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有的时候自习需要去讲台上管纪律,可是好多男生会故意说话,记名字也不怕,他就会踢一下前排的桌子,大家就安静了。”
大晚上的,花棠听着少女的小秘密,只觉得有点撑。
“我们班里有好多女生都喜欢他,之前还有隔壁班的女生来后门看他。”
暗恋就是一件有甜有酸的事情,肖佳予话语一转,从轻快转为低落,别看她没什么胆子主动和对方说话,可是,在该酸的时候,也会偷偷的酸。
要说肖佳予和对方唯一的交际,大概就是他们两个,是语文摘抄的互助小组。
偏理科的男生语文成绩不太好,老师愁了很久,就专门找了一些语文好的学生,和对方结成互助小组,每周固定交换摘抄,增加好词好句和好素材的储备量。
肖佳予的成绩很好,是他们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依旧不怎么说话,但每次都会偷偷借着职责之便,把暗恋的男生写在便利贴上的摘抄草稿,全部从废纸篓里面救了出来。
让肖佳予最难过的地方就在于,她转校之后,还能和朋友联系,却没有理由再见一见暗恋的男生了。
“那么多女生都喜欢他,说不定高中之后,他就会谈恋爱,然后约定去同一所大学,最后结婚。”
说到这个可能,肖佳予都要带着哭腔了,最惨的暗恋,估计就是她这种,平时连话都不和对方说,被喜欢的男孩子估计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有个女孩子这么喜欢他。
她,会被对方忘掉,再也想不起来了。
等等,恶猫还没有做什么呢,怎么要哭啦?
花棠连忙用前爪推推肖佳予的脸颊,让小姑娘打起精神来,要哭也应该是被恶猫吓哭才可以!
肖佳予害怕眼圈变红,回家妈妈会问她,忙深呼吸两口气,把情绪压下来。
抱着猫猫说了这么久的话,时间也快到她平时下晚自习的时候了,肖佳予要准备回家了,把作业塞回书包,然后有些吃力的抱起花棠,“猫猫,我该把你送回哪里呢?”
不用呀,猫来送你。
花棠从肖佳予怀里跳下去,走在她身边后回头,示意她跟上。
踩着路灯的光,肖佳予背着书包走在黑猫身边,直到快到她住的小区门口时,黑猫才转身离开。
回头看了看黑猫,肖佳予往小区里面走,刚走两步就听到来接她放学的父母交谈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你们不用去学校了。”
肖佳予没告诉父母她偷偷跑出晚自习了,忙跑了上去,幸亏没有露馅。
“佳佳,我们刚还准备去接你呢,饿不饿,妈妈晚上给你煮个小汤圆当夜宵好不好?炒锅被你爸爸塞到行李箱了,要不然妈妈还想给你煎个香肠吃。”
“老婆,那个煮锅也被我塞到箱子里封好了,要不然,带着佳佳我们去外面吃烧烤吧~”
“下下周才搬家,你这么早收东西干嘛?”肖佳予的妈妈气的拍了丈夫一下,问问他现在把东西都收起来想做什么。
“哎呀,早收晚收都是收嘛~”肖佳予的爸爸被拍了一下后,立刻拎起女儿的书包,逃一样的拖着肖佳予先跑,“走走走,佳佳我们跑快点,先去点菜。”
花棠蹲在墙头,看肖佳予跟着父母去吃夜宵,才甩甩尾巴返回九州小区。
哇,恶猫围观了一场少女的好感,无疾而终哟~
第41章
吃瓜虽好, 就是有点撑。
听完肖佳予的少女心事,花棠觉得自己还是有点饱,连平时馋夜宵的心思都没有了。
翻过墙头回到小区里的时候,也懒得去围观一下住户们有没有在好好吃晚饭, 美滋滋的直奔姚小苗家里。
可能有些家长, 不太喜欢孩子内向和安静, 总觉得这种性格放到社会上会吃亏。
但花棠还挺喜欢的,今天从小区跳出去,也是她喜欢肖佳予身上乖巧内敛的气质。
和姚小苗一样,都是亭亭玉立款, 不太爱表达自己, 更愿意悄声绽放的女孩子。
多好啊, 恶猫就很喜欢。
踩着轻快的步伐,花棠准时敲响姚小苗卧室的窗户,小姑娘立刻摸黑下床,踩着拖鞋把猫抱进来。
夜间并不影响花棠的视力,猫抽了两张纸巾,认认真真蹭干净爪垫, 然后才钻到小被窝里面的。
花棠软乎乎的一大块猫饼,让姚小苗幸福的伸手圈住,依偎在一起陷入香甜的梦乡。
只要认真努力的生活就够了, 挑什么性格啊?
有些人,简直比恶猫还挑剔,花棠要代替反派队伍表示谴责和给他们画圈圈。
姚小苗、肖佳予她们这样性格的小姑娘, 都要有着更敏感的心思,和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想把心底的事情告诉全世界,不代表她们脑袋空空,什么都不想。
姚小苗的父母教育方式偏向西方,曾买过一本风靡多国的育儿指导,认为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婴幼儿的睡眠开始训练。
嗯,就是那个臭名昭着的“哭声免疫法”。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主要是要求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让小月龄的婴儿失去陪伴和安慰,强行训练成极少哭闹、让家长省力的乖宝宝。
听着,效果很好。
但是,这些妄图改造婴儿的成年人没想过,哭声免疫法训练出来的孩子,在最宝贵的婴孩时期没有获得任何的安全感,所谓的“独立”还不如泡沫。
稍大一些后,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成年人都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更不要说一个无法反抗的婴儿。
姚家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他们小夫妻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为了提升他们的育儿知识,还专门买书回来看。
这个“哭声免疫法”被包装的相当漂亮,还有什么国外成功案例,训练一段时间后,妈妈也的确省心省力了很多。
但哄抱孩子是天性和本能,姚小苗的妈妈实在心疼哭闹到声嘶力竭的孩子,有的时候也会偷偷的把姚小苗抱起来。
后来,还是姚小苗的奶奶和姥姥到家,发现小夫妻居然敢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乱来,也不管是美国出版的畅销书,还是什么科学方法,大怒呵斥,才让夫妻两个不再训练姚小苗。
直到姚小苗两三岁的时候,远比同龄人安静,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就很容易放弃,沉默封闭自己。
夫妻俩有些奇怪,陪孩子做了很多互动之后才发现,姚小苗基本上不信任父母。
这么点大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慌慌张张抱去看医生,走了好几家医院之后,他们才知道问题就出在“哭声免疫法”的那几个月。
头发花白的医生有些心疼的看着乖乖坐在旁边的孩子,气的都不知道说这对年轻父母什么好。
“这个训练方法,很早就被指出危害了,就连创始人的孩子,也是自杀的自杀,流浪的流浪,痛苦余生。”
不给婴幼儿足够的回应和安全感,他们缺乏对爱的感知,肯定会留下心理阴影,贯穿一生的。
姚家父母惊呆,被医生的话吓得不知所措,他们这个训练方法其实也只完成了一半,但也给孩子留下来很难磨灭的伤痕。
“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也至少要放到三岁之后,为人父母就要多听多看多学,这种母亲和孩子的天性怎么能违背呢?”
医生着重批评了姚小苗的爸爸,世界上最让妈妈省心省力的方法,可不是什么哭声免疫法,而是爸爸起床去解决。
要不然,喊你爸爸做什么?增加孩子词汇量的吗?
年轻小夫妻知道问题后,也在努力寻找弥补的方法,尽自己所能去挽救他们和孩子的感情。
幸好发现的早,要不然姚小苗现在的性格,可不是安静内敛这么简单。
但事情发生就是发生了,姚小苗还是和同龄人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说和父母相处起来很被动,不会主动索要什么,再比如说刚上学前班,就拿着图画书,要求自己一个房间睡觉。
先不提姚小苗的父母有多后悔有多扎心,花棠的香香软软小被窝里面,独自睡在自己卧室里的孩子中,姚小苗年纪的确算偏小的。
花棠记得第一次钻姚小苗被窝的时候,这孩子估计都不习惯旁边还有个喘气的,自己藏在被子里面,紧张的看着不请自来的猫,占据了一半的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