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能,可是她的儿子能。
孩子是她血脉的延续,必然也要继承她的命运和野心。
丽妃道:“你和伭儿都是我的孩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们。一个闲散王爷,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如果可以,杨佑也想做一个明君,立不世之功,也想做一员猛将,为国家镇守四方。
可他却是一个地位尴尬的皇子,上不足以争位,下又不能为官。
离开朝政是他最合适的选择。
杨佑有些头疼,他认为自己已经将这个问题讲了很多遍,回答得足够清晰坚定,可是丽妃却始终很固执,他只能说:“子非鱼又安知鱼之乐呢?”
杨伭焦急地在丽妃的怀里扭动,杨佑将他抱起来,安抚着他。
“哥哥带你去看小娘子咯!”
丽妃没说话,冷冷地看着他们离去。
湛芳走进来问:“娘娘,今日在哪里设桌?”
丽妃着实有些气了,冷笑道:“吃什么饭,看鸟就看饱了!”
湛芳悻悻地站在一旁。
第15章 (修)
小娘子就挂在檐下,肚皮是黄色,身上暗绿带一点灰色,眼睛周围有一圈黄色的毛,翅膀上一点红缀着,嘴也是红红的。
鸟很小,能放在手里握着。
杨佑打开笼子,小娘子乖巧地跳到他手上,转动圆润的头颅,黑色的眼睛盯着两人。
杨伭咯咯地笑着,手里抓着宫女给的鸟食儿,摊开来放在小娘子面前。
小娘子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低头在杨伭的手里刨食。两人同鸟玩了很久,一直到湛芳催两人去偏殿用膳。
杨佑问道:“为何在偏殿用膳,母后用过了吗?”
湛芳有些嗔怪地看了杨佑一眼,湛芳是跟着他们时间最长的宫女,见证了丽妃从地位低下的美人变成了后宫六妃之一,忠心耿耿。如今她已是丽妃宫里的大宫女了,算是看着杨佑长大的老人,和他们母子感情都很深。丽妃要忙于种种事务,大多数时间是湛芳陪着两兄弟,既像姐姐又像母亲。
她道:“殿下,你也莫和娘娘置气,娘娘也是为了你们好。”
杨佑点头,“我没生气,我知道母妃是为我好。”
可这种好不是他想要的。
湛芳听他语气平稳,也知道他素来是个闲云野鹤的人,很多事情不会计较,安心了些。
用完膳,杨伭开始眯着眼睛打哈欠,他的贴身宫女金玲道:“八殿下,明早太傅还有功课检查呢!”
杨伭的包子脸瞬间皱成一团,噘着嘴喊哥哥。
杨佑便问是什么课业。
金玲说要背几篇论语,然后抄写。
他随便挑两句问杨伭,杨伭都记得,看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杨佑便道:“你们悄悄带他去睡吧。”
金玲抱着杨伭,有些踌躇:“那明天检查的课业呢?”
杨佑道:“我写了。”
两位皇子的书房是同一个,杨佑是一张大桌子,杨伭有一张小桌子,放在杨佑的桌子正对面。
小桌上还有杨佑画的乱七八糟的字符。
他随便捡来几张,粗粗看了一眼,便知道杨佑写字是个什么路数。
不得不说,他们到底是兄弟,写字的韵味都有几分相像,何况平日里杨伭都是拿他的字来当字帖练。
他很快就用杨伭的字写好了明天要交的课业,为了营造一种真实感,还特意将好几个字写错了,又伪造了几个衣袖粘上墨水擦花的痕迹。
杨佑将纸放在杨佑的书桌上,起身洗漱就寝。
第二日一早,杨伭就被送去尚书房,杨佑没了弟弟消遣,怀里揣着一本闲书,腰间挂着个八宝袋,里面装着湛芳给他准备的瓜子和零食,提着红嘴玉在宫里溜达。
杨休搞了张躺椅,在御花园里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躺着睡觉。
杨佑刚好路过,伸腿踢了下他的椅子。
杨休将脸上罩着的大树叶拿下来,先是懵懂地看了看四周,见是杨佑目露喜色,忙拉着他的手。
“哎哟我的五哥哥,您什么时候想起弟弟来了?”
杨佑鄙夷地看着他,“大好的日子睡什么觉,前几日江南来了个傀儡戏班,去看看?”
杨休抹了把脸,叹道:“我昨天因为问策没答好,才被我娘训了一顿,就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歇会,可别拉着我去凑热闹。”
杨佑安慰地在他头上摸了摸。
杨休眯着眼睛仰头看着他:“我娘都说我了,丽妃娘娘回去有没有说你?”
杨佑专心致志地逗鸟:“说我什么?”
“有没有说你问策不专心,糊弄君上之类的。”
杨佑翻了个白眼,“我学什么不都是那样吗?宫里谁不知道,我娘都习惯了。”
杨休关心地道:“我说五哥,您就不能好好学点东西吗?天天遛鸟看话本,你不闲的慌?”
杨佑看着他,温和地笑,他的眼睛是纯粹的黑,常年有些湿润,看人的时候令人心神荡漾。阳光照进他的眼底,留下温热的痕迹,“一个闲散王爷,会那么多干嘛?”
“你!”杨休真是想打他一拳,“丽妃娘娘正是得宠的时候,你不趁着机会在陛下面前好好经营,天天就想着出去玩。你就没有什么志向吗?”
“有啊,”杨佑蹲在他身边,把鸟笼放在地上。
“你说我写一本书,记一记我养鸟抓蛐蛐的经历,会不会受到万人追捧,然后青史留名啊?”
杨休怒了,“你难道就不想那个?”
“哪个?”
杨休伸出手指,指了指天上,“那个。”
“没本事啊,我不想。你想吗?”杨佑蹲在地上开始刨土,“你若是想,我还可以帮帮你。不过我呢,只想过清闲日子。”
“苟富贵,勿相忘啊!”他对着杨休做了个鬼脸。
杨休也不再劝他了,摘了张大树叶放到脸上准备睡觉,但是红嘴玉的叫声依然回响在耳边。
杨佑身上的熏香环绕着他,杨佑用的是宫里最常见的沉香,可杨休却觉得他身上的味道和别人不一样。
杨佑在他身边,他总是心神不宁,总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他身上。
大皇子成了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封了京内王,没有封地只有名分,留在京城。四皇子被封了广武王,早几年就去了西北。只剩下五六七三个皇子,今年也到了封王的年龄,天底下都在看着他们。
七皇子杨伦为了获得皇上的宠爱,不惜把自己的表哥送给皇帝当男宠,但也没泛起什么水花。
自己的母亲陈美人无名无分,在宫中也没有势力,诸位贵妃之间早就拉好了战线,他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和丽妃、杨佑打好关系。
杨佑每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玩闹,也不会参与到争斗中来,一个人在宫里过得居然像个隐士。
自己就不一样了,除了要和杨佑把关系搞好,还要殚精竭虑地在宫里谋划,如何拉拢宫人,如何在几位皇兄之间求得平衡。
杨佑相信只要自己离开皇宫,就可以躲过夺嫡带来的祸端,一心想着去外面当王爷。
杨休不那么认为。
秦始皇死后,扶苏和胡亥争位,其他皇子并没有参与其中,可胡亥登基后照样把自己的兄弟杀得干干净净。
不说远的,就是他们的父皇,登基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甚至在朝中还有柔善的名声。
父皇登基之后,杀了三位外封的皇叔,在软禁中逼死了前太子,流放了自己剩下的兄弟。
只要他们是皇子,就会有被卷入政治斗争的危险。
杨休知道,自己登上帝位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谋划。
先要和所有的皇子保持良好的关系,然后在局势复杂的时候站好队。
最好能获得一些权力,让自己成为一枚有用的筹码。
这样才不会在夺嫡的斗争中成为任人宰割的绵羊。
其实他不喜欢杨佑这样的人。
杨佑没什么诉求,他虽然有着令人惊异的样貌,有着心机非凡的母亲,恰好又有着皇帝的宠爱,可是他不争不抢,不言不语。
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要。
丽妃恨铁不成钢,他又何尝不是呢?
他和杨佑关系最好,也知道杨佑心地善良,只要杨佑当上了皇帝,杨休的安全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甚至还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可是杨佑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