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仙魔殊途如何相恋(140)

作者:琉小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童殊在走向一嗔大师的舍利塔时,是恐惧高于哀思的。

他不知如何面对那个对他宽容又不求回报的老人,也不知是该大哭一场还是悔不当初的忏悔一番。离得越近,他便越是恐惧,心尖直颤。

然而当他站到一嗔大师舍利塔前时,却莫名平静了下来,有梵音自四方包裹而来,如一汪暖泉将他悄悄捂热。仿佛老人的温热的掌心按着他的头顶,在对他劝戒,对他清神。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甚至觉得一嗔大师音容尤在,正站在他身前呤着颂福经。

待他回神落回现实,来路时那股恐惧与衰思已经被舍利截周围的梵音抚平了。

这是得道大能身骨的力量。

童殊缓缓地蹲下,曲腿靠在了舍利塔基上。

就像十二三岁那会,他玩累了回到禅房,一嗔大师读着经,他便窝在大师脚边稳稳入睡。

他以手轻抱着塔基道:

“大师,我回来了。”

“大师,我错了。”

“你再劝一劝我罢,这回我保证不嫌烦,再不捂耳朵了。”

他白日里不曾休息,又是一夜疾行,虽然神经不知疼,身体却已疲惫不堪。

但他有事在身,人是极清醒的,却不知为何,靠在塔基旁,便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

身体在悄然休整,元神在无声平息,四肢的疲软缓缓褪去。

他孤身置于夜露之中,却似有暖光覆体,犹如睡在禅房油灯下的暖炉旁,竟是无比温暖。

也不知过了多久,童殊身体的疲软悉数消散,身心温暖,圆月西下。

童殊突然心弦一震,眼未睁,身体却先于意识有了反应,猝然坐直了。

睁目四望,并无异动。

这种感觉十分玄乎,不是听到、看到或是感知到什么,而是多年求生本能的一种反应,有某个人在向他靠近。

一时间,手心已灌满灵力。

这是今夜第二次有这种感觉,第一次是在香市附近他觉得有人尾随,第二便是在这里。

尽管他无法确实什么在向他靠近,但以他战斗本能,连续两次有同一种感应,便不可能是他错了。

他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人,当面对危险的时候,冷静得可怕。

那些常人在这种境遇下会有的恐惧、发抖、紧张的情绪早被百十次的血战消磨殆尽,他缓缓地站起,他双手垂在身侧,似未作应战,实则已有一根琴弦露在袖口。

来人能这般无声无息近身,修为绝对在他之上,他已无暇再作运算布阵,只剩一线胜算,必得一击即中。

“童殊。”一道清冷的女声自虚空中无端冒出。

作者有话要说:【高价悬赏文名:啊啊啊,文名又出问题了,威伯搜索显示是非法词条,反复试了之后发现,非法的词条居然是“真铁”两个字……

唉,所以,本文又要改名了。

取名废作者真的怕了,头都秃了还是取不出吸引人文名。

现在以一颗深水的价格求文名,要求文名中含本文2-3个萌点,要有一定区分度,最重要的让人有想看的欲望。参加取名的本章评论。

我真的取不出名来了。

跪了。】

第90章 前夕

左右皆无人影, 童殊望着一团漆黑的夜色道:“来者何人?”

下一声便响在他身后:“童氏故交。”

童殊倏然回身,身后空无一人!

虽然对方提到是“故交”, 但这般修为身手, 实在叫他胆惊,他凝眸四顾,灵力已提到十成。

正有流云掩去皎月,天地一暗, 夜色如墨, 有一人自暮色中走出,四周无光, 来人一身鸦色素纱禅衣, 却如身披雪光,好似自山岭雪中走来。

“您是?”能如此悄无声息近身之人,只有真人以上,当世只剩下冉清萍与焉知真人,童殊道:“焉知真人。”

素如眼中现出赞许之色, 在童殊面前落步。

除去一切寒喧,她开门见山道:“我与童氏、一嗔大师皆有故交,特来护你。”

童殊错愕:“真人来护我?”

素如道:“若是故交不够叫你相信, 我是决儿的家人, 替他来护你, 你可能信了?”

素如如此直来直往,叫童殊听得一怔,脸上微微烧起, 他低首无言片刻,露出些微动人之色。

素如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静静看他。

童殊几个深吸压下那脸热之感,不绕弯子了,先问道:“他还好吗?”

“不算好。”素如道,“然,既我能来,自是劝妥了他。”

不算好,是景决为了他不肯好好睡。

童殊方压住的热意又烧起来,被人如此不委婉地说出,他心中又是愧又是羞。

他又是几个深吸,定了定心绪。

既然对方爽快,童殊也不绕弯子了,道:“真人,知道我明天要做什么?”

“取紫金钵。”素如淡淡道,“教训净衣系。”

童殊愕然,素如全料中了。

焉知真人出世,却并非不谙世事,倒是心思剔透,对局势洞若观火。

果然道修到了真人以上境界,心思出尘,不易受纷扰。

童殊点头承认:“真人如何打算?”

“此刻起,我会一直在你左右,在你有性命之危和无法全身而退时,一力护你周全。”

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比童殊设想的要多,童殊会心一笑。

“你倒是不贪心。”素如道。

“我欲为之事皆我私事,不该牵扯旁人。焉知真人您超然世外,而我挣扎于是非,所求不同。真人肯护我安危,已是为我开了例外,其实便是这般,旁人也已会归咎于您,我心中深感不安,将真人牵扯进是非,实非我所愿。”

“所以,你也不愿牵扯决儿。”

“他……是臬司仙使,不该牵扯进私人恩怨。”

“你倒是算得明白。”素如叹了口气,“你们都这般清醒,又该何时糊涂。”

童殊心念一动,脱口而出:“何为清醒,何为糊涂?”

说完这一句,他的脸颊上不由飞出一丝可疑的红色。

这句话,景决也曾说过。

素如若有所思看向童殊,忽而微微松了眉眼:“我大约知道为何决儿对你情根深种了。”

听此言,童殊脸上又升起热意。

他失笑,现在自己只要一想起景决相关之事,或只是提一提景决的名字,心中都要嘭嘭直跳。

这感觉真是奇妙。

再一次压下心中鼓噪,回到正题,童殊问出一开始的疑问:“真人与童氏有何故交?”

素如听此,目光微微放远,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的玉容之上现有此微暖光,她轻声道:“你母亲童弦思,曾替我改过心法。”

这是童殊第一次从外人口中听到有关他母亲于芙蓉山之外的事情。

他对母亲改经之事并不意外。

他自小便知母亲有过目不忘之能,因博闻强记,通晓诸术,触类旁通,虽自身修行浅,但深知术法机理奥义,但凡术法,只要略看,便能道出一二破绽,提出弥补之法。

而且母亲行笔耕不辍,只要白日里看过的典籍,夜里必掌灯默下来,而后焚烧化烬,充入上邪经集阁。

待童殊成年后入阁,阁里已有一整栏的芙蓉山典籍。

他少时想学芙蓉山术法,没有大师傅教,用的典籍都是母亲默给他的,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师傅的指点,修习起来颇为艰难。

想远了,拉回思绪,童殊笑道:“我母亲替您改心法,想必要看您一套经典。”

素如正于怀念之中,听得此言,略一思忖,忽地冷若冰雪的面容之上闪过一丝好笑之意,她淡漠的语气也添上了一丝暖意,道:“原来她随我一路,数番说要替我改心经,是想看《焉知心经》

。”

童殊一愣,随即也是失笑。

想象一番初出家门的少女,背着尚未炼化的上邪琵琶,遇上一位道法高深女仙子。然后看上了人家的功法,一路紧跟着相伴玩笑。自己修为平平却几次三番要替女仙子改心法,那般无邪浪漫的可爱模样,讨得雪岭一般的女仙子也对她格外开恩。大约于相处之中,女仙子发现少女总能说出自己术法的破绽并给出令人惊讶的建议,女仙子终于放下心防将看家的心法给少女看。那少女修为平平,读起经文来却一目十行,竟当真敢拿笔改人家心经。

那场景于童殊而言,其实不难想象,童弦思眉眼弯弯,有一双十发适合笑的眼睛,当她满心满眼都装着一个人笑盈盈望过去时,大约是神仙也拒绝不了的。童殊的原身随了童弦思,也有一副那样的眉眼,惹得十八里少女的芳心暗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