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121)

——去年他入驻京师时,黄巾军残党白波趁势而起,集结十万兵力抵达河东郡,直逼洛阳。当时他命自家女婿、中郎将牛辅率三万兵马前往镇压,结果不能获胜。

今年正月,袁绍等人的联军声势浩大,他怕白波趁机南下渡河切断他与凉州的联系,方才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而后又派刘表为荆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以此来牵制联盟军。

想不到联盟军是不敢西进,曹操和糜荏这两个人居然只领几万兵马就敢前来,还趁着徐荣轻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长安防御军!

如今董卓麾下猛将李傕等人依旧在与白波军作战,所以能动用的兵马,只有堪堪五万人。

五万,其中一万五千是骑兵。加上城中其余兵马,对付糜荏与曹操七万多兵马本是绰绰有余。

但想起糜荏曾以少胜多,以那混合阵型对付休屠各胡骑兵,董卓心下极为不宁。

他坐立不安,不由怒骂:

那姓糜的佞幸,果然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威胁!

想当年征讨黄巾军时,他为中郎将糜荏为都尉,卢植麾下那五校尉就置他命令于不顾,转而追随那姓糜的。明明连败好几次,最后居然运气好到偷渡入广宗,还亲自斩杀张角!

害得他被先帝迁怒,被贬回凉州去做那底层士卒。

要不是韩遂叛乱时他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还不知在边关吃什么苦头呢!

他就说,早该杀了那姓糜的贱人!否则哪里还会生出这么多的事端?!

董卓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唤来李儒将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全然遗忘当初李儒只是建议他释放袁绍罢了。

至于放糜荏回乡做琉璃商贾,分明就是他自己,想要让糜荏也尝尝从云端跌落凡尘的滋味。

李儒:“……”

他能怎样,难道还要提醒董卓这是他自己犯的蠢?

还不是只能默默承受董卓的怒火。

臭骂过李儒,董卓理智又回来了一点,思考对付糜荏与曹操的办法。

如今糜荏领大部分兵马进成皋,曹操领小部分兵马进孟津。

从感情上来说,董卓恨不得举全部兵马先打败糜荏。

但这显然不行。

不仅是糜荏,曹操这人也有带兵之能,更是奸猾狡诈之徒。先前居然以赠送宝刀为由欺骗于他,叫他放跑了这个试图行刺他的奸人。

这两个人,他一个都不能放过!

他便命麾下大将胡轸,带领吕布与两万兵马抗击曹操;命牛辅带领谋士贾诩,以及七万兵马,抗击糜荏。

他的骑兵大多集中在曹操处,这主要是他认为曹操这头兵力较少,他的骑兵容易对抗。

怎知兵马抵达曹操处,甫一对阵方才发现,糜荏居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帮着曹操配备了五千大盾与长矛的队伍,叫他有了与骑兵阵营抵抗的资本。

眼看着到手的胜利不翼而飞,胡轸暴躁不已。

幸好还有吕布这一悍将,叫阵时大败刘关张三英,骇的曹操不敢冒险进攻。

至于糜荏那一头。

依照先前打算,他在兵进成皋后,继续占据敖仓,建造营垒要塞,意欲控制长安以东的要塞。

董卓军到来后,因为人数较多,牛辅勇猛、贾诩又擅长排兵布阵,两方你来我往地试探过几场,各自发现对方不好对付后,不约而同沉默下来。

战况就此陷入僵局。

……

便在这时,有人悄然拜访糜营。

来人是朝中官吏,他从长安城南门出城,一路隐藏行踪来到糜营,为糜荏带来了一封信件。

而写信之人,是当朝司徒兼尚书令,王允。

信中这位司徒细数董卓自入京以来的罪状,其言辞切切,真诚地表达写信之人想要诛杀董卓的心愿,极尽诚恳地希望与糜荏里应外合,一同对付董卓。

糜荏看罢信件,沉吟片刻。

王允此人,他不大熟悉。

他只知道对方出身并州太原王氏,早年是豫州刺史。他入京时王允因躲避党固之祸而隐居,先帝身亡之后、何进与蹇硕对峙时,王允才重新受何进征召回到京洛。

而当时,他被派往幽州平叛,与对方缘悭一面。

这会收到王允的信件,他自然需要仔细考虑。

便召集麾下谋士,让他们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众人的意见是可以与王允合作。

他们这些随军的谋士都出于颍川,正是豫州的大郡。王允出任豫州刺史,与当地士族都有往来,他们大致留着对方勤政爱民,是个好官的印象。

而且他在京洛中时,属于拥护天子一派的官吏。如今被迫西迁长安,想要诛杀董卓的心思一定是真的。

总的来说,与王允合作,等于是在董卓眼皮子底下安插一个举足轻重的探子。这在非常时期,可以有想不到的妙用。

糜荏颔首:“便与他合作罢。”

他写了回信,等待回应。

十日后,一人造访糜荏。

——却被董卓罢免的司空,杨彪。

糜荏在京中为官时,杨彪的父亲杨赐还是司徒。当时他作为三公,与糜荏走得很近。受父亲影响,杨彪自然也与糜荏关系匪浅,一直在暗中期待糜荏重回京洛,清剿董卓军。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

一入糜荏营帐,杨彪便激动大拜道:“糜国师,彪总算是等到您了!”

糜荏忙把人扶起来。

得知杨彪是受王允托付,前来与他商议对付董卓的办法,糜荏又细细询问长安城中状况。

杨彪一一回答。

目前长安的情况其实非常不妙。凉州军虽强,但白波带领的黄巾军来势汹汹,颇有不攻破长安便不死不休的气势。他们人数多,叫李傕带领的五万凉州军不能分神。

但白波与李傕总会分出胜负。

要么是白波胜,攻破长安,那他们就会对上董卓残部与白波;要么是李傕胜,而后掉过头来与牛辅一起围攻他们。

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是他与曹操不愿看到的。

麾下谋士们也纷纷皱眉,只是这会显然没有什么好的计策,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糜荏倒是从容不迫,浅啜一口清茶淡道:“那便想个办法暗杀董卓吧。”

杀了董卓,凉州军群龙无首,大多人一定愿意投降。届时再派人对付黄巾军,才是最明智的策略。

杨彪摇头叹息:“国师您的这个想法,王司徒哪里没有想过?可董卓出行时身边一直有百余凉州军,将他护卫的密不透风,寻常人等哪里能轻易靠近!”

他们派遣的所有刺客,甚至全部都没能见到董卓的面就被解决了!

糜荏道:“杨公,先前您说董卓搜刮士族财产,劫掠美人供自己与麾下将士享乐,为何不从这个角度对付他们呢。”

杨彪愣了一下。

而后听得糜荏道,“董卓残害如此多的妇女、士族,里面一定有恨他入骨之人。”

“不妨从这方面下手,找找对付他的办法。”

……

这头糜荏与杨彪商议对付董卓的办法,另一头贾诩也正献计牛辅,告诉他击败糜荏的办法。

贾诩道:“将军驻扎在此一月有余,我军却只与糜军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摩擦。不过管中窥豹,可以由此试探出糜军与我军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对方。”

牛辅闻言,紧紧皱了略显凶狠的剑眉:“那以军师之见,我军当如何对抗那姓糜的?”

贾诩道:“将军,敌军一方驻扎在孟津,一方驻兵成皋,占据敖仓,又建立营塞。他们之间表面上看只是相互扶持,一同逼迫我军,但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恐怕不是这个。”

他指着营帐之中的沙盘道:“您看,一旦敌军建成营塞,必然易守难攻。我等为攻破糜军,必将兵力集中在这两处,反而将最为关键的地方暴露在敌军眼前。”

牛辅愣了一下:“什么地方?”

贾诩直指某个不起眼的小道:“武关。”

武关道历史悠久,乃是商周时候开辟。由长安东出,连接秦岭北侧灞水河谷,以及南侧丹水河谷。从这里出发,可以直取长安。

牛辅瞳孔紧缩,来来回回在这几个地方看了好几遍,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冷哼道:“好啊,我道那姓糜的龟缩成皋做什么,原来打的竟是这般目的!幸好军师机智,看出那姓糜的计谋,否则可真要被他们偷袭成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