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龙+番外(32)

作者:九方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四皇子可算作皇宫里除杨佑以外的第二个奇葩。

杨佑之奇,奇在他天天过着隐士的生活,宠辱加身,跟放屁一样,一会儿就散了。

四皇子杨仕之奇,奇就奇在他从小与众不同。

大皇子杨俭认为自己是长子长孙,看谁都是下巴朝天的样子。

二皇子杨倜文采卓绝,七步成赋,早就成了天下文人喜爱的对象,身边聚集的也多是文人雅士。

三皇子杨仁工于心计,积极拉拢人心,宫内宫外都黑白通吃。

可以说,夺嫡之争,一开始就是围绕着三位皇子展开的。

剩下的皇子只能各自选择明哲保身的方法。

杨佑过着闲人的日子,杨休周转于皇子间四处谄媚,杨伦直接活成了一个透明人。

四皇子便如同鹤立鸡群一般,根本不走寻常路。

他的外公是陇西节度使,但母亲早亡,家里也没人在京城做官,虽然外戚势大,却处处受制于人。

他天赋异禀,少善射御,膂力过人,经常在春秋狩猎之时手搏猛兽,辞赋虽比不上杨倜,但也算小有名气,至少比杨佑这种半吊子好多了。

杨仕对自己的天赋毫不掩饰,哪怕会招致皇子和贵妃的针对,他也要表现自己。

章太傅虽不喜他好武,却难得对他赞叹有加,常常说:“四殿下不读书,不慕圣,而好乘马击剑,有曹氏黄须儿之风。”

黄须儿再好,终究也是曹丕的臣子。

杨仕十五岁时,被皇帝派到了西北,背靠着他外祖的陇西地盘,去和突厥打仗。西北以广武关拒敌于外,受封广武王。

以前的西北边防,各自为据,消息不通,无法配合。地方太守只想着守好自己的地盘,若是打不过,便会将敌人引至他郡,以邻为壑,以求自保。

再加上皇帝每年都会派钦差来搜刮,西北各地早就成了一盘散沙。每逢突厥南下,逃窜流亡者不计其数,只能靠着长城死死守卫,百姓苦于刀兵战乱,自不必说,连陇西都要面临突厥南下之险。

然而西北边防乃天下大事,皇帝情愿拖着也不肯交给外人,好在皇子里有杨仕,看着像是鞥做大事的,他便让杨仕带着兵符和圣旨去了。

什么都没给他,只给了一句便宜行事。

杨仕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地总兵,统一防务。

各地总兵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明面上尊重杨仕,却都没把这个十五岁的小孩放在眼里。

谁不是常年在边关混的老油条?小王爷不得老老实实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于是第一次,杨仕整饬边防之务,一点响动都没有。

很好。

杨仕很快就召集了第二次集会,不仅请来了各地总兵,还把郡县长官也叫了过来,他不声不响地搜集了各地总兵的罪证,当着众人的面就砍了三个总兵。

群情哗然,这些常年混日子的官员才终于明白,杨仕不是来挂职的小白兔,在边关捞点政治资本就回京城。

他是个真正的狠人。

而他更大的优势在于,他是皇帝的儿子,只要皇帝不管他,天下谁都管不了他。

从他进驻西北之后,皇帝就再也没派过钦差。

这也就是说,连皇帝也不管他了。

杨仕没了任何掣肘,横着走都没人敢管,但凡反对,统统杀头,只要事情不大,皇帝一句便宜行事就可以解决。

实在有官员上书回京,皇帝也只是不声不响地写信骂他两句,最多罚俸三月。

这等惩罚根本不算什么。

西北防务就这样在杨仕的铁血手腕下逐渐成型。

关于西北的战事,杨佑在宫里听闻不是很多,唯有一件事让他对四皇子印象深刻。

杨仕组建西北边防之后,突厥人接连和他打了几场仗,都知道他是难啃的骨头,也就很少侵犯他的辖区。

去年冬天,有探子来报,说突厥一部正策划着南下。杨仕一问,探子说,突厥人尚在一百里外。杨仕当晚就带着人马,连夜奔袭百里,闯入突厥人的营地,将其打得抱头乱窜。

可谓是将兵法诡谲用到了极致,敢为人之不敢为,敢当人之不敢当。

大皇子已经被立为了太子,夺嫡之争却远没有结束。

杨佑也说不清楚,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认定四皇子杨仕能够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

一来,他自己无心争夺皇位,二来,他又必须留好后路,倒不如早早投靠别人算了。

杨仕如今有实力,看他守卫边防的样子,也不失为一个心怀家国的人,他做皇帝,杨佑倒也能接受。

看起来是个于国于家于私都有好处的选择,难就难在,杨仕不一定信任他。

只能有一个胜利者的赌桌上,都是赌徒,无非是杨仕筹码多,杨佑筹码小,他凭什么信任和自己具有相同资格的竞争对手?

杨佑想来想去,最后选了胶东王,皇帝和礼部通了气,把杨佑原本的外封换成了留京。

胶东是富庶之地,赋税比别处要多些,要想搏一搏,钱和权总要准备好一个。

按照选好的封号,六皇子杨休封睿王,七皇子杨伦封安王。

八位皇子,最后竟然有七位留在了京城,除去年纪尚小的杨伭,还有六位成年的皇子。

三位皇子的封王大典在立秋后顺利举行。

骊都最炎热的时节终于要过去了,眼见到了夏天的尾巴,天气一点一点地凉了下去。

封了王,皇子们就得搬出皇宫。

杨佑为了离皇宫近一些,选了皇宫附近一处的废弃宅院,让人重新整理了一遍,就当做是胶东王府。

敖宸接连几天特意来清芳殿嘲笑他的王府寒酸。

杨佑马上要离宫,出了宫就是外男了,不能再随意进宫,他先找了个时间把敖宸的神庙都打扫了一遍。毕竟敖宸地盘只有他能进来,所有事情都得他来做。

至于敖宸……

敖宸表示自己是神,理应享受信徒的侍奉,两手空空地在一旁监工。

杨佑只能自带工具来打扫神庙,他趴在地上把供桌下面的灰尘都扫了一遍,将地面擦干净,边劳动边说:“出了宫,就不能时时来看你了。”

敖宸吭哧吭哧地啃着苹果,坐在躺椅上摇来摇去,翘着二郎腿,“你还担心我?先想想你当了王怎么办吧。”

“皇帝七个儿子封王,只有你是三个字的胶东王,广武王虽然三个字,但是他有兵,离京城天高皇帝远。你就在天子脚下待着,不怕别人联手起来欺负你吗?”

“杨佑!”他突然叫道,“过来!”

杨佑叹了一口气,从桌子底下爬出来,拍了拍头上的灰,走到敖宸身边,“怎么了?”

敖宸手里拿着苹果核,“丢到外面去。”

他指着门口的树林,“那边。”

杨佑抬手,直接把核扔进林子里,不知滚到了哪里。

“懒不死你!我在打扫,别烦我!”

敖宸啧了一声,轻轻踢他的小腿,“什么态度?”

杨佑朝着他做了一个鬼脸,转身继续扫地。

敖宸哼着小曲,开始嗑瓜子,好在他还有点良心,把瓜子壳用手帕卷好——当然是用杨佑的手帕。

杨佑在桌子底下弄得灰头土脸,不一会,嗑瓜子的声音停了,他头上的桌子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叫喊。

杨佑抬头看,敖宸正站在供桌上,往神像上爬。

杨佑赶紧伸手去扶桌子,担心的目光随着他的脚步移动,“小心点!”

敖宸轻松地爬到了盘踞的神龙像上,他对自己的神像一点感情都没有,直接坐在龙头上,抬高下巴对杨佑说:“过来。”

杨佑把抹布放到供桌上,走到敖宸脚下。

龙神的神像十分高大,衬得人十分渺小,更别说敖宸坐在龙头上,杨佑的脖子几乎仰成直角,才能望到他的脚底。

敖宸似乎也觉得这个高度看杨佑不太方便,他跳下来,坐在龙像下的台子上,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不带讥讽的温柔笑容,宛如春风轻拂,冰雪消融。

杨佑走到他面前,看着他难得一见的笑颜,脸上不觉也带起了笑容,旋即心里发毛,“你又想做什么?”

“怎么说话呢?”敖宸瞪了他一眼,将右手在他眼前张开,手心里卧着一枚黑色的圆快,敖宸道,“这是我的龙鳞。”

敖宸把手递到杨佑面前。

上一篇:残阳热下一篇:谁与渡山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