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特别热爱的事物,对大多数存在都漠不关心,和“满眼星星”的小女生形象更是相去甚远。我只是在几年前偶遇过一片熠熠星光,仅此而已。
010
老六在群里叫我“秀秀”,我对他这么称呼我的原因感到好奇。
费连秀这个名字,叫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口。关系熟络之后,朋友们都不常叫我全名,于是有了连秀、费费、阿连、阿秀、小秀等不同的叫法。
在家爸妈叫我秀秀,后来家长会时被魁哥他们几个听到了,也开始叫秀秀。
起初他们明显调侃意味更重些,之后叫着叫着反倒习惯了这么叫我。
倒是老六,印象里他似乎不习惯魁哥他们这个显得亲昵的叫法,交流时一般都省略名字,或者是一本正经地叫我的全名。
那时在群里他叫我秀秀的时候,我就在想啊,这个人是为了避免让老同学觉得生疏,故而采用了以前魁哥他们的叫法,还是在大学几年习惯了这种叠词昵称的叫法呢?总不能是因为想要和我显得亲近,所以故意这么叫我吧?
自作多情,乃是大忌。
稍稍激动了一下的心,立马又被按压了下去。
后来我和老六频繁的聊天中,他偶尔也会叫上几声秀秀。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要不管不顾问个清楚,又怕戳破了窗户纸后,得到的是一个让我下不来台的尴尬答案。更怕的是,我的一厢情愿就这么明晃晃地暴露在他面前,而他却不以为意。
昵称一事,算不得大事。“秀秀”这两个字无论是从魁哥、阿水、老岳还是飞哥的嘴里叫出来,在我看来都没有任何区别。唯独从老六嘴里蹦出来时,我内心有的不是亲切感,而是羞涩感。
011
大学最后一个冬季到来,老六聊起了工作的事情。
他问我工作找得如何时,我满脑子都是让人头秃的论文相关事宜,以为他已经搞定了工作的事情,就跟他说了句速度够快啊。
老六不以为然,表示都秋招时期了,不少人已经签了三方,自己现在行动,这速度算起来一点也不快。
我这才知道他也还没解决工作的事情,当然比我还是快多了,毕竟当时我还没开始行动。
老六说因为原城的工作不好找,所以到现在还没着落。又跟我说自己上午才去面试了一家公司,还在继续找其他的原城的工作。
在水城读大学的老六要回原城的工作。
老六老家在原城,在林城度过了少年时期,大学去了水城。十多年的时间里,老六离家辗转在外求学,和父母分隔两地。毕业之际,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回老家工作,希望一家团圆。
当时我还没想好自己是要留在南城,还是回老家林城工作。我并不喜欢辗转,但好像无论是南城还是林城,都变成了漂泊路上的一个中转点。
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在一个还不错的城市,遇到不错的朋友,因为一些让人心生欢喜的理由,安定下来,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
记不清是在“喜欢上原城的老六”之前还是之后,原城这个城市开始成为定居地的选项之一。听说那里的人们热情大方,语言通俗易懂,饮食偏辣,美食遍地,是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我想这个地方是真的不错,不管是因为大众对它的评价,还是因为那个要重回故乡怀抱的人。
012
网上看到一个话题:恋爱中的闺蜜智囊团。
那时我和老六已经是正式的情侣关系,我毫无压力转发给了他。
“恋爱这东西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情。”
老六先是下了总论,然后进一步表达自己观点。
“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倾向于自己思考该怎么做,我也没问过别人该怎么做。不过这是因为我作风如此,习惯了一个人想,你不用学我。”
老六略微顿了一下,转而又提到我。
“不过我希望你也能自己想想,而不是只听闺蜜们。”
“我对于不怎么了解的事情,倾向于多听多问。不管有没有用,起码能知道有什么情况……”所以我会跟朋友们多聊些恋爱的事情。
这时老六又说到:“我比较担心的是你究竟能不能想出个什么来……”
不要这样子嘛,我还是能被抢救一下的啦!
老六:“就好比某人想了一天半还没想出什么东西来。给我一天半我都能考虑到学区房买哪儿了好么!”
嗯?学……学区房?哎哟,听得我好害羞啊。这发散速度,比不得比不得。
“所以咯,我担心的就是你想不出什么,只能依靠闺蜜的意见,逐渐失去自我。”
当然后来实践证明,光想是不行的,那只会沦为没有现实依托的空想。
第13章
001
老六故事会(一)
有回聊到独立自理和内心强大的方面,老六顺着就说到身边的人和事了。
老六:“这样一个勇往直前且内心坚定的人,在得知我这种人高考都能和她分数差不多的消息时,听说好像很生气来着。毕竟在正常人眼里我就是没怎么努力,光是玩玩耍耍就有不错的发展。”
“咳咳,我之前……也觉得你只是那种脑子聪明的人。”
老六:“我们那个小区里住的都是家属子女,平时经常互相比较子女的学习成绩这些。我们那一辈的同龄人又是最多的,大家都在一完小读书。”
“哈哈哈,这就完全可以理解那个女同学了。感觉接下来的故事,我会很熟悉。”
老六:“那个女生在1班,我一开始在2班,我有个朋友在3班。这是最早的情况。”
“然后大家都同班啦?”
老六:“后来有了个4班,因为家属们特意找老师谈过,所以大家基本都在4班了。不过成绩好的没过来,老师不放人嘛。刚才说的那两个就没过来。我是分到4班去了,骆承微就是2班的,我以前说过。”
好像是有说过……吧?
老六:“4班,就是后来大部分人都成为了我初中同学的那个班级,在班里过得很开心,成绩也凑合,起码每年三好学生是有的。不过,同样一个班,并不是所有的家属子女都能过得开心。所以这个班里的一部分人,初中去了林城。啊,我初一也是在林城。”
这应该就是老六的第一次转学经历吧。
老六:“不过我转学的原因是父母觉得林城的教育质量好,而且有人去了也有个伴。比如,我青梅竹马去了,那个比较要强的1班女生也去了,还有我在4班的一个同是家属子女的男同学也去了,大家都在二中读书。”
“二中?”
隐隐记得那个学校好像是高中?
老六:“二中附属的一个初中,叫啥来着……记不得了。”
“哦哦,你继续。”
老六:“反正只要在年级前两百名就可以保送二中。我第一次月考是年级六十,玩嗨之后掉到了两百开外。我们那个班也不是重点班,老师……抓人收缴东西倒是很积极。”
“哈哈哈,倒也不必说得如此直白。”
老六:“之后我过得不算开心,学得也不怎么样。父母也不放心,我就回来了。一起回来的只有我那个青梅竹马了,另外两个没有回来。那个1班女生,我后来遇到过她。那是在高一结束的时候,我那会成绩贼烂,父母给我找了暑假补习班,一个数学一个英语。英语补习班,我的同学是周锐。数学补习班,我的同学就是她了。我挺好奇的,她在林城读书,假期找补习班找林湖来了?”
“可能暑假回了家,直接就找林湖的补习班了。补习班,这个不是我的童年系列。”
老六:“我上过蛮多补习班的。”
“我爬过蛮多山的。”
老六:“啊,说起来……1班那个女生在初一就当上二中广播站站长了。这个女生,我们文一班的上官,还有个你不认识的女生,她们是1班最出色的三个女生了。那个你不认识的女生,经常在小学文艺演出跳舞来着。”
我似乎没有跟老六讲过,我小学文艺汇演跳舞的那些事情。
“你讲到上官,我就能知道这三个女生是真的很优秀。”
老六:“上官是经常主持文艺演出,而这位1班女生呢,算是学霸担当吧。我呢,大概是那种在台下用激光笔照屏幕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