气与陶制的素陶坯发生反应,最终在陶坯表面形成了一层“玻璃”。

玻璃作坊的工匠已经知道用什么样的海草就能烧出什么颜色的玻璃——这种技巧也可以应用在瓷砖的烧制之中。

只要在初次烧成的素陶坯表面涂一层釉料,然后再进行一次更高温度的烧制,原本朴素的陶砖,就能够披上一层宛如玻璃般光滑而晶莹的“釉面”,从而让陶砖摇身一变,变为“瓷砖”,从此身价百倍。

两河流域的陶砖场遍及各地,如果他们能够再来一次技术升级,想必这里的工匠们能够赚取更多的财富,让这片流域更加丰饶。

而对“瓷砖”这种新产品最好的宣传,莫过于汉谟拉比王下令重建的“正义之门”。

与此同时,一座与别处建筑迥然不同的“正义之门”,也定然能为希律的事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伊南想,她这是在为希律建一座“正义之门”——巴比伦城里所有人都会被这座“正义之门”所吸引、所震撼、所折服。

因此,希律这边在匆匆忙忙地为“正义之门”选址、拟定建筑形式,并埋首于浩如烟海的泥板之中。

而伊南正在她新买下来的陶砖场里,和工匠们反复进行实验,想要烧出如同各色玻璃一样表面的“瓷砖”。

两人各忙各的,偶尔会碰头交流一下各自的进展。

伊南每次都会报告出令希律觉得新奇的好消息:“这次烧出蓝色的瓷砖来啦!”

“蓝色的瓷砖颜色质量越来越稳定——之后要开始尝试烧制金色、红色和白色的瓷砖啦!”

“在同一块瓷砖上烧出两种颜色——这种工艺我们终于实现啦!”

“希律,你放心。你的这座‘正义之门’,我准保叫它成为这座城里最美观、最抢眼,同时也是最庄重、最肃穆的建筑。任何人见了都会难以忘怀的。”

当伊南与主管王宫建筑的官员敲定了“正义之门”的设计之后,工匠们开始挖地基,用陶砖堆砌这道雄伟宫门的主题。

这时还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会是一道绝对与众不同的建筑。

这座“正义之门”直到搭建封顶,整座宫门的形态都出现在巴比伦市民面前的时候,都还是极其朴素的。

连汉谟拉比都笑话了一下希律:“是不是伊丝塔小姐是按照你的个性,来修的这座‘正义之门’?”

在汉谟拉比看来,这座“正义之门”通体都用的是毫无色彩的素陶砖,一块装饰用的宝石都没用——是不是伊丝塔小姐认为这座建筑与希律这人一样严肃而板正?

希律冲王颔首:表示他确实就是这么一个无趣的人,一板一眼,每天都会穿着同样的礼官黑袍。

但是他忍住了,没有向汉谟拉比王透露伊丝塔小姐正在研制的那些神奇工艺和她的特别计划。

毕竟伊丝塔小姐告诉他的,正是他独自保守的秘密,只属于他。

当这座“正义之门”整体修筑完成,工匠们开始为这建筑开始做最后装饰的时候,巴比伦全城都轰动了,都涌到“正义之门”跟前来看——看这些工匠们为通体素陶砖颜色的“正义之门”贴上一种神奇至极的建筑材料。

这种建筑材料是一块一块,大小完全一样的薄型砖片,一面是平平无奇的素陶砖色,另一面则是像玻璃一样,光滑、坚硬、闪亮。

绝大多数砖片都是宝蓝色的,一片一片整齐地贴到“正义之门”上,立即让这座城门拥有了一种大海般深邃的宝蓝色基调。当阳光带着角度照耀“正义之门”的时候,这些宝蓝色的砖片就能发射出夺目的耀眼光线。

除了这些纯蓝色的砖片之外,另外一部分砖片表面出现了金黄色的花纹。但是围观的巴比伦市民完全看不出这些花纹是什么,它们既不同于巴比伦人常见的花朵装饰,也不同于苏美尔人传统的“燕尾”祈福装饰。

工匠们则在这些砖块的反面用木炭标上标记,才能记清它们的位置,一片一片地把这些带着花纹的瓷砖铺到它们该在的位置上去。

渐渐地,“正义之门”上,金黄色的花纹开始连成片,渐渐能看出形状。

在这座未完工的门前,爱看热闹、赶时髦的巴比伦人将这工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都等着看最后这座宫门的门楣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

“出来了,能看出来了!”

工匠们手中还剩最后几枚瓷砖没贴上,已经有人开始大声嚷嚷。

“天平,快看!是一座天平!”

正义之门的门楣上,深蓝色的底调之上,出现了一座金黄色的天平,天平梁呈水平状,梁的左右两边各有悬挂着一只金黄色的浅盘。整座天平耀眼灿烂,颜色鲜亮至极。

那座天平甚至从门楣表面微微突出,像是神庙里讲述神明伟大事迹的浮雕一样。

很快,工匠们终于贴完了最后那几枚瓷砖,宣布他们已经把这座工程全部完成了。

“各位,这些都是刚贴上的瓷砖,还不能触碰。大家千万别着急伸手去摸啊!”

工匠们叮嘱在附近旁观的巴比伦市民,没忘了用长绳拴出一道“禁止入内”的区域,并请在这座新门面前战战兢兢的王宫卫队帮忙看守。

可是巴比伦人已经都在为这些他们从没见过的神奇建筑材料而惊叹了。即便无法靠近,巴比伦人依旧围在这座宫门跟前。待到太阳落山,巴比伦人甚至点上火把,就是为了观察这些“瓷砖”墙面,反映火光的样子。

一夜之间,城里的所有人都在讨论这座门。

这座,就是巴比伦城中,新的“正义之门”——

第92章 公元前1756年

不出伊南所料, 新“正义之门”建成,根本不用官方宣传,全城都知道了。

而她盘下的那座陶砖场, 也同样生意火爆, 每天上门问询的主顾几乎要将门槛踏破。

人们都痴迷于美丽的玻璃器, 但怎么也没想到玻璃表面那样的光滑与色彩, 竟然能转移到墙面上来。

这年头, 谁家不想让自家那陶土色的砖墙能多出点鲜亮的光彩?——过去人们试图在墙上凿洞, 悬挂花盆和彩色的羊毛毯。可如今有了瓷砖,只要往墙上一贴,朴素的砖墙立即摇身一变。

人们纷纷前往陶砖场, 或者拜托相熟的中间商, 想办法求购。

“什么颜色的瓷砖都行,只要是瓷砖就行!”

“……碎片?碎片也行啊!”

“什么?王室也在求购瓷砖?”

人们扼腕叹息, 看来,他们要用瓷砖装点美好家园的梦想, 要稍晚点才能实现了。

然而伊南却渐渐发现, 这座她出钱出人, 用最新颖的装饰材料建成的“正义之门”, 好像没能给希律帮上什么忙。

这天她去“正义之门”那里去找希律。

这座“正义之门”矗立在原先那座“正义的七重门”第一道门的原址附近。

在“正义之门”之后, 有一条陶砖铺成的道路,通往一座小广场。那座广场一侧, 原本是一间供“守门人”休息的小屋。现在被希律改建成了一座小院。

希律的本意是, 为了保证正义与公平能够传达至巴比伦的每一个角落,每当“正义之门”使用时, 巴比伦人可以聚拢在小广场上围观。

但如果案件本身涉及名誉与隐私, 或者当事人惧怕报复需要保护, 这些案件则会在小院里“闭门”举行,只邀请相关当事人入内。

这样的设计与安排在伊南看来十分周到。谁知当她见到了希律,才知道自从这道门建成,希律的小院,迄今还无人问津。

“这是怎么回事?”伊南惊讶地睁圆了眼。

她屈指计算:“按照上次王宫卫队长说的,每年通过‘正义的七重门’请求诉冤的共有两百余人,按照概率至少每两天会有一人前来上诉啊?”

她偷偷地瞄了瞄希律,心虚地想:难不成,她花心思重新建成的“正义之门”帮了希律的倒忙?巴比伦人的热情现在根本不在重新建立起来的“上诉渠道”,都聚焦在她搞出来的瓷砖上了?

这也确实有这可能——伊南来时,就看到了一大群慕名而来的市民,正围着“正义之门”啧啧称赞,若不是有守卫拦阻,他们恐怕都要伸手,去摸一摸门上贴着的瓷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