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427)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说,相过的女孩,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吧。

他又说,这些女孩他全看得中,只是,却没有一人看得中他。

没办法,在村镇婚恋市场上,他实在不起眼。

家贫,早年丧母,父亲好吃懒做,再加上他自身就是那种,非常不讨女孩喜欢的性格——木讷,无进取心,不善言辞。

以至于,年过三十的他,连个女孩手都没拉过——假如没去红灯区的话。

但,这个假如是不存在的。

何止是他,甚至可以说,那些十八线小县城的红灯区,大半收入都靠剩男撑着。

自己家的情况,唉_

反正听说现在剩男怎么说也有2000万了,也不差自己这一个了。

再说了,哥哥家已经有个孩子了。老青家也后继有男丁了。

想到这儿,青云飞的头更迷糊了。

三口两口把饺子吃完,没等多会儿,青云飞就吃了药躺下了。

楚丽华回去以后,边吃饺子边看手机。

想着找个话题和财务姑娘聊聊。

人脉这东西,用时才发现平时疏于联系了。

一下子要联系,太唐突了。

人生三大“方恨少”。

第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这话的以两种人居多,一种是读书少的人,另一种是读书多的人。

读书少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碰到事情,遇到问题,困惑了,棘手了,办法少,很吃力,才知道能力的欠缺那么明显,与聪明能干的人差距大。

这时,他们找到原因,深感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书读得少,思路不开阔,起点低、层次低,人生路上常被枝蔓绊住脚,被沟坎挡了道。于是,大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读书多的人,越读越觉得知识不够,这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他们从小溪游到了江河,从浅湾游到了深海,知道知识的汪洋大海如此辽阔和深邃。

特别是通过讲学、写作等,用知识武装和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行好人生之路,经常被知识检验着素质。这时,发自肺腑地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如果仅仅把书理解为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为,书有两本,一本是“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

这本“无字的书”其实就是社会知识,更多体现为见识和胆识、实践和经验等。真正成才并有作为的人,既会学习,又会做事,都是读好了这两本“书”。

让知识积累变成能力,让实践真功变成才干,厚积薄发、融会贯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随时随地为己所用。

而第二种则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一个普通人,即便有固定收入,如果仅仅是过小日子,虽然不富裕,钱似乎还够用,多少两文也无妨。

而一旦用钱了,大额度用钱,比如用于购房买车、大病治疗、孩子的教育培养、养老、还贷和资助亲朋等方面,那时,钱就紧手,就捉襟见肘了。

如果还要投资理财,钱就是大问题。万一还遇到急事,要靠钱去救急,那么,真就是:钱到用时方恨少,事当急处始觉慌。

要知道,在生活中,谁没有突然降临的急事呢?谁没有三长两短的灾祸呢?处理这些急事和灾祸,需要用金钱去解燃眉之急、去消灾化险。

这时,才真正懂得:钱不用时,它只是纸或者只是数字;到用时,它才是钱,才是另一种命根子。“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这句话,是一句最现实而最无奈的大实话,是对“钱到用时方恨少”的最好诠释。

何况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而人们又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更多金钱的支撑。

许多现实的需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需求,非金钱不能实现。物欲时代,人们发狂发疯地追求金钱,大都为现实所迫。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无论何时何地,对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情形:挣钱如爬坡,用钱如下坡;下坡容易上坡难;赚钱如积露,花钱如流水,花钱容易赚钱难。

而这第三,却也是最重要的,“友到用时方恨少”。

出门靠朋友,是人情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对许多人来说,“朋友”其实是一个深奥而微妙的词。别看平时朋友多,吃喝玩乐扎成一堆,嘻嘻哈哈玩在一起,称兄道弟打成一片,没事时什么都好说。

第575章 解你所急

真的有事,谁肯助你帮你?一大堆朋友,有事可靠谁?这种时候,就会感叹:“友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真正的人脉,不在乎你认识多少人,而在乎多少人认识你;真正的朋友,不在乎平时的无事相处,而在乎紧要关口的有事相助。

好朋友、知心朋友、情义朋友,才是你少而可贵的友情“财富”。因为他们有着正直善良的品质和悲悯情怀,古道热肠,善解人意,为人做事不图回报,只求心安。

故而,深通人性的大作家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相反,友情的容易背叛才是生活的真相。许多朋友的相交,掺杂了更多的利益,结果把友情划得遍体鳞伤。

最让人困惑与伤心的事莫过于:为何当遭遇不幸,那些平时关系很“铁”的朋友,却不愿伸出友谊之手?

为何借钱还钱,会让诚信变味、友谊变质,会让朋友变成陌生人甚至敌人?

想想曾经的郁霞秋,就此莫名和自己断了这友谊。想想张过,因为算计了自己一万块钱,就此不再联系。

原来,她做人,还真的挺失败的。

这些年来,没有得过一个真心真意的朋友。

那杨金梅呢,楚丽华突然想起了那个自己的老乡。

楚丽华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真的太不谙世事了。

日子这般浑浑噩噩的,却还自以为自己过得还可以。

财务,不是只有一个。

当年年会,同桌的另一个大姐。应该也可以从她那里去探寻一二。

至于另外两个财务女孩,一个清高至极,另一个眼高于顶。现在想要结交,恐怕是不容易的。

——“娇姐,在不在啊?我想找你请教点事情。”

没错,那个财务大姐,大家都叫她娇姐。

发过去了许久,那边也没有过来任何回复。

不应该啊?那个大姐看上去还是很和善的啊。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那边的回复才过来。

——“刚才忙着,没有看到。”

——“是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吗?”

楚丽华记得,娇大姐已经结婚,听说有两个孩子了,大的好像是上小学。

——“是啊!真的是特别头疼。自己小时候写作业哪有这么费劲的。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写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

——“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特别聪明,有自己的主意,不像我们小时候,只知道听父母的话。生怕不听话就挨打或者不被父母喜欢。

那里像现在的孩子,他们都很聪明,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不是就以这样的方式来折腾。

机缘巧合,我周末去北大听课的时候,正好做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笔记。我现在整理一下发给娇姐,你看看,或许对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有些用。”

楚丽华发过去以后,马上就开始翻找之前的笔记。

要不是她当时听了记了,却因为自己还没有结婚生子没怎么上心现在她就直接打语音聊天过去了,这样才更能显得自己的诚心。

自己想要知道的,对于财务来说,也算是公司机密了。

如果没有得到娇大姐的一丝刮目相看,估计想问的这事问出去不但得不到答案,反而会给自己招致一些麻烦。

一旦让刘玉娇他们知道了自己打听提成的事……事情只怕会更难办。

——“是吗?没想到丽华你居然这么上进啊!那你快给我说说,我都快被这个小魔头气坏了,偏偏还打不得,骂不得的。”

果然,北大的名气就是不一样。收到回复以后,楚丽华连忙把翻到的笔记复制整理,然后粘贴到对话框发过去。

——“父母和孩子的所有冲突都被德雷克斯定义为一个名词,叫做“权力之争”。

之所以要争夺权力,就一定有不平等存在。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看怎么才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