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芽急忙摇头,只是望着徐幼宁笑。
先前从莲花巷出来的时候,徐幼宁因为卫承远的话那么失落,在庄敬公主的园子里喝过茶,再出来时,徐幼宁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多少失落之情了。
如今这种境况,姑娘能放下卫公子,自然是最好的。
月芽为她高兴,自然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在她跟前提卫承远了。
主仆二人说了会儿闲话,素心便捧着徐幼宁要的东西进来。
“可巧今儿备菜用得着酸奶,厨房里有现成的。”
一盏雪白的酸奶,一个削了皮的水蜜桃,一罐蜂蜜。
“给我个碗。”徐幼宁道。
素心很快取了一个景德镇白瓷碗过来。
月芽好奇的问:“姑娘,要做什么好吃的?”
徐幼宁笑道:“你拿把小刀来帮我的忙。”
“好嘞。”徐幼宁开心,月芽就开心。
她很快找了个小小的匕首过来,按照徐幼宁的吩咐,将削了皮的水蜜桃切成小丁。
“姑娘,还要做什么?”月芽好奇地问。
“等着瞧吧。”
徐幼宁依着燕渟的话,正预备着把切好的桃子丁放进去,发觉这碗太小,盛着那么多酸奶,根本放不下一整个桃子果肉切成的肉丁了。
素心机灵,又捧了一只宣窑的青花碗进来。
徐幼宁把桃丁和酸奶分了一半到另一只碗里,这才添上一勺蜂蜜。
拿着勺子舀起来,一半的桃丁,一半的酸奶,再加上甜甜的蜜,送进嘴里,顿时觉得香甜清凉。
徐幼宁端着碗,几下就吃了一碗。
正想着去拿另一碗,素心拦住她:“姑娘不可贪冰。”
徐幼宁叹了口气,眼巴巴地看着另一只碗。
月芽见她那模样,只觉得好笑,然而眼珠一转就有了主意。
“既然姑娘多做了一碗,不如请素心姐姐端去给太子殿下吧。”
“不用了吧?”徐幼宁没想到月芽会这么说。
月芽道:“可这多做了一碗,放在这里姑娘也不能吃,给太子殿下正合适。”
徐幼宁还想说什么,素心忽然道:“殿下确实挺喜欢吃凉食的。”
素心都这么说了,徐幼宁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反正不是进她的肚子,谁吃了也无所谓。
想了想,终究松了口:“素心,你端去给王公公瞧瞧,若是王公公觉得不妥,便不要送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摆碗):等着吃媳妇做的小甜品啦。
燕渟(冷笑):趁着我还没发力,吃点好的。
感谢在2020-06-29 23:49:00~2020-07-01 00:49: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夕兮西昔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t 10瓶;阑予 5瓶;酷盖 3瓶;小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今日递进内阁的奏折特别多。
东南发了洪水,相邻的两省都遭了灾,州府纷纷向朝廷上书求救。
上书的内容大同小异,太子仍是每一封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并对各州府受灾的差异进行了标注,将受灾严重程度与内阁给出的赈济方案进行比对,将其中几个有差异的州府勾了圈,预备明日拿去内阁商议。
正在拟写救灾安排时,王吉进来端着青瓷碗进来了,默默放在太子手边。
太子正渴着,见那青瓷碗里飘着凉气,他拿着勺子舀了一点,浅尝辄止。
很清甜、很解暑。
“赏。”
王吉道:“爷,这不是厨房呈上来的。”
太子抬眼。
“是幼宁姑娘想出来的法子,做了两碗,她吃了一碗,另一碗叫素心端过来给爷的。”
太子放下碗,没有说话。
王吉道:“爷,还赏吗?”态度一如往昔的恭敬,只是语气里带着一丝儿揶揄。
太子何许人也,自是听出了王吉这一丝儿话外之音。
冷冷抬眼,王吉被这目光看得直打哆嗦,赶忙退出去了。
待书房中只剩下太子一人,他重新端起青瓷碗,他不喜欢白瓷,却喜欢青瓷,碧色的碗盛着雪白的酸奶,霎时解暑喜人。
徐幼宁送这酸奶过来,显然花了不少心思。
他盯了一眼,拿起勺子继续品尝她的小心思。
酸奶、蜜桃,都是他吃过的东西,也都不怎么喜欢,没想到两个普普通通的食材混在一起如此可口。
眼前浮现出徐幼宁的脸庞。
太子忽然觉得心有点乱。
他搁下碗,正想继续批阅奏折,王吉又进来了。
“何事?”
王吉道:“慧贵妃娘娘来了,在兰憩阁。”
“怎么这会儿来?”太子自言自语了一句,命王吉稍稍整饬了容装,便往兰憩阁去了。
兰憩阁在承乾宫的旁边,靠着东宫的凤栖池。
太子走过去时,王福元站在廊下,见太子来了,忙躬身一揖。
他径直走进兰憩阁,便见慧贵妃怀里抱着只三花狸猫,正坐在美人榻上。
“母妃。”太子道。
慧贵妃没有抬头,依旧逗着狸猫,轻笑道:“有句俗语叫娶了媳妇忘了娘,如今承乾宫里住着人,我要见你,倒得在这种地方了。”
“母妃说笑了。”
慧贵妃抬起头,见太子模样:“听说这阵子政事繁忙?”
太子点头。
慧贵妃叹了口气,叮嘱道:“再忙也要注意身子,瞧着你这阵子又瘦了些。”
“儿臣知道了,若是母妃不过来,原是打算这会儿歇下的。”
“你这么说,还是怪我打扰你休息咯?”
“儿臣不敢。”太子说完,直截了当地问,“母妃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慧贵妃一面低头给三花狸猫挠着脖子上的毛,一面轻言细语道:“我听说明日内阁就要拟定东宫幕僚的名单了,你琢磨了这么久,相中了哪些人?”
“傅成奚、梁融、卫承远。”
慧贵妃颔首赞许道:“成奚自然不用说,梁融是梁文清老先生的嫡孙,梁家是士林颇有威望,把梁融留在东宫是为上策,不过,这个卫承远是什么哪一家的子弟?我觉得有点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又想不起来是谁。”
说着,她疑惑地望向王福元。
王福元本来听到卫承远这个名字之后,神色便有些不自然,再被贵妃一点名,只好硬着头皮出来。
“贵妃娘娘听过卫承远这个名字,是因为幼宁姑娘从前的未婚夫就叫这个名儿,想是有凑巧,正好重名。”
太子淡淡道:“不是重名,就是同一个卫承远。”
慧贵妃柳眉一动:“留他在东宫做什么?不嫌膈应吗?”
太子道:“卫承远是成奚跟我看了许久才挑中的人选。”
“今科那么多举子,这个卫承远莫非有什么惊天之才,要中状元吗?”
“他学问不错,不过,以他的文章是点不中状元的。”
“那你还留他?”慧贵妃将怀里的狸猫往地上一扔,狸猫惊叫了不已,王福元赶忙将狸猫抱起来,站到边上顺毛。
慧贵妃窝着火气道:“今儿个我来,本来想同你说东宫选幕僚一事,看看把你拟定的人选里去掉哪个,如今看来,不用商议了,那个卫承远不能要。”
“母妃要举荐何人?”太子问。
慧贵妃道:“沈云贞有个哥哥,叫沈云成的,也是今次下场科考的举子,才学么听说比较一般,可如今你跟沈云贞不能议亲,他是沈云贞的哥哥,把他留在东宫,也算是咱们向沈阁老表态了。”
太子想了想,“那就去掉梁融,留下沈云成。”
慧贵妃原本还算心平气和,听到太子这话,顿时杏眼圆睁:“你非把那卫承远留下做什么?你抢了他女人,他指不定怎么暗害你呢。”
“母妃,你多虑了。”
慧贵妃看着他气定神闲的模样,越发来气:“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臭小子,你留下他做什么?梁家是士林可是一呼百应的。”
太子认真道:“梁老先生是清誉满天下的大儒,梁融的文章也写的不错,所以我决定留他。不过,若是要在梁融和卫承远中取舍,我自是取卫承远弃梁融。”
“那卫承远一个穷小子,哪里值得你这么高看?”
“若只论文章,梁融家学渊源自是胜过卫承远一筹,但若论术算,今科举子中无人能胜过卫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