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弱的皇帝脸色由白转红,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急的,咳嗽数声,缓过劲儿来说道:“想不到……想不到啊……朕不如她,十几年的光阴……只证明了朕是废物……哈哈哈……”
“十五年前你放纵他人毒害我母妃,我外公外婆抑郁而亡,我与弟弟年幼丧亲,如今也是因果循环,朱彻阳生出歹毒心思,现下证据确凿,只愿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说完这些,朱御风似是将这些年的心里话吐了出来,她摇了摇头,似是无奈,似是放下了,望了皇帝最后一眼,步出门去,吩咐道:“好好照顾里面的人。”
朱衍川在得到消息说朱御风终于回了自己的寝殿后,连忙起驾去见自己的姐姐,他虽然被推上了皇位,但是对姐姐的感情确实从未变过。
“皇姐!皇姐!”
“你如今贵为九五至尊,怎可如此匆匆忙忙。”朱御风说着责怪的话,眼里却全是怜惜。
“皇姐这次回宫就不走了吧?”偌大的皇宫像是能够吞噬人的灵魂,朱衍川不想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朱御风没有直接回答,转移话题道:“挑个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吧,相关事宜就让礼部和钦天监去办,这段时间你还是熟悉政务吧。”
朱衍川只在朱御风面前才会露出年少模样,在杨烨琳的培养之下,怎会有糊涂之人?说起正事,朱衍川一脸正色:“我省得。”
“你该自称‘朕’。”朱御风在宫外那些年,再加上之前的经历,她早对皇宫没有了感情,对自己的公主身份也是非常淡漠的,所以从未唤过先帝父皇,也从未自称“本宫”,而如今却是亲手把自己的弟弟推上那个位置。
“朕已和丞相商谈过,朱彻阳留下很多烂摊子等着收拾。而且朕知晓母妃的心愿的。”
“那你先去忙吧,母妃一定很开心的。”母妃虽然走得早,但是在这姐弟心中,她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朱衍川也觉得事情颇多,不宜缠着皇姐,告辞后去往清心殿处理事务。
在几日后的登基大典上,朱御风在人群中看着成为皇帝的弟弟,心里想到:母妃你在天之灵可以安心了,北兴在弟弟的治理下一定会是个太平盛世。
而虚弱的老皇帝,终于停止了呼吸,大概是知道北兴江山后继有人,可以去见列祖列宗了。
结束往往是新的开始。
丞相携百官在朝堂里候着,朱衍川身披黄袍,豪气顿生,以后就由他守护北兴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母妃,对得起姐姐,对得起文武百官。
当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朱御风私下面见朱衍川,勤于政事的朱衍川自然是乐得松一口气:“皇姐叫我来所为何事?这几日忙于政务也是喘不上气。”
朱御风为其斟了一杯茶:“来,喝一口茶,这是你最爱喝的豫毛峰,这几日辛苦你了。”
朱衍川端起茶杯:“醇香、回甘,是朕喜欢的味道。”
“我想走了。”朱御风淡定的说出这句话,却也知道这句话对于朱衍川的影响有多大。
果然,在朱衍川听完后,放下茶杯:“皇姐是何意思?”
“衍儿,姐姐累了,这几年我在宫外已经住习惯了,如今大局已定,你也能够独当一面,已经不需要我了,我想出宫去走走,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回来。”朱御风这些年虽然离宫,但是对于宫内的事情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朱衍川在宫内行事不便,很多事情都是朱御风出面打理。她没有反叛之心,但是也不会任人鱼肉,自然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而现在朱衍川登基,自己也可以松一口气,把这些全都还给他,自己想休息了。
“姐姐,你真的要走么?”十六岁的少年,如何聪明睿智、成熟稳重,抛却坚强的外衣后只不过是从小失去母亲的可怜孩子,相依为命的姐姐如今却是要离他而去,但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应该放她走,姐姐和他同岁,只是因为先降临到人世便成了姐姐,从此所有的大任她自觉的承担了,现在自己终于可以为她分担,自然要成全姐姐,他目光坚定的说道:“姐姐,朕知道这些年你劳心劳力,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朕可以守护好北兴,朕会等你回家。”
“对不起,衍儿。”朱御风觉得让朱衍川一个人承受一切对他不公平,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不需要她的帮助。
朱御风收拾好行囊,没有带任何护卫和丫鬟,独自一个人出了宫。她先是去见了师父,当年因为重病出宫却是误打误撞遇见了游历的江湖老前辈封易旸,此人用剑神乎其神,自创封氏剑法名震江湖,本人实在是个剑术狂,无妻无子,见与朱御风有缘,便传授她剑法,看她颇有灵性便收为关门弟子,退隐后更加专心研究剑术,朱御风所学有别于当年的封氏剑法,而是自有一番风格。
封易旸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啧啧赞叹:“为师觉得人生自在最好,你身为公主却能够抛弃荣华富贵,实属难得,不愧是我的徒弟,颇有为师当年的风范,想走就走吧,我这糟老头子一个身子骨健朗着呢,你不用担心。”
这师父的关心可比自己的亲身父亲还要多,当年重病也不过是皇后对付自己的手段,不反抗也是为了得到出宫的契机,却由此结识了师父并且得到师父的赏识,也算是缘分,对这个师父朱御风打心眼里感激和敬佩,一腔孝顺之情全都倾注给了他:“多谢师父的体谅,徒儿不能尽孝了。”
“傻孩子,多考虑考虑自己,出门在外不要疏忽我教你的功夫。”
“徒儿省得。”
拜别了师父终于踏出了旅程,大好河山还等着自己。
第二章 公主辞别,游历山河
一路还算是安安稳稳,北兴在朱衍川的治理之下态势渐转,呈现一片安乐之景。朱御风女扮男装化名诸葛风,来到了昭国与北兴国的交界之处柏城,看见了北兴国子民和昭国子民相处的非常和谐,竟然还有商业往来,心里几分讶异,住的旅馆也是三教九流都有,她叫来小二:“请问这里乃是北兴之地,为何能见到不少的昭国人?”
小二也是个机灵的,看她一身长袍虽然不起眼,可都是上好的布料,尽心尽力的答道:“客官有所不知,当年先帝英明,‘农商革新’鼓励百姓从商,好多人都乐意做点生意,尤其是咱们边关,来来往往什么人都有,更是方便做生意,这昭国的边关大将军叶博听闻此事十分赞赏,也鼓励周边的昭国乡镇做点生意,这不,生意往来就这么成了,也没什么大争执,相安无事的做生意,日子都过的不错。”
诸葛风询问道:“这叶博将军?”
小二说得起了劲儿:“这叶博将军啊乃是昭国的一品大将军,他练的破霆军纪律严明,我们这边去那边做生意的北兴人遇到流寇,还被破霆军救过呢!特地护送到安全之地。”
诸葛风点点头:“这叶博将军真是个仁德之人,不管如何,百姓都是无辜的。”
“可不是嘛!”小二很是会识眼色,看诸葛风没有再询问的意思就收拾好退下了。诸葛风内心想到,之前忙于稳住内纲,对于天下局势倒是忽视了。北兴边关是柔妃之子朱徽玥镇守,此人和柔妃一样,是个低调稳重之人,成年后自行请命来边关历练,对朱彻阳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这边关的贸易往来也是在他的默许之下进行的,两国的边关将军都是眼光长远之人。
诸葛风在边关住了几日,也打听到了不少事情,正考虑去往何处,从垵州一直游到边陲小镇,见到了不少北兴风光,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当当!”
诸葛风问道:“何人?”
“公子,我家少爷有请。”门外的人恭敬地说道。
诸葛风起身去开门:“你家少爷是何人?”语气冷冷,这些人打扰自己的清静,不知是何方神圣。
这人恭敬地拱手一拜:“我家少爷让我带话边关尘土凄,明月寄离思。沙土飞扬起,故人归却辞。如果您答应见面,我家少爷就在隔壁。”
诸葛风心里估摸猜出来了:“好。”
隔壁房间门一开,诸葛风低笑几声:“皇兄,别来无恙。”
“皇妹,好久不见。”朱徽玥站起身迎了上来,来人就是当今二皇子朱徽玥,面冠如玉,身着冰蓝长袍,眉眼轻挑,但是常年呆在边关,风沙成就他一身威严,成就他一身的贵气和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