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的姥爷和梁子义的大爷关系非常不错,两家住在一条街上,同村又同族,两位老人还常在一起喝茶。
回老家,还能去看一看姥姥姥爷,葛亮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到了丰元市区,两人大采购了一番,梁子义的大爷有两个儿子,老爷子跟大儿子住,梁子义买了一条中华,一瓶茅台,两箱酸奶,两箱饼干,两个哈密瓜,两篮子草莓,还到丰元有名的卤肉店买了两斤熟牛肉,一个卤好的大肘子。
葛亮有两个舅舅,没和姥姥他们一起住,他买了三箱酸奶,三箱饼干,一瓶二锅头,三斤糖炒栗子,一斤熟牛肉。
两人快到村口的时候,就看到梁子义的大爷的孙子梁子丰在远处向他们招手。
到了梁子丰近前,葛亮把车停住。
“子丰哥。”两人连忙摇下车窗打招呼。
“子义,小亮,你回来了。爷爷让我来接你们的。”梁子丰跟着上了车。
看到梁子丰,葛亮不用想就知道,梁子义肯定是发了朋友圈。被他大爷爷家的人看到了。梁子义回老家,一般是朋友圈先回家。
梁爸爸算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当时创业的时候,也得了族人不少帮助,发家后,除了修通了村子通往丰元市的公路外,还把村子的小学重修了,另外还出资给族里办了个食品加工厂,厂长是梁子义的大爷爷家的老大。
厂里效益还不错,族里家家有分红,而且是按人头分,不分大人小孩儿,也就是刚出生的娃娃也有钱分。
葛亮听他姥爷说过,去年每人分红是三万多,在加上每月不错的工资,毕竟家门口干什么都方便,梁家村的人去外面打工的很少很少,除了自己创业的,和一些在事业单位的,基本上都在这个厂子里上班。
梁子丰是梁子义大爷爷家的老二家的老大,大学学的就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就回了村子里,现在在食品厂里做会计。
三人先到了葛亮外公家门口,把葛亮买的东西放下,梁子义和梁子丰两个人开着车走了。
“亮亮来了。”
见到大外孙子,葛亮的外公胡子一翘一翘的,开开心心地拉着葛亮共叙天伦。
梁总得族人尽力帮助,梁总知恩图报,回馈给族人的也是良多,特别是这个红红火火的食品厂,更是把梁家村的人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
做为梁总的亲儿子,梁子义在梁家村,可以说是小王子一样的存在了。
因此,在村里,葛亮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也算是给自己放个假。
只是,葛亮高兴地太早了。
当天晚上,他就得到了消息,梁子义连打手都找好了。
第16章 我就为这来的
别看葛亮职位不高,只是做个司机,但是待遇还是不错的,工作轻松,包吃住,每月工资也有几千块。
而且他花钱的地方也不多。
吃方面,平时都是跟着梁子义下馆子,梁子义要是回自己的别墅,他就跟着梁子义吃,要是梁子义回父母那里,他也有工作餐。
住的条件也不差,和梁子义一个小区,一室一厅的房子,wifi不缺,电器齐全,水电暖费用也是公司报销。
一般人用在这俩块的钱都会是一大笔开销,但是葛亮省了,而且生活质量不错,小日子还蛮滋润的。
不说别的,阳城市和周边地区但使有点名气的馆子,他都跟梁子义吃遍啦。但使有些好玩儿的地方,他也都跟着去过。
像去年,一年的工资加上过节时表舅发的红包,去掉自己买买衣服和人情往来的开销,他就攒了七万块钱。
葛亮还是挺满意这份工作的。
葛亮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除了开车技术不错、个性沉稳能得到他的远房表舅认可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知根知底。
他的外家就是梁家族人,在一个村里住着,他妈妈和梁总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这样的背景,再加上梁子义大爷爷的推荐,梁父把人放在小儿子身边心里也踏实。
因此,每次来梁家村,梁子义的大爷家,他是肯定要去转一转的。东西倒不用带,但是人总得过去。
晚上吃完饭,葛亮跟着他姥爷去梁子义的大爷家串门。
按辈份,葛亮要叫老人家一声“大姥爷”,葛亮给老人问了好,老人家看到葛亮也很高兴,拉着他的手聊了几句,“最近好不好”啦,“小亮看着比以前胖了”类的。
"小义在二楼那个屋,子俊他们也在那里,你们年青人一起去玩儿吧。”聊了一会,老人家摆摆手道。
老人和年青人毕竟还是有代沟的,陪着他们老头子说话估计也闷。
葛亮也想着,既然过来了,就过去跟梁子义打个招呼。
他直奔了二楼,只见屋门虚掩着,能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他敲了两下门,推门进去。看到梁子义和梁子俊正在沙发上聊天。
梁子俊是梁子丰的堂弟,也就是梁子义的大爷爷家的老大的小儿子,今年二十二岁,他没在村里的食品厂工作,而是高中毕业后就自己创业,在市区做食品批发生意,现在在丰元市区开了几家菜鸟驿站,
“亮哥,亮哥。”梁子义一把拉住了葛亮的袖子。“跟你说,人手我都找好了,一定要把唐天诚那个王八蛋打一顿。”他放低了声音,握着拳头,得意洋洋地说道。
葛亮下意识地就看向了梁子俊。
四目相对,梁子俊扬扬眉,点了点头。
葛亮当下差点昏古七。
是他,是他,就是他!
居然是他给梁子义联系的打手!
这不是添乱嘛!
葛亮想到自己还有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远房表舅滴眼线!
除了给他家儿子开车,保护他儿子安全外,还要看着他儿子别学坏。
”怨家易解不易结“这话他就不说了,主要是这话没什么说服力,人家唐家的小少爷根本就没和他结怨好不好!
”子俊,你找的打手有没有案底?现在城市到处都是巡警,摄像头,万一被抓住,要是有案底的话就麻烦了。”葛亮关切地问道。
为了避免被梁子义逼问站队问题,葛亮问题的出发点都是站在梁子义的立场上,这样的话也容易被接受。
“没事,你放心吧。这几个人是邻村儿的,也算知根知底,他们人都不坏,没案底。只是是那种不爱受气的性子,打架的时候楞点。再加上平时手头就有点紧。但是欺负弱小的事儿可真没干过。”梁子俊解释道。
欺负弱小的事儿…………从来没做过?葛亮想了想唐家小少爷那瘦弱的小身板。难道现在评判的标准变了,应该说他孔武有力?
“那个,子俊的意思是说,他们人还不错,”可能是梁子义也想到了这一点儿,脸还微微红了红。
“挺讲义气的。虽说在外头人们都说他们是混子,但子俊说,人家手头再紧,昧天良的事儿也没干过。我只想给唐天诚那小子套套麻袋打一顿给个教训就成,人家才接单的。”
葛亮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来以为,这次回老家,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哪知道,这执念怎么还没放下啊?
甚至,他这次回老家,可能就是来专门组建打手团队的。
葛亮呆呆地望着梁子义,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希望他们手里有分寸。”最后,葛亮喃喃的道。其实只要有分寸,打两下就跑,就算唐家查出来是梁子义干的,小孩子打闹,家长心里就算不高兴,也未必会出手怎么样,退一万步说,就是唐家震怒,大不了梁父摆桌酒,赔个不是,只要唐天诚没事,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放心吧,他们常干这个的,都是行家,心里有数的。”梁子俊对他介绍的人迷之自信。
“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老远的跑到老家来找人不?就是怕在阳城有人算计我。”梁子义得意洋洋地道。
“我们家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难免有人眼红,要是在阳城市找人,就怕有人拿了我的钱,说的好好的,回头再收一回别人的黑钱,到时候把唐天诚打个半死,要么把这个当把柄,威胁我一辈子;要么,让小爷我背黑锅。小爷我是那么没成算的吗?这找人,就来到老家来找,这一亩天分地儿的,大家都知根知底,谁也别坑谁。”
葛亮:“…………”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