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不过我本来想买个烤箱,做点烤鸡烤肉啥的。浅水菜式的辣,我做不出来,因为这个料我不会配。正宗的浅水人,这手艺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
“诶那个,那个圆圆的,一粒一粒的,有时候还带叶子一起下锅。吃到嘴里辣辣的,麻麻的,那个叫啥?”
老六:“没听懂你在说什么。”
“花椒?还是什么来着。”
老六:“这里饭店一般用藤椒,这个更麻,是绿色的。我找不到新鲜的,买的干货藤椒差点味道。”
“那黑色的那种,是藤椒晒干了吗?”
老六:“那是花椒。”
“呃……我只对胡椒比较熟悉。”难不成我有“椒盲症”吗!
老六:“辣子鸡我做过一次,感觉好划不来。这么多鸡肉一炸就这么点了,吃起来不爽,虽然味道还可以。”
“下回裹面粉炸?”
老六:“你想吃K德基啊。”
“这倒不是,就感觉那样看起来多啊。”
老六:“酥肉,了解一下。木蓉人不做这个,我家倒是年年做。幸好我家别菜式没带出来,酥肉倒是学会了。”
“口……口水要忍不住了!”又馋又饿,太折磨人了。
老六:“这么说来明天还要烧排骨。”
“对了,你刚说的那个红烧豆腐,和麻婆豆腐是一回事儿吗?”
老六:“不是。麻婆豆腐需要花椒面。”
“……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花椒面是啥?”
老六换了个说法:“花椒粉咯。”
“麻麻的。”
老六:“没有花椒怎么会麻啊。我嫌麻烦,一般也懒得弄,所以平常都是红烧。红烧豆腐,味道咸香,入口微酸,很适合下饭。”
“这个安利我吃!口水泛滥.jpg”
老六:“麻婆豆腐还得有肉馅才好,那是真麻烦,我肉馅一般用来做狮子头,下汤用。”
“那个酥肉,是不是同时有好几种食材一起下锅的那个啊。”
是的,我还沉浸在上一轮的酥肉那里,没爬出来。
老六:“不是。酥肉就是五花肉或者精瘦肉裹上面糊,面糊是面粉啊鸡蛋啊花椒面啊什么的。”
“听起来,跟蒸米粉肉有点子像。”
老六:“不是蒸的,是炸的。”
“那炸米粉肉?我老妈用炸的,伯母家是蒸。”
老六:“不是米粉肉,口感差很多,口感上跟K德基差不多。”
唔……总之是我这种非厨房人员很难想象的制作过程。
“麻婆豆腐……什么时候有了狮子头?!”我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讲到豆腐和肉馅……第一反应是酿豆腐,但是感觉酿豆腐……味道真的很淡啊!”
好的,我现在已经从酥肉的坑里爬出来,转投麻婆豆腐了。
老六:“我什么时候说麻婆豆腐里面有狮子头?回头翻记录去。”
默默往回翻聊天记录。
“哦哦,这回看清楚了!是我自己惦记上了肉馅搓出来的狮子头,看岔了。刚去找了刀哥的视频,他那个好像叫酥锅……你说的这种酥肉,也是第一次听。”
老六:“本地特色菜。”
“想起这几年在原城求学的老岳,他瘦不下来,这是有充分合理的原因。”
老六:“其实这里的菜,好吃是好吃,就是不怎么下饭,吃胖除非是吃了很多肉。”
这个嘛,咳咳,“看人下饭”,因人而异。
起码我不是因为吃了很多肉而圆起来的。
008
好友网恋奔现,欣然认爱,火速同居。整套操作下来,效率高得吓人。
“奔现到同居,短短个把月的时间……好友网恋的这个节奏,我感觉超恐怖的。”
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偶像剧刷多了,用词总是偏大,语气也很夸张。
老六:“恐怖?恐怖啥?”
“你为啥不觉得恐怖啊?”
老六:“所以恐怖啥啊?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稀罕事。”
“虽然时间长短不能作为情感基础深浅的单一判断标准,但是过短的交往时间和现实相处时间,显然对以情感基础为参考的同居生活不是那么友好吧。”
老六不以为然:“闪婚的都有。”
“……”
老六:“同居算个啥。”
“你这么说,好像也是诶。”
老六:“某人言谈中一股子又想又怕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我想了?”
老六:“你要搞清楚,同居是促进感情和适应对方的一种方法而已,又不是必须的。它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提供一个婚前的适应机会,但也不是什么都能解决的,比如婆媳关系。”
“我不否定同居这个形势,只是觉得好友从网恋到同居的整个节奏,在我看来有些草率了。”
老六:“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干柴烈火,爱的奋不顾身。你又不是她,我又不是他,都没啥可说的,你担心啥啊。人家小两口也过得美滋滋的,你这不是杞人忧天么。”
我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不太对,所以在群里只是跟好友说了些“多考虑考虑总不坏”“同居有利有”“想清楚了再行动”诸如此类的话。
别的,也没敢多说,怕泼多了冷水会惹人厌烦。
“大概是最近闲的吧……”
老六:“突然就说恐怖,我还以为你同居恐怖症呢。”
用词不当,效果可能过于夸张了。
老六:“恐怖片还恐怖呢,会发生在你身上么?”
“……”
其实我是想抬杠的,自从看了《死神来了》,我对过山车这一类的就更没什么想法。谁知道这种概率□□件会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发生在谁的头上。
老六:“你这自我代入有点厉害啊。再说了,抛开对方是不是人贩子一说,同个居没啥问题吧。合租不也是同居么,这么多合租的,你不觉得恐怖么?”
“那倒没有,目前遇到的室友,人都蛮好的。”
老六:“所以说同居哪里恐怖了?”
“我没说同居恐怖……”
老六:“……你到底是觉得同居恐怖,还是火速发展关系恐怖?还是,那啥恐怖?”
“他们这发展速度啊。”
老六:“少见多怪。初中生高中生不都这样,火速发展恋情。搞不懂你了……嗯,小学生也快。”
“……”
这个性质,不,不一样吧?
老六:“你没吃过猪肉,起码看过猪跑吧。再说了,发展速度这问题,又不是时间能说明的,有点人快有的人慢很正常啊。”
“我……”
老六:“你今晚有点怪啊……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比喻,我是听的一愣一愣的,真不知道你还会说出啥来……还是早点睡觉吧。”
后来提到这事,老六说我当晚讲话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搞不明白我在想什么。
我也感觉自己当时没能准确表达内心的想法,整个对话结束后有种被堵着的心塞感。
第36章
001
几个舍友在看“谋杀案推理”——谁杀死了占卜师,并分享给了全宿舍。看了半天已知信息,最后瞎蒙了一个选项,没想到居然蒙对了。
一时兴起,转给了老六。
老六随意看了一下:“喝咖啡,要取下面具的,所以是亲近的人。能在咖啡下毒,只能是情人了吧。”
“但他死的时候还戴着面具。”
老六:“一看就不靠谱,假如是没见过的人,都可能想去看一看的。再说了,如果当做推理题来说,后面的信息往往都是混淆你的,一般关键点都在前面。”
“因为占卜师一直没露过脸,所以谁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老六:“错,不是什么人都不知道。情人会不知道么?你亲热时戴面具么?”
尾句真是心灵一击啊。
我有一个脑洞。
“……好吧。我觉得死的那个,是弟弟。杀人的那个,是商人。”
老六:“嗯?理由?”
“或者是弟弟先杀了占卜师。占卜师欠钱,弟弟怀恨在心。”
老六:“戏精。”
“然后刚好这时候商人来占卜,弟弟没办法,就只能戴上面具成了‘占卜师’,然后商人把‘占卜师’杀了。”
老六:“这是推理题,不是即兴小说创作。我说你怪你还不信,你这脑回路清奇不?”
“就在这个脑洞之下,我蒙对了,它说凶手是商人。我也觉得戏太多,所以想借个脑子问问,看看逻辑推理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