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养女送子(310)

作者:青青小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于是鹿岁在请示了林柳之后,便让鹤年亲自撰写了一篇文章,将林柳与季崧二人真正的情况都写了出来。

包括季崧一家当年遇害被林柳无意救下,还有两人当年早已定亲的笑,甚至他们当年一起扳倒前朝,最后在林柳提出想要当皇帝的时候却不曾纠结许久,就选择将皇位拱手让给林柳的内幕。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很容易就洗清流言,挥开了可能沾上林柳与季崧这场婚礼的阴霾。

而这样的文章,对书肆来说也同样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之前的报纸虽然也会刊登文章和话本儿故事,也会刊登一些其他地方发生的趣事儿,但像是这种专门写文章报道某一个人,哦不,报道别人的爱情故事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

关键是反响非常好。

虽然其中也有林柳与季崧二人身份加成,以及二人最近即将成婚的热度在,但鹿岁还是看到了这背后的利益,于是几乎没有犹豫,便决定直接将书肆与报纸拆分,让报纸的负责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而报纸的负责人也抓住机会,火速跟进林柳与季崧成婚这件如今老百姓最关注的大事。

虽然不像是鹤年鹿岁那样,对林柳二人当年的故事里了解颇深,但报纸的负责人另辟蹊径,选择将报道对准了婚礼的筹备上面,于是没多久,报纸上面便出现长期且大量的关于婚礼布置的报道。

一开始还比较寻常,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布置。

但越是到后面,出现的新奇事物就越多,像是灯泡、照相机、留声机,甚至连放映机都出现在了报纸的报道当中。

许多百姓怀疑,这到底是婚礼报道,还是广告?

虽然觉得林深见鹿这样的报纸不至于胆大包天到,蹭帝后大婚的热度给那些新鲜事物做宣传,但……

万一呢?

报社的人在得知老百姓的怀疑之后,立刻给报纸配上了照片。

报社能在报纸上刊登照片,还多亏了猫寿等人研究出了复印机,否则他们还没办法拿出这么有力的证据。

然后,这一期的报纸直接卖脱销了。

因为除了京城的人,或者去过京城的那些人以外,其他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宫真正的样子。

那可是皇宫啊!

几乎没有一个人对皇宫不好奇的,只要手上有余钱的人,就不会吝啬那一两文钱买一份报纸——

就算看不懂文字,难道还看不懂上面的照片?

皇宫巍峨壮观,虽然黑白照片不能窥见其一二的华丽,但仅仅是那高耸的宫墙与门口的许多华丽装扮,以及成群结队的侍卫,便已经满足了不少人的想象。

报社的人见照片出来的效果这么好,之后的每一份关于帝后大婚的报道,也都配了一张照片。

有的在是宫外,在不同角度下拍摄的皇宫照片,有的则是宫墙里面的景象——

报社的人当然没机会进宫,鹿岁进宫的机会却不少。在征求了林柳的意见之后,他每次进宫都会借用林柳殿中的照相机,拍摄一些不同地方的照片。

而正是这些照片,揭开了皇宫神秘的面纱。

老百姓对帝后婚事的八卦热情不减,对皇宫到底长什么样的好奇心同样持续高涨,两者结合后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段时间报纸的销量从来就没有跌下来过。

报社的人在金钱与鹿岁的“双重压迫”下,每一篇报道都尽善尽美,且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消息,不但整日缠着鹿岁这个参与进了帝后婚礼筹备的知情人加报社老板,还时常找到其他相关负责人……家的下人们,或者是皇宫的侍卫们打探消息。

后两者虽然很难接触到林柳,也不敢将帝后婚礼的细节拿出去乱说,但偶尔也会透露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消息。

在报社的努力下,帝后婚礼的全过程,几乎是在全国百姓的注视下走完了全过程,并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婚礼当天。

因为报社之前的报道非常受欢迎,老百姓对两人的婚礼也确实非常好奇,林柳与季崧商量,干脆将报社的负责人也邀请来参加了二人的婚礼,并同意了他们在婚礼上拍照。

报社的负责人得知此事后激动不已,婚礼前几天便激动得彻夜难眠,并克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在报纸上上特地宣告了这个好消息。

于是林深见鹿的报纸,再一次地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

全国上下几万万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对林深见鹿承诺的关于婚礼的报道翘首以盼。

因为发现有太多人期待帝后婚礼,林柳与官员们商量之后,干脆颁布圣旨给所有人放了几天假,只要是对这场婚礼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到京城。

虽然没办法进入皇宫,但林柳与季崧当天会巡游京城,只要是当天在京城的人,都能亲眼见到帝后二人的真实模样。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不少想要见到二人样子的百姓都想办法坐车乘船前往京城。

因为人数太多,还发生了票不够的情况。

最后还是龟龄当机立断,将明年才会投入使用的改良火车与轮船都投入使用,才缓解交通压力。

交通方面没问题了,京城的住宿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京兆府尹与人商量之后,最后决定将以前提供给前来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居住的房子,全部开放给这些到京城参加帝后婚礼的百姓。

因为金钱与时间,在婚礼之前赶到京城的人到底是少数,倒是没有发生有人无处居住的问题。

京城百姓亲眼看着京城一点点变化成如今的样子,潜移默化之下并无太多感触,也不觉得如今的京城变化多大,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别又有多大。

但这些从外地来到京城的百姓们,却对京城的变化体会颇深。

尤其是那些曾经来过京城的人,见到如今四通八达,汽车与电车随处可见,夜晚灯火通明,灿若白昼,照相馆与电影院前热潮涌动,街上男男女女混杂……

这样的盛世之景,着实让人眼热。

不仅如此,因为帝后大婚,京城的街道上几乎挂满了灯笼鱼彩带,灯笼里面装的也不是火光昏暗的蜡烛,而是亮如明珠的灯泡,若是晚上全部打开,整个京城仿若黑暗中唯一的光点,遥遥望去,也让人激动万分。

唯一可惜的是,如今的发电站支撑布料这么大的用电量,除了灯笼被挂上去的当天晚上,礼部尚书为了测试一下灯泡的亮度,以及每一个灯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将所有灯泡打开外,之后这些灯泡便再也没有亮起来过。

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是从当地人口中,窥得了那一天的惊世之景,于是对这场帝后大婚的也愈发期待起来。

除了灯泡,礼部尚书在征求了林柳与季崧的意见之后,还在京城的每一条街道上,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安装了放映机,据说等到帝后大婚的时候,会有人将成婚的画面拍摄下来,以后会将胶带刻录之后送到这些地方轮流播放。

礼部尚书虽然性子古板,但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还可以,再加上有林如海贾敏夫妻一直在旁盯着,龟龄鹤年鹿岁并黛玉四个一起帮忙,若是遇上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能去找猫寿……

这场婚礼虽然还没开始,从各种细节上就已经可以看出其独特与奢华。

林柳本来对婚礼没什么感觉,之前也并不觉得婚礼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她与季崧二人之间,反倒是季崧更加在意婚礼,时不时就要去礼部询问情况,林柳反倒做了个甩手掌柜,除了季崧等人亲自过来询问,她才会认真给出意见,却也绝对不会主动去管。

在林柳看来,很多事情都要比婚礼更让人在意。

因为这个态度,她与季崧之间闹了一次矛盾,险些直接吵起来。

在那之后,林柳虽然也开始主动关注婚礼进程了,可一旦婚礼与其他事情撞到一起,他的优先选择同样是其他事。

季崧许是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除了偶尔会抱怨两句,倒是比之前更主动地关注婚礼了。

并非林柳不在意与季崧的婚事,而是在她看来,两人都已经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这个婚礼也就只剩下一个形式而已,实在没必要太过在意,以至于影响到了平时的生活。

但没想到是,婚礼开始得前几天,原本有些紧张和焦躁的季崧许是觉得已经做了最好的准备,对婚礼的方方面面也都熟稔于心,如今就只剩下最后一步,参加婚礼了,所以他反倒平静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