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孑然只和安安相处了一天,看到她一个人可怜地坐着都会心疼得厉害,不愿让她再去过那种日子。
甚至想一想,陈孑然的心都像被刀戳似的。
她想收养安安。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读大学的理想就再也实现不了了。
陈孑然想上大学,从小学一直想到了现在,理想近在眼前,此时要她放弃,她实在不甘心。
就这么睁着眼,纠结到天亮。
第二天安安和她一起在凌晨四点钟起床,送她出门,中午等她回来吃饭,晚上也在家乖乖等她。
阴冷的地下室里从来没有这么有人气过,陈孑然不用在对着墙壁逼自己笑了,她看到安安笑着往她怀里扑,不嫌她脏臭,就能打心眼里笑出声来。
愈发不舍得安安走。
过了一个星期,陈孑然已经不能没有安安。
地下室里有了安安后,已经开始有了家的温馨。
陈孑然做梦都想有个家,现在虽然穷了点,可是触手可及了,虽然没有爱人,能有一个娇软的、依赖的、不会嫌弃她的孩子也不错,把她抚养成人,让她考大学,也跟自己考上大学是一样的。
有家……有家太好了。
不是安安离不开陈孑然,而是陈孑然已经离不开安安。
于是在安安不知第几次小心翼翼地询问陈孑然会不会把她送走的时候,陈孑然心里下定决心,做了个了断。
她抱紧了安安,有人牵挂的感觉很好,很安心,做工再累也有盼头,知道家里有人等。
陈孑然对安安说:“安安,你想有个家么?”
安安不解地看她。
陈孑然又说:“我没本事,赚钱不多,你跟着我会吃很多苦,不过只要你愿意,我会尽我所能地好好照顾你。”
“我和你一样,也是无父无母,没人要的。”
“你想有个家么?”
“如果你愿意,从今以后,我们俩组成一个家,我当你妈妈,好不好?”
安安张大嘴巴流泪。
她哭得发不出声音,脸都紫涨了,除了呼哧喘气,一点音都没有,小小的肩膀抖着。
“妈……”安安泣不成声,“妈妈……”
陈孑然一把把她抱紧,下巴磕在她的小肩膀上,和她一起哭。
“别哭,妈妈在这。”
“妈妈心疼你。”
女孩小小的手指死拽着陈孑然的衣服,手都攥红了。
这是她妈妈。
不放,坚决不放。
夜空中电闪雷鸣,忽然下起雨来。
雨越下越大,把世界隔离成了一个个小栅栏。
一个个的栅栏格,就是一个个的小家。
这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陈孑然下定决心,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拥有了自己的女儿,拥有了其中一个栅栏格。
那是一个家,是她梦寐以求的家。
……
有了女儿后,生活陡然快乐起来。
安安说她从此以后改名了,不叫覃安,叫陈安,陈孑然刮着她的小鼻子说:“陈安不可爱,我们安安这么可爱,应该叫陈安安,好不好听?”
“好听。”陈安安窝在陈孑然的胸口上撒娇,“妈妈,我明天想吃炖鸡蛋,不想吃肉了。”
陈安安很懂事,知道陈孑然工作辛苦,肉又很贵,她想替妈妈省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行。”陈孑然断然拒绝,“不许不吃肉,要多吃肉才有营养。”
“可是妈妈你也不吃肉啊。”
“妈妈不是说过么,不能吃肉,一吃肉就会呕吐。”
“为什么?”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不常吃,后来就吃不惯了。”
陈安安气鼓鼓地说:“那我以后也不吃肉了。妈妈不爱吃的东西,安安也不爱吃。”
“安安得多吃肉,多吃肉的女孩子才能长得白白嫩嫩,又高又漂亮,将来会有很多人喜欢,你看妈妈。从小不吃肉,所以又黑又矮,脸上还有这么丑的疤,一点也不好看。”
陈安安捧住陈孑然的脸,在她怀里跪坐起小身子,亲了亲她脸上突兀的疤。
“妈妈好看。”
稚嫩的脸上,表情非常庄重。
陈孑然抱着她,感动地掉眼泪。
有了女儿之后,时光就开始飞快起来,过日子也终于不是捱日子,临渊经历了短暂的倒春寒,迅速入夏,九月份的时候,临渊师范大学开学,陈孑然把自己被撕碎又粘好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看了看,重新塞回柜子底下,长舒一口气,揉着右肩的酸痛去工作。
她对上大学已经释然了,因为她找到了更珍贵的东西,更让她求之而不得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家。
她从前只想依赖别人,现在也会用自己并不厚重的肩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个家。
踏实干了一年,吴姐给陈孑然涨了工资,每个月两千块。陈孑然自己又发掘了副业,她负责清扫的四条巷弄,每个月从垃圾堆里把纸皮、易拉罐和矿泉水瓶捡出来,一个月稳定有额外的四五百块收入,运气好的时候能有七百多,再加上吴姐逢年过节家里不要的粮油米面,一个月下来,陈孑然和陈安安母女俩刨去生活费能有一千八=九百的盈余,日子比她刚到临渊那阵好过多了。
陈安安再过两年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这么看来,她的学费陈孑然是可以攒齐了。
让陈孑然发愁的是安安的户口问题。
陈孑然的条件不足以正式收养安安,可是安安非得上学不可,她跑了好几次街道办,问怎么解决,街道办也解决不了,只能拖着。过了一年,安安六岁,上学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陈孑然没法子,只好在废品回收站买了好多旧课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些不全的就慢慢收集,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教安安识字念书,好让她户口下来之后能直接跟着年龄上学,不用从一年级念起。
陈孑然很有当老师的天分,授课深入浅出,安安也是个天资聪颖的学生,念书举一反三,母女二人上课进度极快,一学期就学完了两学期的内容,等安安七岁的时候,已经能自己看童话书了。
陈孑然每个月多了一笔花销——给安安买书。
不止买给安安,也买给她自己。
陈安安看书速度很快,几天就能看完一本,她知道陈孑然工作压力大,家里也不宽裕,陈孑然每个月给她的零用钱她都攒着,经常去附近的废品回收站逛,帮妈妈卖废品,同时也用零花钱在一堆旧书里挑挑拣拣,按斤称几本书回去。
有些书的纸业泛黄、破烂不堪,陈安安依旧被书里的内容吸引,津津有味。母女二人还会互相推荐书,哪本书值得看,哪本书狗屁不通,只能当废纸卖掉。
有了陈安安以后,陈孑然已经很久不会想起顾茕了。
海岸线对面的顾茕,却时常想起她。
过了二十岁,顾茕愈发沉着稳重,她念书的第二年,陈子莹就凭借自己优益的成绩交换到M国世界第一名校继续进修学业,而且也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不用再看顾茕的脸色,和顾茕彻底断了联系。
顾茕智商高,念书的速度也很快,三年修完学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期间开始参与顾氏医药的管理工作,又用了两年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答辩,正式进入了顾家的权力游戏竞争中。
她是财经媒体的新宠,是与顾家世代交好的old money口中的才俊,仅研究生在读的短短两年时间内为顾氏揽获了二十多位生物医药界的顶尖人才,都是顾茕在校时就结交了,又开辟了生物智能领域,让顾氏医药在这个新兴技术蓝海中站稳脚跟,顾氏的股份两年间也大涨了百分之四十,在顾家众同辈中一骑绝尘,已经能与她声名显赫的姐姐顾若争一争锋。
顾和远原本已经打定了主意把顾氏交到顾若手中,看到这两年顾茕的成就,又犹豫了,准备把顾茕留在Y国总公司历练,以便早日进入顾氏的核心权力圈。
顾茕却主动要求去顾氏医药大中=华区就职。
顾家的子弟一个个挤破头皮想进总公司干出一番成就,历年来只有两人主动要求去分公司,去的还都是大中=华区,这让顾和远费解又好笑,“我这么多儿女当众,只有你和你阿若姐最像,有能力有野心,却连我这个当爹的也猜不透你们心里在想什么。”
顾茕微微一笑,“爸,我还年轻,现在贸然进入总公司恐怕也不能服众,大中=华区医药市场成熟,而且已经经历过充分竞争,在那里我不用受董事会那帮老家伙的束缚,更能一展拳脚,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