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皇嫂风情万种(66)

宋嘉钰虽然心有疑虑,但见虞妗不愿多说,便也不再多问,走时想起她越发消瘦的身子,隐隐有些担心。

“臣瞧着娘娘身子仿似不如以往,还望娘娘保重身子,”莫要撑不到秦宴回来,便一命呜呼了,届时他可不好给秦宴交代。

虞妗按了按发疼的额角,挥手让宋嘉钰自行离去。

宋嘉钰前脚刚走出御书房,便见青黛领着太尉闻人珏往这边来,没等他开口问,青黛便率先行礼道:“太尉大人有要事禀告娘娘,下官便不与大人多言了,大人慢走便是。”

说罢便领着闻人珏头也不回的进了御书房。

宋嘉钰瞧着闻人珏的模样,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半响咂摸出一丝古怪来,这人怎么瞧着不像在蒋韶身边的狗腿样了?

琢磨不明白,便甩着手往宫门去,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送走宋嘉钰后,虞妗简直身心俱疲,见闻人珏来,又只得强打起精神接见:“太尉前来,有何事啊?”

听着虞妗明显有气无力的声音,闻人珏心跟着提起了大半,如今摄政王不知生死,倘若虞太后也有什么不妥,那他们这群老骨头该如何是好啊?

“烦请娘娘并退左右。”闻人珏心头揣测连连,面上却不显,只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

“太尉大可放心直言,”虞妗才和宋嘉钰说过话,身边自然都是信得过的。

闻人珏还是不敢动,只抬了抬手,露出藏在袖笼里的半个玉璜,咧着个笑脸说:“臣想和娘娘单独说话。”

虞妗一眼便认出了玉璜上的那个宴字,那是秦宴的东西,这个闻人珏,是秦宴的人……

青黛看了看虞妗,转身将边上伺候的通通遣了出去,自己守在门边。

“你要说什么。”

听着虞妗语气变了,闻人珏便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立场,当即松了一口气,随即说道:“娘娘可知高阳王身边有一幕僚,姓王。”

虞妗确实有所耳闻,隐隐有些猜测,却没敢往那头想:“你直说便是。”

闻人珏叹了口气,这个太后娘娘怎么跟摄政王的性子这般像,连让人卖个关子都不行。

“他叫王瑾瑜,是琅琊王氏嫡出的大公子,您的表兄。”

果然是他。

虞妗本就有心理准备,倒也不算震惊。

闻人珏也不打算等虞妗说话,自顾自的说:“想必娘娘对高阳王的异心已经有所察觉,这个王瑾瑜便是王爷从呼延桀手中带回来的,原是呼延桀的幕僚,回京后不知如何又投在了高阳王的门下,此人才智卓绝,跟在高阳王身边简直是如虎添翼,倘若不及时制止……”

闻人珏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想看看虞妗的反应,他没记错的话,虞太后的生母王氏便是王家的嫡出姑娘,是王瑾瑜的亲姑姑。

虞妗听出了闻人珏的试探之意,心下陡然升起厌恶之感,斜睨着他道。

“你的意思是让哀家将王瑾瑜招揽过来?可你有没有想过,秦震提出的条件必然是极其诱人的,是他想要的,若要招揽他,他想要的,你们给不给得起?”

“比如,替王家平反?”

第五十七章

当年王家上下因谋逆之罪锒铛入狱, 先帝下手之快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短短半月不到便从定罪到斩首一气呵成,完全不给王家喊冤的机会。

这一番雷霆手段之后, 原本嚣张跋扈的世家各族彻底消停了, 缩在屋里装鹌鹑, 为后续持续打压世家奠定了基础。

以至于先帝死后这么多年,王家之事仍旧没人敢提上台面来说,而今幼帝登基, 世家虽有复苏的迹象, 却到底是元气大伤不如以往, 加之去年虞妗向世家强行征粮,或多或少又将其剐了一层皮,自然又缩了回去。

倘若此时将王家平反, 岂不是在打先帝的脸,岂不是又给了世家喘息的机会?说来说去, 不过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罢了。

当年世家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景, 除了世家, 无人想再见到,包括闻人珏。

虞妗的话一下戳在他的心口上, 一口气哽在喉咙不上不下, 生生把闻人珏的脸憋得通红。

看他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虞妗笑了一声:“既然给不了人家想要的, 那人家凭什么转头来帮你,这种稳赔不赚的亏本买卖,换你你干不干?”

闻人珏尴尬的笑了笑:“臣……就是来提醒提醒娘娘,要有所提防,莫要中了他们的奸计……”

这话说得谁会信?冒着被蒋韶发现的风险, 就为了来跟她说这些似是而非的话不成。

自然不是,闻人珏这人狡猾得很,敏锐的察觉到虞妗与蒋韶之间的暗流涌动,生怕虞妗在算计蒋韶时连累他这个小老头,借着这个由头忙不迭跑过来表明立场罢了。

他今日走着一趟,便是蒋韶有所察觉,他也有旁的理由可以糊弄过去,届时秦宴倒了或者虞妗倒了,他也能在蒋韶这头如鱼得水,再找个机会反咬一口。

虞妗确实不知道,秦宴竟然在蒋韶身边埋着一颗这么深的棋子,也算闻人珏来得巧,否则她针对蒋韶之时,下一个要搬倒的便是闻人珏。

“娘娘,该用午膳了,”

闻人珏退出去时,恰好便是银朱过来送午膳的时候,敲了敲门青黛便将她放了进来。

银朱端着黑漆木方盘小心翼翼的往里走,但架不住闻人珏正走着神,两人触不及防撞在了一块儿,摔了个人仰马翻。

闻人珏撅着屁股从地上爬起来,手忙脚乱的告罪,眼神不知怎么的便瞟到了不该看的地方,顿时心神巨震。

抬眼时便对上了虞妗带着杀意的双眼,顿时毛骨悚然,忙把秦宴抬出来:“王爷走时还曾叮嘱咱们这几个老东西莫要惹娘娘生气,如今打眼一看娘娘竟然消瘦了这么许多,还请娘娘注意身子,否则等王爷回来,我们这几个老东西怕是要跟着吃挂落的……”

虞妗冷眼看着他,见他不停的伸手擦拭额角的虚汗,唇边蓦然勾起一抹笑:“有劳太尉关心,哀家不过是风寒未好罢了,太医署还有些用处,相信不日便能痊愈,太尉你说是吗?”

闻人珏哪里敢说不是,忙不迭的点头,转身便脚底抹油溜了。

银朱站在一旁看着闻人珏跌跌撞撞跑远,转头看向虞妗时哪里还有方才慌乱的模样:“娘娘,您说太尉大人信得过吗?”

虞妗垂下头,习惯性的摸了摸肚子,眉眼尽是温柔:“秦宴的人终究是秦宴的人,不可能百分百信任我,我只能铤而走险,倘若他们因秦宴出事而动摇,至少我腹中的孩儿能让他们顾虑几分,捧个孩子当皇帝,总好过秦震当皇帝,垂帘听政这种事,熟能生巧罢了。”

银朱一脑门子官司,倘若摄政王在此处,恐怕要生生气死,他这人还只是失踪,太后娘娘便想着垂帘听政了,若他真是死了,那还得了……

虞妗不知银朱心里的天马行空,半响忧心忡忡道:“照这般看来,京中的流言必定是秦震放出去的,王瑾瑜不愧是王瑾瑜,宋嘉钰前脚用流言逼得秦昭名声扫地,王瑾瑜后脚便用同样的法子逼我们不得不承认秦宴中箭失踪的事实。”

银朱不明白:“可是您今日在朝会上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摄政王如今正好好的在军中,总不至于有人千里迢迢跑去北地看个究竟吧?”

“一面之词,又有谁会信呢,况且军中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里头谁是谁的人,”虞妗苦笑连连:“谣言止于智者,却最忌讳强行镇压,越不让人议论之事,越会有人议论纷纷,偏偏,强行镇压才能暂时稳定人心,等他们回过味来,怕是会引起更大的反扑。”

说罢,也不等银朱多问,转而拉着她的手温声说:“不如我给你和二哥赐婚吧?我看他三天两头往宫里跑,猴急得不行,怕是要等不及了,”这样银朱便能早日出宫待嫁,假如一旦东窗事发,也能安然无虞。

银朱顿时烧红了脸,支吾着说:“谁……谁要嫁给他了……”

虞妗有意逗她:“啊?原来不是我二哥等不及了,是银朱等不及了呀?”

听着虞妗的话,银朱的脸红得越发厉害,一跺脚竟羞愤着跑远了。

看着她活泼的身影,虞妗笑了笑,转而向远远守在门边默不作声的青黛招了招手。

“娘娘,”青黛慢吞吞的走过来。

虞妗笑着问她:“你瞧银朱都快嫁人了,你还年长她两岁。家中可有安排了?亦或是心有所属?若都没有,你要不嫌我多事儿,我便给你瞧个好的,回头给你和银朱一道指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