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写的太直接了,简直是在挑战仙姑的权威。
第二天早读,一切如常,但我却觉得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果不其然,该来的总会来的,当天晚修仙姑爆发了。
和风细雨逐渐演变成滂沱大雨。
仙姑在讲台上越讲越气,对个别同学的想法进行了一顿强有力的批驳。
“你们是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好的青春年华,正当是该努力拼搏,奋勇向前的时候!……年轻人就应当有年轻人的样子,还没怎么着呢,这就想着黄老那一套了?消极避世,是你们现在该有的想法吗?世界的未来都是属于你们的,拿出你们年轻人的活力,拿出你们的激情,拿出你们的胆量,张扬肆意,不惧困难,直面挑战……”
台下的同学听得是热血沸腾,心中豪情万丈。
最后仙姑也没点名,就是让个别同学自己有个数。
课间我看到魁哥从办公室那个方向回教室,就凑过去聊了聊。
这才知道,原来没我什么事。火力主要被魁哥吸引走了,我顶多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喽啰。
我还纳闷呢,感觉自己写的没有那么深刻啊,就只是打了个擦边球而已。仙姑看了我写的东西,反应不该这么大的呀。
“我当时还以为仙姑说的个别同学是指我呢,还想着要不要主动去认个错啥的……”劫后余生的我对魁哥表示佩服。
魁哥一听,呲了一声:“这说的是我呢,刚才都聊完了。”
看着似乎也是有点后怕的样子。
本次事件后劲十足,并没有就此打住。
没过多久仙姑就打印了一摞资料,人手一份《少年中国说》节选。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此后每日早读时间,必先齐声诵读一遍。
我们魁哥,以一己之力,促成了这一优良传统的诞生。
015
搞事小分队(二)
都说字如其人,我绝对不是那个唯一“不一样的烟火”。
本来就写得潦草,进了文科班之后更加放飞自我了。
考虑到文科的任务量,以我的速度,不放飞根本搞不定。
语文老师叶老师,对我只有一个要求:考试收着点,尤其是写作文的时候。
当然放飞自我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起码在课上我写笔记的速度完全能跟上老师。
所以我的笔记内容会比较全,有时候同学们会直接借我的“原稿笔记”去补充他们自己遗漏的内容。
“连秀,你这里写的是什么?这几个字有点认不太清。”
我接过自己的课本,努力辨认……辨认失败。
只能联系前后文,自己猜测,尽量拼凑出来恰当的内容。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痛定思痛,我决定采取行动。
自己写的笔记,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尽量誊抄一遍,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阅读。
毕竟有时候我自己再回头看笔记,也会认不清写的是什么,实在是太潦草了。
后来高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某一天,仙姑把我、老六、魁哥、阿水、飞哥、灿哥几个人叫到办公室。
然而老岳并没有参与我们这次行动。
办公室里,仙姑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字帖,人手一份分发到位。
“你们几个的字啊……都拿回去好好练练,争取多写写,考完我再看看。”
我拿到手后,又一次生出好好练字的念头,但很快就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高考前夕,也没练多少。
之后考完想起这茬,心里免不得有些小忐忑。
问了问老六和魁哥他们几个人,得到了一致回复:怎么可能练完了?你们谁写完了!
这个回答我很满意啊,我放心了。
“人以群分”“臭味相投”,古人诚不欺我。
当然老岳是个例外,他的字端正清秀,没有一点儿我们这群人的水平。
016
搞事小分队(三)
跟老六回忆当年和魁哥他们的战友岁月。
“我基本就是独自抗压。”老六叉手式骄傲,“对付刺头就用责任来约束,这就是为什么老班总给我安排职责……”
认识老六这个朋友之后,就发现班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全都有他的身影,甚至校级的活动也经常有他的参与。
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朗诵比赛,年级跳绳竞赛……老六不是主持人,就是参赛者。
当然老六还是那个喜欢搞事情的老六。
老六:“与班主任周旋,这可是我没做过的事情啊,当真有趣。”
仙姑但凡提些什么“有可商量余地”的建议或是规定,老六总是会掺上一脚。
在老六的积极争取下,老班减少了一些作业,有时还能多给半天假期。
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大功劳啊。
不过在仙姑眼里,可能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反正高中那会儿,老六根本不屑于做个乖乖听话的学生。
脑瓜子灵活,鬼点子又多,精力旺盛得总想着搞事情,绝对是一号让仙姑头疼的人物。
“你看是不是,和你一比,我是多么的乖巧啊。”
哪怕是跟魁哥和阿水比较,我也算是听话的那一个。
老六:“不搞事跟个咸鱼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上哪儿找这么一个能包容我的老师啊。”老六回味过去。
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老六得心应手。
当然就算没条件,我相信老六也会创造条件去搞事情。
017
我校K外,除了妹子,就属猫最多。
某日傍晚,阳台外一只橘猫又打算入侵宿舍。
准备起跳,起跳一式,连跳三式,入室成功。
动作连贯,姿势娴熟,不愧是我们K外著名的镇校之兽。
大橘猫一气呵成,蹿到了空调上方,躺在上面,姿态妖娆。
当即拍下照片,发给老六瞧瞧。
“震惊!入侵宿舍的大橘猫。”
老六:“猫肉太酸了。”
脑补老六边剔牙边说出这句话,画风简直吓人。
倒也不用这么凶残啦,而且猫肉……还真没听过有吃猫肉的情况。
“有一名菜猫耳朵……”老六慢悠悠,“取小猫耳朵20对。”
老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讲这种“黑暗菜谱”的?
“嘿,你当我傻啊,肯定不是猫的耳朵。而且,猫耳朵不是一种小吃嘛。”
虽然我是厨房白痴,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可不是原来的我了,老六这是吓唬不了我的!
老六见状,又开始第二道“黑暗菜谱”。
“又一名菜夫妻肺片……”老六手指轻敲,“取恩爱夫妻肺一对。”
开始了开始了,又来吓人!
老六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向我推荐恐怖片,而是自己开始讲恐怖片了吗!
“你骗人!明明就是猪肺片好吗!还以为我不知道呢……”
哼,我感觉自己最近长脑子,哦不是,脑子更聪明了!
老六:“谁告诉你夫妻肺片是肺了。”
“不,不是肺?!”我真实地受到了惊吓。
老六:“没救了,我还是磨刀吧。”
“等等!这个真的不是猪肺吗?”
我激动地问上铺舍友,想要寻找真相。
上铺:不知道,能吃下去就行。
嗯,对,能吃下去就行!这回答相当南月特色了。
老六:“……刀磨好了……”
“桥豆麻袋!所以夫妻肺片到底是什么呢?”
老六:“一般是牛杂,有些也会有牛肉。”
那它为什么要叫夫妻肺片嘞?
老六:“上网查询呗,这种菜肴小故事饭馆里的墙壁上才有。”
最开始是一对夫妻制售凉拌肺片为业,后来改良,以牛肉为主料,配以肺、心、舌等制作而成。人们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肺片”。
虽然不是猪肺,而是牛肺,但是它也还是肺嘛。
老六:“那你跟我说夫妻肺片是肺么?你随便去一个饭店点都不是啊。”
“那它一开始就叫夫妻肺片了啊……”
底气不足,声音越来越小。
老六:“你这人还死倔,看来我还是磨刀吧。”
咱能不能放下刀说话!咋还染上这么个凶残的爱好了呢!
第11章
001
不主动,怎么会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