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在位时,虽然国力不如纳兰国全盛时期繁荣,但也不至于一年之间被灭国,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启明问出了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
柳生面色复杂的说道:“一切都源于一个‘情’字,也毁于一个‘情’字!国主在位时,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守成足矣,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国主子嗣稀薄,能够活到成年的,就只有公主和太子,他们都是由皇后所生。公主自小聪慧异常,性子又活泼好动,倍受国主喜爱。在公主十五岁那年,她女扮男装偷偷出宫,遇到了班师回朝的李茂,李茂是当时纳兰国的镇北大将军,因为打了胜仗,回来复命接受封赏,随行的就有他的儿子李延,也就是李氏王朝的第一任皇帝。李延阴差阳错之下结识了公主,因两人性情相投,便结拜成为异姓兄弟,后来李延得知公主身份,日久生情,对公主有了非分之想,然而公主一直拿他当兄长,所以直接拒绝了他的求爱,李延伤心之下去了疆北。公主与驸马一见钟情,很快就求了国主给两人赐婚。在公主大婚的那天,李延回来了,和驸马大打出手,又和公主一番长谈之后策马而去。就在公主大婚的半个月后,民间就流传出一个传言,说纳兰皇室是罪人,已经受上天诅咒,所以国主的子嗣才大多活不过成年,如果纳兰皇室继续传承,将会给纳兰国的百姓带来灾难。一开始百姓们都将信将疑,没几个当真,直到韩城突然地动,死伤无数,渐渐的那个流言便又越来越多人相信。这时李茂站出来说为了百姓免受灾难,请求国主退位。国主不应,李茂便发动兵变直指京都。因为流言的原因,百姓的心都投向了李茂,所以仅仅一年不到,李茂便打到了京都。其实李茂早就怀有狼子野心,再加上李延不忿公主嫁给别人,在他的怂恿之下,李茂便动起了谋反的心思,那流言不过是他们离间计。可惜天不助纳兰,地动好巧不巧的在那时候发生,正好被李茂利用。不过,李茂在进攻京都的时候,不甚被射杀,没能坐上他梦寐以求的皇位。”
启明不由在心里感叹道:“流言猛于虎啊。”
古时候的人思想比较愚昧,他们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结于天罚,尤其在有人刻意引导之下,很容易被人利用。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一个人的言行或许不会构成什么,但一旦说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假的也就成真的了。
“当时京都城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在公主府吗?”
柳生点点头说道:“嗯。不过,回公主府之前,公主曾去过皇宫一躺。”
“那母亲回公主府的时候,可曾从皇宫里带什么东西出来?”
柳生努力的回想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少主这么一问,属下倒是有些印象,当时公主回公主府的时候,确实拿了一个黄色的包裹,不过里面放了什么,属下就不得而知了。”
启明微微皱了皱眉,说道:“母亲从皇宫里带出来的东西,大约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那母亲当时有什么东西,或者什么话留给学生吗?”
“当时我们走的匆忙,公主只来得及交给我们一个木匣子,里面放的都是珠宝首饰,还有十万两银票,只嘱咐我们好好将少主抚养长大,其他的并没有多说。”
“那母亲交给老师的木匣子可还在?”启明追问道。
“还在。公主留下的东西,我们怎敢丢失。不过,那些东西都在幕城,未成带在身上。”
“那就麻烦老师跑一趟,尽快将那个木匣子带到京都,学生想看一看。”
“幕城有人留守,属下这就传信回去,让他们尽快带到京都交给少主。”
启明神色郑重的说道:“这件事事关重大,那个木匣子很有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未免出现意外,学生想请老师亲自回幕城,将东西带到京都。”
柳生担忧的说道:“可是京都唯少主一人,属下担心少主安全。”
“这样吧,老师传信给师傅,让师傅转道回幕城取了东西,再来京都。”启明知道在柳生心里,自己的安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所以便没有强求,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柳生这才舒缓了神色,笑着说道:“好,属下这就传信给韩战。”
启明看了看天色,起身道:“老师,时间不早了,学生该回王府了。若有事,学生一定会传信给老师。”
柳生也紧跟着站了起来,叹息一声,说道:“属下一介书生,能帮少主的不多。若韩战在,还能守在少主身边,保护少主安全。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第十九章 和小皇帝的两三事
“老师, 您请放心,学生既然决定待在王府,就一定有自保的筹码。母亲受二十余年囚禁之苦, 学生既已知晓,又怎能袖手旁观!还请老师体谅。”启明微微躬身施礼道。
柳生连忙将启明扶起, 感慨道:“少主能有这份担当, 属下很是欣慰, 又怎能不体谅。少主稍等, 属下去去就回。”
柳生转身回了卧房,来到一个上了锁的柜子旁, 拿出钥匙打开, 从里面拿出一个木盒。柳生走出卧房,将木盒放到启明身前的桌子上打开,笑着说道:“少主, 这盒子里面是一万两银票, 还有一些散碎银子,您先收着。少主一个人在王府, 有些钱傍身也是好的,属下也能放心些。”
启明也没矫情,直接将银票拿了起来,笑着说道:“银票学生拿着,这些银子就算了,毕竟学生空手进来的,拿着一个盒子出去, 难免惹人生疑。”
“还是少主想的周到,属下惭愧!”柳生见启明行事如此谨慎,悬着的心也放下不少。
启明揣着银票从柳生的小院走出来, 站在门口,微微拱手说道:“谢过先生的凉茶,就此别过,不必远送!”
柳生还礼笑道:“公子客气,慢走不送。”
启明转身离开,打开折扇摇了摇,心道:“豆丁,两天的时间,这个世界的主要人物,该见的都见了,就只剩下那个神秘的纳兰雪了。你说这是不是天助我也?”
豆丁边啃糕点,边说:“是挺巧的,这刚一上街就碰到了宫明的人,买东西不仅不用花钱,还赚了一万两银子和一盒糕点。”
听豆丁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去酒楼大吃了一顿,没花一两银子不说,掌柜的还送了盒糕点。这买把折扇,人家一文钱没要,还送了一万两。启明想到这儿,不由一阵神清气爽。
启明溜溜达达出了巷子,看到路边上一个小乞丐在乞讨,便冲他招了招手,小乞丐连忙跑了过来,恭敬的说道:“公子,行行好,给些吃的吧,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启明将手上打包的饭菜递给小乞丐,温和的说道:“拿去吃吧。”
小乞丐接过油纸包,千恩万谢的说道:“谢谢公子,您不仅长得好看,还心善,您是个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启明仔细打量了一下小乞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纪,小脸脏兮兮的,看不清肤色,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眼珠骨碌碌转着,一看就是个小机灵鬼。
启明毫不嫌弃的摸了摸他脏兮兮的头发,什么都没说,转身就走。不是启明不肯多帮帮他,是他把人性看的太过透彻。小乞丐还小,他给小乞丐些吃的,或许不会有人窥觑。如果他给小乞丐银子,最后很有可能被人抢走,这样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小乞丐拿着油纸包,面色复杂的看着启明的背影,犹豫了一瞬,便追了上去,拦在启明的面前,有些赧然的说道:“公子,您给了我吃的,我本不该再麻烦您,可是我已经走投无路,能不能请您再帮帮我?”
启明顿住脚步,看向小乞丐,冷清的说道:“有事?”
小乞丐有些赧然的说道:“公子,我知道您已经好心的给了我吃食,不该在麻烦您,可是我已经走投无路,烦请公子再帮帮我。”
小乞丐的赧然让启明看到了他的羞耻心,所有人的人生都会有起伏,很少有人一辈子平平顺顺没有挫折,跌入低谷不怕,总有一天会爬起来,怕的是没有羞耻心。
启明决定帮他一把,看着他说道:“你想我怎么帮你?”
小乞丐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公子,您、您能不能借给我点银子,是借不让你白给,等我弟弟的病好了,我就去做活,赚够了钱,我再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