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往事2·一天(4)

陈迦南歪着脖子:“刮目相看啊毛舜筠。”

毛毛的情绪被渲染到一定程度,笑意戛然而止,目露凶光,盯着陈迦南,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两人似乎终有一战,蓄势待发。

店门忽然被人推开了。

这么大的雪,按理来说很少有人出来逛街,更别提来书店,陈迦南都做好了今天独守空闺的准备了。

来者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

陈迦南瞥了一眼他的穿着,厚厚的棉衣上套着清洁工人马甲,围脖饶了一圈又一圈都快捂住嘴,穿着笨重的棉靴,样子有些清瘦,却像个文化人。

老人进来,四周看了几眼。

毛毛放下书,拿出溜嘴皮子的本事,自顾招呼道:“店里很暖和,您可以脱掉外套,多待会儿。”

陈迦南:“我去倒水。”

老人客气笑了笑,说着岭南当地的方言:“雪太大了,外面的店大都关着门,你们咋还开着呢?”

毛毛:“闲着也是闲着。”

“年轻人勤快点好。”老人看了一眼她俩,“你们俩自己开的店?”

陈迦南这时候端上水递过来。

毛毛接上话道:“她是老板娘,我就是个打杂的。”

老人握着热水杯,看了一眼陈迦南,对毛毛笑着说道:“我咋看你像老板娘,这姑娘,不像。”

陈迦南笑,看向毛毛:“您聊着,我去干活。”

她转身走向衣架,拿下挂脖围裙,一边系着一边从柜台走出去,手里拿着打扫书架灰尘的小鸡毛掸子,动作轻缓。

门口书桌上,毛毛和老人说的正好。

陈迦南专心扫书,有的需要一本一本放好。她忙了会儿看见毛毛刚翻的那本书,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又重新放好。

红漆木窗外,雪花飘飘洒洒。

陈迦南想起毛毛评价的周逸,敏感也好,痛苦也罢,至少现在那姑娘身边有一个一直朝她在走的何东生。

毛毛忽然喊她:“陈迦南,倒水。”

陈迦南偏头看过去,毛毛正拿着手机,好像给老人看什么。她放下掸子,走过去,细听,好家伙,这女人正推销保险呢。

她胳膊肘撞了一下,唇语:“你干吗?!”

“给叔叔倒水。”毛毛给她挤了个眼神,对老人道,“这一款真的特别适合您这种中老年人,绝对划算,你要是不相信我,这家书店就在这,您可以随时来找我。”

陈迦南:“…………”

她狠狠瞪了毛毛一眼,去倒水,完了回来这女人嘴还没停,垂下手掐了一把,看见毛毛倒吸一口冷气。

“您可以和家人商量再买,不急。”毛毛最后说。

老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想了想说:“我老伴已经不在了,这事得问我儿子,我就在这一片扫地,等晚上下了班我和他说说,行不?”

陈迦南很快接嘴:“您不买也行,这店随时来。”

老人大大方方回校,握着水杯又喝了一大口,往门口走去,推开门的瞬间又回头对她笑笑说:“谢谢你的水啊姑娘。”

等到书店里再次剩下她俩,毛毛气晕。

“我这可不是你的战场。”陈迦南先声夺人。

毛毛理亏,还是忍不住道:“瞎聊呢吗,这不就顺嘴给说上了,你也知道,我这一开口停不下来。”

陈迦南冷哼:“真的是顺嘴吗?”

毛毛抿抿嘴:“一点点人为吧。”

“你可真行啊毛舜筠,老人你都不放过,这么冷的天进来取个暖,硬是被你给说走了。”

毛毛反驳:“说的好像我是骗子一样。”

陈迦南道:“这是一间书店,每个进来的人本意都是买书,你横插一脚就是强拉硬拽,还不如骗子。”

毛毛跺脚:“你居然……”

“再不好好干活,我嘴巴更狠。”

毛毛:“……我去写今日推荐。”

“这还差不多。”

“字很丑,气死你。”毛毛冷哼。

柜台电脑这时候响了一下。

陈迦南的“一间书店”有一个同名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推荐几本书,这还是当时周逸帮忙做的宣传,有她的读者会来公众号买书。

这条消息来自:一只流浪的猫。

茫茫人海,不知道这个人是男是女,从对话看像是一名男士。自打书店做好,每周都会买书。陈迦南蛮亲切的叫他:一只猫。

“上周你推荐的书看完了。”

陈迦南回:“好看吗?”

“还不错。”

“你看书速度很快。”

“我看书一直很快。”一只猫回。

陈迦南笑:“很有自信。”

“这周有什么推荐吗?”

陈迦南思考了一会儿。她自己也没想过会开一间书店,更何况读过的书甚少。为了写每周的书单推荐,只能恶补。幸好她偏爱野史和传记,经常会在需要的时候充个数。

“有兴趣的话,读余华吧。”她说。

一只猫回了个“好”就下线了。

陈迦南松了一口气,趴在键盘上,抬头看了一眼这间小而逼仄的书店,慢慢扯扯嘴角笑了笑,一抬眼就看毛毛奇怪的望着她。

“你干吗?”

“你管我 。”

毛毛白眼一喵:“谁乐意管你啊,别沉迷网恋。”

陈迦南忍住笑:“我这么大人了,怎么可能呢。”

“六十岁的大妈现在都装小姑娘网恋呢,你才多大。”毛毛说完“咦”了一声,道,“刚刚那叔叔虽然工作辛苦吧,长得其实还挺帅,说话也挺有范儿。

“你干吗?想给哪个阿姨介绍对象啊。”

毛毛不以为然:“说不定人家还是个退休干部呢,闲得慌出来干活,儿子保不齐也是个CEO,再说 ,那叔叔的姓也挺喜气。”

“姓?”

“对啊。”毛毛说,“姓祝。”

【书单推荐】

毛毛翻到的那本书,是余华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还记得微博推荐过《活着》,看的眼泪直流。这本书说了一些自己写作的感想,对人生的思考,还有一些他所看之书的鉴赏,我很喜欢。几天前看现代文学(考试课程),有一个填空:余华的成名作是——。很多人都以为是《活着》,并不,其实是那本《十八岁出门远行》。

作者有话要说:

说几件小事:

1 . 这个故事写的就是这一天24小时的事情,从早到晚。

2 . he 。一天的故事大概十万字。完了会写婚后小事 。

3 . 第一部的出版书改了一些内容,结局也改了,年龄也改了。陈迦南没有打过胎,没有小孩。沈适比陈迦南大8岁。她研究生毕业的时候24虚岁,沈适32岁。现在五年,陈迦南28(整岁),沈适37岁。

4 . 周二和周四,一般晚上十点前更。

5 . 这是一本对话体情景剧目的书。

6 . 麻烦大家多留个言,感谢,祝好。

☆、chapter 5

清晨:7:22

因为沈适,饭桌再次安静下来。

他在睡衣上穿了件外套,整个人显得有些清瘦,眉目间有些许掩藏不住的宁和,吃饭的时候也不太说话。

萍姨吃了几口菜,停下手里的筷子,说道:“早上老张买了一些青菜和一条多宝鱼,中午咱吃米饭吧。”

沈适低头吃着,顿了顿道:“您看着做。”

“一会儿是要出去吗?”萍姨问。

“嗯,去接小西。”

萍姨笑了笑说:“这两天不见它,我都有点不习惯。”

张见闻声,看了一眼老张。

“沈先生养的猫。”老张小声说。

简单吃了一点,沈适搁下饭勺,站了起来,对张见道:“一会儿你跟我去吧。”说完上楼去了。

等他走远,张见道:“沈先生还养猫?”

“好像是朋友从南边寄过来的,算起来,都四年多了,沈先生很看重,你可别大意。”萍姨叮嘱。

“我知道。”张见说,“谢谢萍姨。”

“一会儿出去开车别太快,沈先生喜欢慢。地址我发你微信了,不远,沈先生要是不去公司,一个小时就回来了。”老张接着说。

张见翻着手机,多看了一会儿。

“快去开车吧,沈先生该下来了。”

张见一边拿着手机在按,一边往车库走去,嘴里还不忘回道:“不会耽搁,我买本书,很快完事。”

萍姨看着老张笑:“还挺爱看书。”

“这小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