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丽华和挂了视频的青云飞说。
——“又学你那个什么马斯洛理论?”
——“出乎意料之外啊!小伙子,居然还记住了个名字。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楚丽华先忽略青云飞语气里的那种不屑。
——“说实话,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现在就想知道马斯洛是谁?”
——“马斯洛是我的偶像,他有一个糟糕的童年,但他却出人意料的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伟人。
他曾这样说自己:
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我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人。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
但是,奇怪的是,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我居然没有患精神病。
马斯洛在童年和青春期,因为瘦弱和大鼻子一直很自卑,他说:“我从来没有任何优越感”。
这和他的父亲塞缪尔有关,父亲曾在大型家庭聚会上问大家:“难道亚伯不是你们见过的最丑的孩子吗?”亚伯就是马斯洛,他的全名是亚伯拉罕·马斯洛。
对马斯洛来说,塞缪尔是一个“不存在的父亲”,他不愿意回家,和孩子们关系淡漠,但最终马斯洛还是和父亲和解了。
父亲年老时,失业了,也花光了积蓄,并与妻子离婚,之后住到了马斯洛家中。
他们相处得不错,马斯洛说,他是“一个很好的老家伙,一直到他去世,我们都是朋友”。
但是对母亲,马斯洛一直抱有无法释怀的恨意,母亲去世后,他甚至拒绝参加她的葬礼。
他形容母亲是一个冷酷、愚昧无知和充满恶意的人,他觉得母亲好像热衷于把孩子们“逼疯”,而父亲之所以和孩子们关系淡漠,也是为了躲避她。
虽然父亲有很好的收入,但母亲会用锁把冰箱锁起来,只有当有心思给自己弄吃的时候,她才把冰箱打开。
母亲不会认可孩子,总对孩子们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也常对孩子们发出威胁“上帝将惩罚你”。
她毁坏过马斯洛心爱的唱片,把马斯洛带回家的两只小猫当着孩子的面活活摔死……
这样的家庭背景,没有阻碍马斯洛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也显然拥有自主人格。
而我明显没有他那么凄惨的童年,所以,我觉得曾经的我太矫情了。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上初中就会背了,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真正理解和懂得,却是现在。”
——“可我并没有糟糕的童年,相反,我的童年,上山抓蛇,下河捞鱼,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饶是如此,我还是很感谢你能听完我刚才那段话。要是,以前,你早就打断我了。青先生,谢谢你的改变。
但,马斯洛的精神精髓,可不单单是这些。
他教会人们要怎么拥有自主人格。”
楚丽华压下心中的无奈,好言好语的和青云飞说。
——“自主人格?这个我有什么关系,我一直就很自主啊!”
——“自主不是单纯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拥有你的内部评价体系。
在决定你自己的事情时,试着自己做决定。你应该请教别人的意见,但最后做决定的是你自己。
放弃对身边人的依赖,放弃对权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这一点,我做的就很不好。”
见青云飞沉默了,楚丽华接着说。
——“马斯洛认为,“自主者对自己的体验彻底敞开”,他相信,直觉、感觉等体验性的东西是我们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最可靠的部分。
如果它们不可靠,那只是因为你在认识的时候,扭曲了它们。试着按体验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们,这样做得多了,你会发现,它们无比准确,且从不欺骗你。”
第745章 小七的笑声
楚丽华停顿下来看青云飞的反应。
——“那……这些所谓的有用的书籍,它真的有用吗?我该完全相信吗?如果相信了,那是不是和你刚才说的又矛盾了。”
——“其实,这是不矛盾的。如果可以,你真的去理解了其他书籍作者的理论,慢慢你就会演化楚自己的思想。”
——“那我不读书照样有我自己的思想啊!”
——“没经过洗涤的思想,就好像是混合着沙子的金子,杂质太多了。”
——“好吧,你这嘴真是……可能真和你读书比我多有关吧。”
青云飞投降了。
——“接着刚才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容易将自己当作独一无二的,
但我们却容易以己度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却忘记了其他的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价别人的根本原因。
这样做起来很轻松,但却会因此丧失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理解别人是很多种创造力的基础。
家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可笑的。
管理者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所创新。
对他人和世界的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能看到其他存在的本来样子。”
看着若有所思的青云飞,楚丽华觉得很释然。
人生没有那么多评判标准,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伴侣;无非就是,你饿了,做给你吃;你渴了,端给你喝;你冷了,给你盖被;你病了,给你拿药;
哪怕你心烦了,也能骂他几句不是。脚踏实地的,比什么都强。
所以,只要包容了青云飞的那张嘴,再潜移默化地去慢慢以身作则的影响他。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小七的哭闹打断了两人,楚丽华赶紧过去抱起她。
原来,是尿了。
楚丽华刚准备转身去拿尿不湿。青云飞已经递过来了。
他和自己一样,慢慢开始接受小七了。
——“帮我接点温水来,我帮小七洗洗。”
把换下来的递给青云飞,楚丽华顺口就说。
不一会儿,温水端来了。
青云飞还留下来给楚丽华帮忙。
很快,就到了小七楚涵曦接来一百天了。在看来,那她来到这个家的日子,比她出生更有意义。
虽然现在不能出去给她拍百天照,但楚丽华决定自己给她拍。
毕竟人生只有这一次。
虽然,楚丽华以前挺厌恶那种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但她还是忍不住给小七记录这些她曾经多么希望有的成长照片。
楚丽华知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再在她这里,养儿,应该就是最后的救赎了。
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现在还是这么不咸不淡,和小时候的养育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楚丽华决定汲取自己的经验教训。用最科学的方法去养育小七。
“我太爱你,所以用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对你,没想到,伤害了你。”
这样的逻辑常常可以听到,仿佛是,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东西,常常导致伤害,并且越爱越容易导致伤害。
然而,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其中最简单的道理之一是,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溺爱是过度的爱,这是我们对溺爱的惯常理解。
这种理解会令人头晕,一些父母则会感到手足无措。
心理学说,孩子小的时候,照料越少伤害就越大,但爱多了又是溺爱,溺爱一样会造成很多恶果,那到底该怎么办?
楚丽华曾经以为,溺爱是过度的爱,母亲对妹妹楚丽芳就是这样。她一度很羡慕自己的妹妹。
但深入了解了一些溺爱的案例后,楚丽华对这个说法产生了怀疑。
溺爱中长大的人容易有一个连环反应:
第一: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譬如躲在家中不出门;现在的楚丽芳不就是这样吗?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再昆明的工作是不要了还是丢了。
反正,母亲说她会帮楚丽芳再花山那边幼儿园找个工作的。
第二,躲在家中后,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