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512)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和阿里阿依开着小三轮把楚丽华和青云飞拉到了一个“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的天井里。

汉族人就叫那是四边全是房,中间一个院子太阳可以照进来。就是院子比较小的四合院吧。

和阿里阿依热情的给楚丽华他们上了茶水,让他们先喝茶等一下,她阿爹从另外一个景区赶过来呢。

和阿里阿依的阿爹是个皮肤黝黑的小个子男人,且看上去很精瘦。

楚丽华把自己的意思再一次表达以后,和阿里阿依的阿爹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生意。

只要这次合作好了,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这点楚丽华也很赞同。

这样,客户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等以后做大了,自己就可以专门从北京,不对应该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招揽客户。而和阿里阿依一家就负责后续工作,当然。那时人员必须要跟上。

这一次,就这么爽快的定下了。

双方就是口头协议,毕竟结果谁也好说。

而且,董阿姨她们肯定不可能只在丽江游玩。

到时候,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还有瑞丽芒市腾冲这些地方都可以安排上。

一次,就走三个大地方吧。这样,还有下次。

楚丽华在走出和阿里阿依家的时候,心里在啪啪打着算盘。

接下来就该去走访一下刚才从和阿里阿依的阿爹那里拿来的景点附近餐馆了。

要选出合适老年人吃,同时又有当地特色的菜馆。这可是个大工程。

等到他们回到房间的时候,两人都累趴下了。

这钱赚的不容易啊!

不过,完事开头难。等到以后,有经验了,走上正轨了。

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洗了个热水澡就舒服地躺下了。

第二天早上,又把行程安排给打印出来仔细斟酌,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复印了九份。

顺带还打印了一张A3纸大的接机标语。

弄了一个硬纸壳粘上,完美的接机牌。

给和阿里阿依的阿爹打了电话,按照预定到达时间,楚丽华和青云飞两人提前了一会儿到丽江机场。

等待的时间突然就有些煎熬,但是又止不住的兴奋。

终于到了,这一班的人陆续有人出来了。

楚丽华把董阿姨的照片给青云飞看过,他仔细的在涌流出的人群中搜寻着。

——“董阿姨,这里~”

青云飞用力挥舞着手里的接机牌。

很快,董阿姨她们过来了,楚丽华在青云飞暗示了是哪一群人以后,就快步和青云飞一起走过去。

——“董阿姨好,叔叔阿姨们好!我是楚丽华,这就是我的男友青云飞。

欢迎大家来丽江。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们带着大家一起游玩。

现在,接咱们的车就在外头,我们一起出去吧。

先安顿好住宿,把行李放下,休息一下。”

——“小楚,小青好。那我们就先出去吧。”

楚丽华说着想要帮董阿姨推行李,但是想想那么多人,区别对待了不好。所以,这想法也就一闪而过。

青云飞在前面带路,来到了那两辆车停的地方。

那两个司机忙着把行李都搬上车。

楚丽华和青云飞一人一车跟着。

今天就是这样分两车,因为怕东西太多,会不方便。

之后就可以用那种可以坐19人的中巴车了,那样可以省出一个司机。

楚丽华和董阿姨还有两对夫妻一辆车,青云飞则个三个单独阿姨,还有一个单独的叔叔。

——“小楚啊,看着你年纪不大啊,和平时电话里表现出来的成熟不一样。”

在去客栈的路上,楚丽华正在想着先聊点什么的时候,董阿姨先开口了。

——“是嘛?那可能是我心态好,长相看着年轻。而且,年轻人的年龄,看着都差不多的。我是90后,青云飞是80后,但是看着是不是差不多呀?”

——“那可不是,还是一眼能看出来他比你年纪大。”

——“那可能是董阿姨慧眼如炬,我就看不出。”

楚丽华说着,还咧嘴直笑。

——“小丫头嘴真甜。”

董阿姨也笑了。

——“年轻人,始终办事没那么稳妥的。要不怎么说现在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那是一个看上去比较严肃的叔叔,他身边的阿姨使劲用胳膊怼他提示他,但他依然还是不予理会把话说完了。

——“嗯,叔叔,我也经常会看到有这样一些言论。

不过,我有自己的理解,说来叔叔您听听。

老一辈人生活比较艰辛,需要挣钱持家,他们认为能做饭、会做家务就是有能力的表现。

所以可能几岁就开始干很多活了,可以帮家里,也可以给别人家做小工,贴补家用,然后十几岁就成家,继续勤俭持家,就这样过完一辈子。

再看现在的年轻人,就比如我们90后,二十岁之前,都是读书的年纪,除了考试以外,能做的事特别少。

说句不好听的,早恋的孩子就算是生活经历丰富了,就更别提什么社会经验了。

首先,我们都知道,经历是可以塑造我们的大脑的,用科学的角度解释就是:不同经历的人,大脑里的突触的数量、链接组的数量、沟回的结构都不一样。

所以,理论上讲,如果单从社会经历这方面来看的话,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比不上当年的老一辈人。

但是,这不代表人真的一代比一代差了,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的信息更多,懂得的知识更多,也许他们不会烧菜,但是他们懂菜在锅里产生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科学家发现,人从不成熟到成熟要经历两个系统,一个叫情绪系统,一个叫动机系统。

青春期的时候主要控制人的是情绪系统,所以会比较情绪化、感性。甚至会很莽撞,因为我们希望得到社会性的奖励,特别是来自同龄人的尊敬。”

第687章 就六百八十七章 失败的经验也是有用的

要不是之前楚丽华第一个客户的丈夫(被一组后来抢单的那一对夫妻)为难过自己,楚丽华还真不会去查关于这方面的原因。

因为后来,他对那个一组年纪比较大的业务员态度就比较好。

楚丽华想知道原因,就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开始还以为是因为自己的业务能力。直到查过才知道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总会觉得年轻人不靠谱。

好在,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今天此刻,楚丽华反而把之前的知识拿出来用了。

停顿一下,见那个叔叔没有反驳,楚丽华接着说,“就好像男生打篮球的时候,想着女生在旁边给自己加油;

兄弟跟自己并肩作战,哪还管受不受伤,恨不得跟对方打个你死我活。

但是到了成年,对你的生活起主导作用的就变成了控制系统,你不会再为所欲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抑制冲动。

与此同时,逐渐发展出处理问题、保持冷静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控制系统越锻炼就会越成熟,就好比我们通过不断的修改让方案变得更好,最终成为一个良好的计划者。

而这两个系统的协作关系的变化就导致了刚才我们说的问题——一代不如一代。

在过去,这两个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同步进行的,情绪和控制同时发生,也就意味着人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练习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和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比如在狩猎社会和农耕社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和大人一起打猎、耕地,他们有大量机会去实践那些在成年以后会用到的技能。

可是现在,就像我们90后,在二十岁之前,除了考试以外,几乎不需要掌握任何技能。所以,两个系统就割裂开了。

我们在学技能最快的时候就只有情绪,而到了该用到某些技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情绪还没管理好。

而且,现在的法律把青少年和成年分的太清晰了,步入成年、承担法律责任、考驾照,都有明确的一个时间节点。

但是这样对实际生活并没有指导意义,没有人可以一夜之间就成长出某种能力。

所以,也应该给青少年营造环境,给他们一个缓冲期,就像驾照的“见习期”一样,有意识地让青少年在成年之前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增长实践经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