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已经记不起他长什么样子了,却在看见他的第一眼想了起来。
“恭喜王爷!”陆善见穿着一身灰袍,一进门便向杨佑贺喜。
杨佑坐在书桌旁,抬手示意他在一旁坐下,“现在恭喜还太早。”
陆善见又拿出了他的铜钱和瓷碗,让杨佑抛一抛。
铜钱落在桌上,陆善见看了一眼便收了起来。
“如何?”杨佑问道。
“如今看王爷,紫气缠身,如日中天,方知心想事成。”
杨佑也知道他说话的本事,“这些东西都不打紧,我自有成算,你找我什么事?”
陆善见写了一封信交给他,“请王爷过目。”
杨佑打开信,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许多点图,看样子应该是星图,只是杨佑没学过堪舆占星,看不懂,唯有最后两句话提到,九九归真,一元肇始,景星出。
《天官书》曾载,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是大瑞之召,比群臣上贡君主的白虎白鹿等级高多了。
“你算的?”杨佑眯着眼睛问道。
“是我和弘光道长一起算的。用的是两家法门,星盘都落在了重阳一天,想来是没有差错。”
齐国刚刚经历了一场灾祸,居然还会有这种祥瑞出现,想来景星也不过是种难见的天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一切都是牵强附会罢了。
杨佑笑道:“可这与我有何关系?景星出,歌功颂德也得去找父皇。”
陆善见含笑摇头,“非也。景星之相,千年难见。弘光真人此番战乱,护驾有功,圣宠已非寻常可比。若是在祥瑞之际替王爷美言几句,朝中大臣上书,岂不是水到渠成?”
杨佑知道杨庭现在最信任的人就是弘光,一来这道士带着他跑了几回路,保住了一条老命,二来道士在朝中毫无根基,出家之人又没有反诉牵挂,自然信任得紧。
如果道士的一句话也能让杨庭废立太子,他和诸位皇子相争多年不就成了一场笑话吗?
还有朝臣上书……
杨佑把今日上朝发生的事情挑重点说给陆善见听。
“倒是不妨一试,”反正听不听是杨庭的事情,杨佑说道:“只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压在这上面。道长那里倒是可以说说,不要勉强,一切以你们的安危为重,切不可让人疑心你们参与夺嫡而害了性命。”
陆善见点头,“事情一定会很顺利。”
杨佑在西南,有几次都是得他写信预警才躲过灾祸,对陆善见的本事不说全信,倒是也不会完全不信,“若真如此便是大好的事了。”
陆善见又和他说了几句,都是他顶着做法事的头衔出入街巷听来的消息。
他正要走,杨佑喊住了他,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陆善见,“您能不能帮我算算,这玉佩的主人是谁?”
陆善见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从腰间的锦囊中拿出一枚一模一样的玉佩。
完全一模一样。
杨佑手里的是白色羊脂玉,他手里的是黑色墨玉。
第117章
"这是怎么回事?”杨佑脸色大变。
他一把夺过两块玉佩细细比对,除了颜色不一外,黑白两枚玉佩的龙纹是相反的,将两块玉贴在一起,一正一反,刚好相配。
陆善见也有些吃惊,“这是我派祖师传下来的东西,已有六七百年了,祖训中说,若是有人入朝为官或追随天子,便将这块玉传给他。死后将玉回归祖庭,等着传给下一个人。没想到王爷也有,难道有人见过我的玉,私自仿造了一块?”
杨佑摇头,他不相信这件事会如此简单,“这是我封王时父亲赏赐的东西,应该是从库房里翻出来的。”
他回想着那个诡异的梦境,“应该也有些历史。不说这些了,你能帮我算算吗?”
陆善见拱手道:“算倒是不急,关于我这墨玉,祖上传下来的就有好几种说法。”
“什么说法?”杨佑好奇地问。
“感恩寺在八百年前是一所道观,后来道观被焚,这才在原来的地基上修了感恩寺,供奉皇家长明灯。后来黄石道人被皇家招揽,便在感恩寺传下了他的道法,据说墨玉龙佩就是从那时出现的。”
杨佑仔细听着,也就是说,墨玉龙佩是黄石道人带来的东西。
在梦中,那个黑衣男子将白玉龙佩交给了一个老汉,黄石道人的墨玉龙佩也是这样得到的吗?
看着两块玉如此相像,持玉之人关系应该非比寻常。
“墨玉龙佩丢失了好几次,最终都被找了回来,因为我在王爷手下,故而师兄将玉佩传给了我。龙纹并非常人能佩戴的,我接到玉佩之时便对此产生了兴趣,我第一次占卜,便是占卜了龙佩的故事。可是我算不出来。
师父说过,我道法已精,算不出来的,要么和天机有深远的联系,要么身上背着重大的过往,带着强烈的情绪,可以直接干扰天道。”
“玉佩是后一种。”杨佑自己也感觉到了它身上带着的怨愤。
陆善见点头,“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我也就换了一条路,多年来一直留意古籍和懂金石的人,我翻遍了感恩寺的藏书,最后找到了和墨玉龙佩有关的三种传说。”
“第一个故事说,黄石道人得到了皇家的封赏,我以为这个故事最真,今日见到了王爷的白玉,才完全信服。第二个故事就有些编造的嫌疑了,据说黄石道人当年在骊都收服了一个怪物,墨玉龙佩就是在怪物藏身的地方挖出来的。”
的确很扯,妖怪闲着没事干雕玉干嘛,为什么不多吃几个人?
陆善见摸摸脑袋,“这第三个故事就更假了,不说也罢。”
杨佑隐隐觉得第三个故事才更接近真相,“说吧。”
陆善见清了清嗓,“第三个故事说,此玉乃是一位王爷所有,王爷因为谋反而被杀,世子得以幸免,带着玉佩流落民间。所以,龙佩乃是又一支皇家血脉的标志。”
齐国八百年国祚,不管是真谋反还是莫须有的罪名,总之谋反的王爷不计其数,这个故事根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杨佑刚想让陆善见退下,却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灰白头发,却是孩童声音的道士?”杨佑问道,“他的道观应该是被烧了。”
陆善见摸着胡子想了很久,带着些许不确定说道:“若真说起来,好像有这么一个人,周朝末年,河出马图、洛出龟书,传仙人之道。据说有两人各自捡到了河图和龟书,自行研习之后便各自成立了宗派,历史已久,宗派也不可考证。我只听说,当年天下术士各尊河图龟书为祖,分成两派,河图一门中就有一位道士,容颜苍老,说话确实小孩的身影,传言他擅长炼制丹药。不知王爷说的是不是这一位?”
周朝末年……
敖宸说过,他在齐国立国之后就待在了法阵中,如果有谁能给他这么深的印象……不就是在他还自由的时候便与他相结识的高祖……
高祖、中年男人、道观、谋反的王爷、一阴一阳的龙佩……
杨佑终于把线索串了起来,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两个人。
——高祖杨烁和韩王杨焰。
齐国开国之功,就在两人身上。
高祖和韩王兄弟从平民起兵,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齐国,武安七年,韩王谋反被诛,王府上下屠戮殆尽。
王爷的封号可以重复,齐国至今都有好几个晋王楚王了。
唯有韩王,从杨焰之后再没有人得到这个封号。
一定是这样,高祖持白玉,杨焰持黑玉,恐怕真相正如第三个故事所言,黑玉龙佩是皇家血脉的象征,所以他们才有了将黑玉龙佩传给为朝廷做事的弟子的传统。
韩王杨焰……
杨佑自恃读过许多国史,却不怎么记得这位王爷,高祖似乎十分讳言自己的弟弟。
高祖死后,武帝与高祖堂叔争夺皇位,皇宫被一场大火焚了一半,死了不少人,史书和史官都没有留下。
对于韩王杨焰,所有人的印象都只有两个字,谋反。
那个梦却让杨佑有些怀疑,当年的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也就是为了敖宸,还得去挖八百年前的旧货……
皇家秘史,不可传人,想来那墨玉龙佩传了多年,杨焰的血脉早就比水还淡了,杨佑看陆善见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也就没把杨焰的事情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