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亡灵从尸骸堆里飘起,那些灰色的、黑色的残碎魂魄,那些邪恶的、残暴的恶鬼,他们携着生前的不甘和恶念,从幽冥中醒来,睁开了眼眸……
一双双猩红的眸子盯着卫知——这里唯一的生者。
除了本身就是冥鬼的家伙魂飞魄散了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没有死得彻底,多半留下了三魂。
这些灵魂散掉了七魄,失了前世的记忆与灵智,只知道凭着本能去攻击生人,以此吸取生气,以此试图掠夺生魄。
所有的恶灵、魂魄都携着剩余的业火朝着卫知扑杀过来,一张张鬼口咬在卫知的身上,撕咬她的仙体,蚕食她的筋肉;没有形体的灵魂碎片也冲撞着她的肌肤,使得原本护体的金属元素全部被撞开,鬼气入体,灵脉俱损,苦如抽筋,痛如剥皮。
业火灼烧着她的灵魂,恶鬼啃噬着她的肉体。
卫知发出痛苦的嗥叫,就像是地狱中的恶鬼。
万鬼自身的痛苦全部被转嫁在了卫知身上,构建成属于她一人的无间地狱。
仅凭她一个人发出了整座地狱的苦痛之音,“呃……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的业火是魔改,跟传统文化里的有区别。
第124章 井中炼狱篇·十
悟道、悟道、悟道, 如果时候她无法悟道就会在这里化为齑粉,或者被折磨成疯子。
即便承受着如此剧烈的痛苦,卫知还是要强迫自己思考, 否则她的灵智将终结于此。
可惜, 毫无头绪……
所谓的神灵之道到底是什么?是漠然无情吗?是悲天悯人吗?是什么?什么的心性才有资格接受万民敬仰, 万世长拜?
神灵到底算什么?创世之人吗?万物的庇佑者吗?
悟道就是悟情, 除了真正的苍天与凡间木石之外,没有任何存在是完全没有感情的。
都说大道无情, 是真的指泯灭感情吗?不,是对万物一视同仁的关怀,是毫无私心毫无偏袒,是真正的悲悯。
或许这有点像人们所诟病的“圣母”“圣父”,但世人之所以诟病并不是词汇本身的问题, 而是盯着这类标签的人道貌岸然、虚伪恶心,根本做不到真正的无私与公正, 他们表面上做出神圣悲悯的样子,实际上归根到底只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以慈悲的名义, 以仁慈的举措。
灵魂成圣, 身体才能升化成神。
业火逐渐熄灭,恶灵被镇压,它们发出惊恐愤怒的嘶叫。
卫知的身体焕发出灿烂洁白的神辉,并且大规模施放, 一瞬间波及了整片飞升井, 将所有的罪恶灵魂吞没……
灵魂被洗濯,嘶叫声逐渐喑哑, 最终消失,它们重新变成了纯白的色泽,就如同降生之处那样。
卫知本身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原本人惧鬼怨的杀神气质消弭无踪,整个人平和淡然,灵魂的光泽清澈如蕖。
她成功了。
她突破自己的魔障,伐洗了自身的孽恶。
飞升井的封印瞬间解除,万灵升天,她亦漂浮其中,随往高空……
那一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一抹与日争锋的神辉,人们好奇地聚集在空旷的地方,抬头仰着天空,然后,他们见到了——神。
她披着一身神辉,与万灵一同向着九天飘去而去。
那些灵魂受到冥界的召唤,落入了天空中漆黑的门洞内,郁垒和神荼两位冥将把守着鬼门关。
最后,只剩下她,悬浮于虚空之中,用那双无悲无喜的眸子俯视着众生。众生,在她眸中得到了平等。
卫九歌亦有所感,从千机殿书房里起身,朝着外头走去,抬起头朝着那一抹耀白却温润的光芒中心看去……
那是他的……师父?
神辉遮蔽了卫知的躯骸,谁都不得窥见其容,凡人是没有资格直视神颜的。
可是卫九歌还是感觉出那是自己的师父,不同的灵魂焕焕发出的神辉自然是有区别的,那是师父灵魂的光芒,这点卫九歌不可能认错。卫九歌生于冥河,是天生的鬼君,世人的灵魂在他某种无所遁形,区别一览无遗。
师父成神了?
这种认知让卫九歌感到欣喜又悲苦,这样一来她就距离他更加遥远了。
太上忘情,师父还会记得他吗?
对苍生一视同仁,还会待他特别吗?
第125章 上古遗事篇·一
九天之上。
祥云瑞雾, 极净之色。
不知为何,明明是初次驾临,却有似曾相识之感。
卫知一步步朝着疑似殿堂的地方, 目光平和澈净, 并未有对陌生之地的戒备与怀疑。
她知道自己成神了, 可心中竟没有一丝欣喜, 波澜不兴,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人类, 不再是仙族,从灵魂到躯体都经过了烈火的洗濯,涅槃重生。
蟠龙舞,凤凰迎,麒麟夹道, 白泽引路。
龙威武,凤瑰艳, 麒麟霸气,白泽纯澈。
——此番盛景,仅新神可见。
这些都神界生物,似乎都为卫知的到来感到了高兴。
龙凤舞九天, 麒麟皆在侧, 唯有白泽在道路中央,是为引路者。
白泽不似凡间任何生物,凡间连正儿八经的图腾都没有,因为他很少现世。
这是卫知第一次见到它, 可她就是知道那是白泽——它似乎不需要语言, 就能将自己的意思传递给其他个体,它用点头的方式做了自我介绍——我是神兽白泽, 是新神的向导。
白泽三眸而双角,脊上四锥,脚呈蹄状,总的来说像是一只奇特的羊或鹿。
白泽足按白云,意思是:‘跟我来。’
卫知逐白泽,而入得殿。
殿堂辉煌,不染尘埃。
殿内百神林立,天帝高居御座,临下而视。
那天帝俊颜凤目,姿态霸气,目光如炬,予卫知熟悉之感。
天帝着黑色华服,这叫卫知有些诧异,不过想想,古人崇尚黑色,黑不但代表着夜色与黑暗,还代表着尊贵与帝皇。
天帝身侧有神女,端方大气,容色绝丽,非仙人可比。其与天帝平起平坐,应是天后。
天帝以手支颌,凝视着卫知半晌,及卫知于百神之前,不待卫知发言,直接大手一挥:“尔等罪臣,还敢来神界?来人——将其拿下!”
神将立即出现卫知左右,持剑挟之。
卫知常背黑锅,不惧不惊,“敢问神帝,我所犯何事,为何称我为罪臣,还要将我拿下?”
天帝疑似青筋蹦跳,却不言明。
一旁青衣的神官道:“陛下三思,此乃新神,灵魂已经过轮回百般洗濯,不复从前,上古罪神之孽不该由她来承担。”
天帝面色越发愤怒,却忍而不发。
卫知还以为神族不会有情绪,想不到天帝竟然会露出如此神情,不过这比起一般人遇事时的暴跳如雷确实要平和许多。
卫知不知自己这身份又有什么旧错,感慨自己每每都拿了最差的剧本。
一旁的天后亦道:“陛下,新神初临,该封号嘉赏才是。”
天帝明显很听天后的话,容色稍霁,“天后觉得改封何号?”
天后曰:“吾观之神辉皓皓,熠熠华彩,非比寻常,不若从太古神帝之‘羲’字,又因是寻常仙人所化,赐予‘常’字,合之为‘常羲’如何?”
天后一言引发一众哗然。
众神欲交头接耳,却见天帝神色有变,寂寂不敢言,只面面相觑。
天帝闻言神色大变,简直跟变色龙般精彩,却不驳,可见其涵养,“既然天后都发话了,那么朕就允了。以后,”他看向卫知,“你变去了下界姓名、别号,唤作‘常羲’吧。”
上神常羲。
——这是后世传说中出现过的名字,不过往往只有只言片语。
传说,上古天神帝俊有三妻,分别为:羲和、常羲、娥皇。
话说如此,后世的学者却又普遍认为羲和和常羲为同一人。
亦有学者认为,羲和为日神,常羲为月神。
然,又有月神曰望舒(准确来说是为月驾车之神),望舒也成为后人指代月亮的词汇之一。
传说传说,只是讹传之说,不可尽信。
如今卫知突然成了传说中的人物,一时怔忡,无法回神。
青衣小神提醒道:“常羲上神,还不谢恩?”
原来这神界也跟人界一样,讲究三公九卿、帝王臣子、尊卑之别,一时间令卫知感到枯燥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