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楼北栋顶层,费连秀开始真正融入集体,也开始了对陆徐盛长达七年的窥探。
第4章
005
有那么些字词,哪怕只是默念,都会觉得过分暧昧。例如,同桌。
高中时代,单人斜后桌,是我和老六三年里最近的距离。
不管是从双人桌变单人桌,还是从单人桌到双人桌,我和老六一次也没成为同桌,甚至也没能成为前后桌。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后来每次看到同桌这个词,都忍不住想到老六。
遥想当年,因为调换座位的事情,我深深地记住了两个人。一个是大佬柴哥,另一个就是老六。
那时我和柴哥还是同桌,到了例行调换座位的时期,老班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敲门之前回想了一圈,最近老实本分得很,于是底气十足地走进了办公室。
老班说,柴哥主动跟她表达了不想调换座位的意愿,找我来就是想问问柴哥最近的表现。
心里忍着惊讶,老老实实把该说的能说的都说了。
真没想到原来在柴哥心里,我还是个及格的同桌。虽然我觉得柴哥不想更换座位的原因,多半是觉得我既不打扰他也不干涉他,是个不错的同桌人选。比起换一个不知道底细的新人,还不如保住目前“互相尊重”的局面!
当然柴哥最后也没能如愿,老班还是把他调走了。那之后我们也没能再同桌,高二伊始就结束了同班同学生涯。
还有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换座位事件,和老六有关。
在办公室问完题目后我准备回教室,老班让我留一下,然后说起了换座位的事情。在换座位一事上,我一直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诉求,以往偶尔碰上了编排座位的时候,老班要是问到我,我也只是根据要求提供一些自己的观察信息。对于自己的座位安排,我都不怎么上心,贯彻落实“您说了算”“我都行”的方针。
这回老班特意跟我说一下,难道会和我自己有关?
“陆徐盛同学跟我说,希望能把座位调到你附近。小费同学啊,这事你怎么看?”
这话一下子就把我砸懵了,老六这是什么意思?嗯?我怎么感觉似乎有股冷气向我袭来!
虽然我心里听着这话又惊又懵,但是面上却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咳咳,陆同学文综尤其是地理学得很扎实,就是英语有点没跟上来。”
我地理成绩不行,英语还算过得去,这您是知道的。
“行,你先回去吧。”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还有点晕乎乎的,等到了教室门口,反倒感到有那么一丝丝后知后觉的窃喜?回到座位时我忍不住偷偷盯着老六看了几眼,心里想着说不定很快就能和他成为同桌了。
老六觉察到我的视线,疑惑地回看了我一眼。我连忙摇摇头,表示什么事都没有。
那之后的几天,我一个人悄悄地数着日子,等待新同桌的到来。
然而,我的旁边不是老六,新同桌另有其人。
这只是属于一个人的期待,然后,这个不为人知的期待落空了。费连秀和陆徐盛之间隔了一个大组外加整整两排课桌。
006
文理分科后的第一次正式家长会,即期中考试总结大会。
老班提前分派了家长会相关人物,我是引导接待组的成员之一。转了几个来回还没看到老妈,正想着要不要回教科楼大厅打个电话问问,然后看见一位女士顺着班牌号走到了我面前。
“这是高二年级文1班吧?”
“是的,我们这里是高二文1班家长会引导组。”我赶紧应答,“请问您是哪位同学的家长?”
“我是陆徐盛的家长。”
听到是老六的家长,我在心里稍微猜测了一下她的身份。
照例引导家长往教科楼北栋走,为了避免这段路程陷入尴尬,我一般都会和家长聊一些本次考试班级的大概情况。因此和这位老六家长也笼统地聊了些他这次考试的情况和平时的学习表现,也知道了她是老六的大姨妈。
我们到教室门口时,老六这个时候正好也在教室里。于是我在门口就直接招呼了一声。
“陆徐盛同学,你大姨妈来了。”
当时一嗓子喊完,老六和围在他身边的几个男同学都朝我看了过来。
老六过来把他大姨妈接到了自己的座位,然后又看了我一眼。他看过来时我还挺纳闷的,不知道他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等我回到校门口才回过神来,咳咳,这一嗓子好像喊得确实是不那么合适。
007
之后高三的一次家长会,我负责协助班委在教室内给家长添加茶水。这一回遇到的是老六的爸爸。
班主任在教室里开场时,语文老师叶老师在教室外和我们茶水组讲沙闲聊。聊了一会儿后,叶老师朝教室里看了一眼,老班的开场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家长代表发言时间。回过头跟我们说,台上讲话这位家长,是陆徐盛同学的爸爸,飞了几小时特意赶过来参加这次的家长会。
顺着叶老师的话我也往里瞅了一眼,原来是老六的爸爸,长得真精神。
叶老师也觉得这位家长精气神儿挺好,不过我们追星一族的叶老师还是更欣赏当时火到国内的某个韩国男星。
家长代表发言结束后就是到了自由交流阶段,又叫“年排班排、单科综合总成绩详细对比分析的花式受虐现场”。
我和老六当时是处于斜后桌的最近距离,进教室给家长添茶水的时候,我看到了老妈一脸兴致勃勃地表情看着我的成绩分析表,还和旁边的家长交流着什么的样子。
没错,我妈和老六他爸对我俩的成绩进行了一番短暂的交流。
虽然那一回我保持了退步的颓势,但是老六依然没能越过我,好在我还是稳住了。
008
文理分科后,我有种自己陷入了水深火热境地的感觉。
班主任何仙姑历来是文科的班主任,而高一时期文科却老是拖我后腿。
分科后政治和历史都有大篇幅的背诵,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疼。地理虽然很有趣,但是各种类型图轮番登场的情况,也让我吃不消。
总结起来就是,文综真是让人头秃啊!
好在政治和历史还能咬咬牙死记硬背,只要把书吃透了,基本也就能囫囵着解决大半问题。
然而,这个死办法套在惨烈的地理上面,收效甚微。各种计算题就不说了,单是那些综合分析题目就够折磨我的了。
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还时不时回想起“寂静的多瑙河”。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抱紧自己,瑟瑟发抖。
有一回地理老师讲评月考卷子,讲到一个洋流航行的经典例题变题,我认认真真地听着,越听越迷。
我在继续挣扎和果断放弃之间犹豫,回过神来,老六已经和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而友好地展开讨论了。
人比人,气死人。
我最不擅长的地理,对老六而言那就是大展身手的舞台。
面对这样的讨论场面,我从一开始的惊叹,到后来已经麻木了。毕竟类似的老六高光时刻,实在不要太多!
009
同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我和老六很快也混熟了。
起先我对老六和对魁哥他们几个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我渐渐觉察到自己对老六起了些不能和任何人说道的心思。
这种隐秘又孤独的心思,大概是从我突然发现老六这个人发着光的那一天而起。
当天是年级内的合唱比赛,老六是比赛主持人之一,同时也兼任我班合唱领唱。
轮到我们班上,班长组织大家按照之前排练的队型做好准备。我们站队时老六正在致辞。
我的位置在前排边上,正好能看到他的侧脸。
那是个天气很好的上午,虽然已经到初冬,但是太阳还是很赏脸。阳光透过天窗的菱形空隙打进馆内,照见空气中上下浮动的尘埃,恍若飘散在银河里间或闪烁的碎屑。
此时老六半边身子都浸在光幕里,脸上、肩上、手上全都沾染上了点点星芒,致辞时抬手间便挥洒出一片流光。
光幕里的老六,神秘又不失温软。
我站在前排边上,只眼角的余光便能将这片星河尽收眼底。
被星光迷了眼,我差点没跟上开头,好在是合唱,后面也找回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