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406)

景明帝手段依旧和从前一般雷厉风行。凡是查证的确为谋逆从犯的官员,一律缉拿。

刑部大牢以及诏狱一时间人满为患。但景明帝却并未急着处置,只说新年伊始不吉利。但这说法也不过听听而已,至于他的真实用意,至今未有人能猜得出来。

因着庆王谋反初定,朝中例行的年假可就没那么好过了。这些日子的确有太多事要忙,高层官员的假期基本已经被取消了,仍旧如常工作。

然而首辅江耀庭却是个例外。自从江怀璧昏迷后他便再也未曾上过朝,只称病告假。内阁事宜已尽数留给了方恭。

对于方恭来说,方文知一事他不是不心痛的。毕竟是亲骨血,且儿媳和孙儿还在府中,这年难免凄清些。他本以为方文知已被处决了,谁知初三清晨忽然有人将断了一条手臂,跛了一条腿,浑身已毫无生气的方文知扔到了方府外。

即便是知晓儿子今后仕途再也无望,方恭心底总归还是松了口气。在方文知养伤的这段日子里,邹氏抱着儿子经常两方走动,父子这么些年破裂的关系竟然有缓和的趋势。

方文知到底是不甘心,可到了现在,甘心不甘心都也已经没有意义了。他捡回来一条命,又看着身前温婉的妻子和稚嫩的儿子,希望一天天在燃起。

当院子外已讲话流利的方文晓正像模像样地教导小侄儿念书时,方文知才恍然明白了什么,只沉默不语。

方恭依旧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纵使身为执掌大权的内阁次辅,也未见有丝毫骄矜。

.

江老太爷自宫中回府后便一直沉默,每天固定问泰叔的一句话便是“怀璧醒了吗”。

江耀庭虽因江怀璧的事心痛难忍,却也能理智地看清楚现在的局势,多次劝父亲回沅州。以景明帝的性子,便是不会因此事降罪于整个江家,也难免会盯着老太爷。

江老太爷于朝中亲为人证的事,已是阖朝皆知了。

但是老太爷现在哪里肯听。

江怀璧身中朔雪长生的消息传到老太爷耳朵里时,那一瞬间他几乎又要晕倒,幸而身后人扶了一下才缓醒过来。而后是惊怒交加。

他只将江耀庭叫进了房中,江辉庭以及江怀检,甚至连泰叔都未曾留下。房中只二人。

江耀庭将江怀璧现如今的情况大致描述一遍,又复加一句毒已解了,恐老太爷太过忧心。

谁知道听罢这句话老太爷才更为愤怒:“照你这么说,那这毒已解了,便可当做是不存在了么?她小产的痛,以及这几个月因这毒的担惊受怕,你竟丝毫也不在乎么!”

江耀庭颤着身子跪下。这些日子他一直担心,在墨竹轩守着,日夜难寐。面容憔悴,眼眶带了血丝,身形也略显消瘦。

他张了张口,还没说话,便听老太爷沉声说道:“你们不知道朔雪长生,我知道。建安帝还在位时,便以此惩治过罪大恶极的臣子。我是亲眼看着那人服下毒/药,每月朔月毒发,若不服用解药生不如死,若服了解药便一生难以解毒。慎机,朔雪长生没有解药,这当年建安帝已经告诉过我了。这药从未对女子用过,也就是说秦璟逼她服下毒时还不知她的身份,若非她有了那个孩子,她此生都要被秦璟掌控,直到死。”

“我将她交给你,将一个好好的怀璧交给你这个父亲。你到现在,你对她究竟都了解多少?你知道她每天在做什么吗?知道她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吗?知道她在御前究竟都遇到了什么吗?你是她的父亲,你眼睁睁看着她入诏狱,她身上杖刑的伤和鞭伤,你都知道吗?我来京城不过数日便已察觉到陛下与她之间分明是有异常的,你呢?其中隐情你查了么?我且问你,如果她毒解不了,你准备怎么办?”

他哑住,心底一阵一阵的疼。这些日子一直守着,又是心疼又是愧疚,意识清醒时却又觉得迷茫。朔雪长生四个字听说时整个人几近窒息,他恨秦璟,却无可奈何。

他能怎么办?学着父亲致仕,还是一举弑君?哪个都做不到。他知道自己在逃避,又实在疲倦于正面应对。看不到尽头。

房中有些阴沉。外面没有阳光,里面也没有灯光。一对颓然的父子似要将时间凝固,一坐一跪,静默安然。老太爷开口让他起身时,正巧外面有下人禀报。

“老爷,陛下微服已至府外,说是来探望公子……”

江耀庭怔了怔,未及出声便听江老太爷沉声道:“陛下若要临幸何须微服。你出去告诉陛下,他携天子仪仗来,我江家必定按照仪礼接驾。”

似是没想到他会这样说,那小厮怔了怔,默然片刻,有些为难。毕竟是皇帝。

老太爷犹觉愤然,又添了一句:“江府这几日不见客,关门。”

到底是气话。江耀庭开口拦住那小厮,抬步欲与他一同前去,便听老太爷道:“你去是打算怎么说?假惺惺客套两句说怀璧已无恙,还是质问他朔雪长生?经怀璧一事后,是你仍能忠心不二侍君,还是他能全心全意信你?”

江耀庭惊住。他猛地回身,顿时有些不明白父亲的意思。只是觉得心慌得很。

.

景明帝到底吃了闭门羹,却也不恼。只淡淡放下了帘子,道了声回宫。

齐固跟在一旁回禀:“陛下且放心。听闻江姑娘毒已解了,现下已脱离危险……”

“到底是我不知好歹了……”景明帝于轿中低低一喃,没接齐固的话,只是淡声吩咐道,“回去后将重华苑烧了罢,朔雪长生也一并毁了。”

齐固应了声是,只恍惚觉景明帝的嗓音似乎有些低弱,却也并未在意。随即又听他咳了一声问:“京城这几日如何了?”

“回陛下,代王殿下料理得当,已无大碍。”

景明帝闭了闭眼,有些疲倦:“传代王入宫。”

“是。”

.

景明帝与代王于御花园摆了一盘棋。这几日两人都忙,好不容易得了闲才有时间一聚,距上一次这般闲适已是三四年前了。时过境迁,难免有些感慨。

“皇叔不如从前心静,”景明帝笑了笑,落了子,棋盘厮杀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每走一步颇有咄咄逼人之感,他漫不经心地说道,“那一年皇叔告诉朕三句话,朕到现在记忆犹新。”

“第一句话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二句话为,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第三句话,心如大地者明。不过浅显的道理,朕领悟了这么些年,总算是有些受益。”

代王仍旧是一副淡然面容,闻言只虚虚一推辞,一笑而过。

.

景明七年的二月二如期而至。这一日本该是皇帝举办祀龙仪式,百官赴宴“挑龙”,民间“小儿塑泥龙,张纸旗,击鼓金,焚香各龙王庙”,“联百灯笼为身,辊球灯为珠,亘街穿巷,导以旌旄,夹间鼓吹,万民欢呼”的喜庆日子。

然而二月二当日凌晨卯初时分,未听见钟鼓司的三通鼓声,只有钟声响彻天际。

是国丧。

百官顿时惊慌不已,片刻后便有宦官前来通告,景明帝于凌晨突发心疾崩逝。而崩逝前留有遗诏,传位于代王秦励。

江耀庭当时并未上朝,但知晓有国丧时已不得不再度回到皇宫。景明帝突发心疾的原因尚未查清楚,无论如何还是需要给百官一个交代的。但是代王继位是谁也无法想到的,即便太子有腿疾不堪重任,也可立其他皇子为储君,哪怕代王为摄政王也行,然而此刻偏偏是直接传位。

但如今百官都相当识大体,经过商讨一致认为代王应立即继位。毕竟自庆王叛乱过后诸王中已剩代王掌权最大且颇得景明帝信任了,此时积极迎立新帝对谁都好。

代王登位后也开始查景明帝的死因,但查到最后的结果,也还是心疾。至于为何会突发心疾,当晚值夜的内侍只回忆说,那一日是先皇后周氏嫁给景明帝的日子,景明帝声音凄厉地唤了一声皇后的小字,再没了声音。内侍进去时人已身亡,与太医诊断结果相同。再无人说什么。

今年京城的春比以往来得都要早一些,然而江老太爷还是时不时抱怨没有沅州的春温和。他私下里曾对泰叔说要回沅州,但话过以后像是忘记一般再未提过。

墨竹轩里第一抹不知名的新绿冒尖时,江怀璧终于睁开了眼睛。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