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番外(262)

下午阿禄送来南方庄园的账本, 北边杏花盛放,春光烂漫,南边有些地方已经预备插秧种稻, 各地气候不同,收获的季节不同,土产不一样,管事进京汇报对账的时间也不一样。

裴英娘望着庭外一簇簇丰腴妩媚的桃花,吩咐阿禄,“让管事们早些交接差事,赶在月底前出城,京兆府怕是要戒严。”

明崇俨的死只是开端。

武皇后和李贤可能都沉不住气了。武皇后贪权,不喜欢桀骜不驯的李贤,怕他坐稳太子之位,威胁她的地位,急着废黜他。李贤想掌握实权,苦于无法违抗武皇后,不得不忍气吞声,焦虑之下,说不定会孤注一掷。

阿禄没有多问,应了声是。

待到华灯初上,府门前隐隐约约传来马嘶人声。守在内院月洞门前的半夏听见嘈杂声响越来越近,知道是李旦回来了,一路奔进星霜阁报信。

裴英娘靠坐在窗下看书,闻言立刻站起身。迎出回廊时,仆从们提着灯笼,簇拥着李旦从外边走进来,夜色清冷,月光笼在他肩头,身影显得愈发高大。

他快步走到她面前,摸摸她的脸颊,“阿父让我和大理寺新上任的萧御史追查明崇俨的死因,只是小事而已……你先睡。”

她看他面色和缓,心里安定下来,点点头,“吃饭了吗?要不要用点茶汤?”

他眼眉舒展,笑了笑,送她回东间,“我吃过了……别等我,早点睡。”

说完话,他匆匆去了西院,长史已经召集府里的门客、幕僚。

西院书室的灯火一直未熄。

裴英娘洗漱安置,躺在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掀开锦被,转身慢慢贴过去,李旦身上冰凉,冷得像块冰,她倒吸一口凉气,立马弹开,过一会儿觉得他应该暖和过来了,又主动往他怀里钻,“商量好了?”

她这么蹭来蹭去的,李旦早被她蹭出一身火气,抓住她的手腕压在她身上,挑开衣襟,声音沙哑,“谈好了。”

现在该他俩好好谈一谈了。

滚烫的气息铺天盖地罩下来,她哎呀一声,青丝铺散,任他揉搓。

像窗外浓艳的桃花,开出一朵朵粉艳花苞,花苞落尽,结出一枚枚红润饱满的毛桃,果实成熟,汁水丰沛,溢出浓郁的香甜滋味。

第二天辰时三刻裴英娘醒来,浑身酸痛。

李旦像往常那样靠坐在床栏读书,衣襟扣得严严实实,看不见底下的抓痕。

昨晚他换了好几个奇奇怪怪的姿势,她腰酸背痛,都说不要了,他还笑着哄她。最后婢女进房收拾床榻时,他抱着她避去侧间,又蠢蠢欲动,把她抵在锦绣榻上索取,她又羞又怕,一次次被送上顶峰,鬓发湿透,紧紧攀着他汗湿的肩背,指甲抓出很多道痕迹。

昨夜的情景一点点重现,裴英娘抓住李旦的手,对着手腕狠狠咬一口。

“想我了?”李旦轻笑出声,抛开书册,整个人压在她身上,俯身吻她春意未褪的眉眼,“好,不看书了,就看你。”

只隔两层薄薄的罗衫,感受到他的蓄势待发,裴英娘瞬时清醒,推他起来,“什么时候启程?”

既然要查案,自然要去现场勘查状况,明崇俨死在北上途中,他和萧御史都要南下。

李旦走到外间,叫半夏、忍冬进来服侍裴英娘梳洗,轻声说,“明天。”

这么快?

裴英娘暗暗嘀咕,用过朝食,帮李旦收拾行李。

披风、锻袄,袍子,各种能存放很久的茶点酥饼,怕他路上错过驿站,让厨下蒸制乌米饭,黑油油的,装了十几袋,曝晒过的熟乌米饭米粒紧小,常吃益精气,久放不坏,时下富贵人家远行都拿它当干粮。

桐奴和护卫随行。

裴英娘看着婢女们打包袱,问李旦,“怎么不带杨知恩?”

李旦走到她身边,说:“他留下来照看王府。”

长安不是九成宫,这一次他要离开大半个月,委实放心不下。

裴英娘笑,“阿兄,让他跟着你南下吧,你出门在外,身边离不了人,杨知恩忠厚,他跟着你我心里才踏实。”

明崇俨刚死,不论是不是太子的人做的,东宫现在不敢轻举妄动,一时还乱不起来。

李旦从背后搂住裴英娘,低头亲她的发顶,她搽了花露,每一根头发丝都是香的,像刚出炉的千瓣花丝玉糕,“有其他人,都是我的亲兵,杨知恩留下。”

一锤定音,裴英娘知道他的脾气,想了想,不和他争了,免得他在外面还要担心她的安危。

翌日李旦去宫里辞行,萧御史一行人在城门口等候。

裴英娘想去灞桥送别,李旦不许她出门,折腾她一夜,闹到她下不来床,临走时用锦被把她裹得紧紧的,滚烫的唇雨点一样落在她眼角眉梢,“乖,不到半个月我就回来了。”

李旦刚走了没一会儿,公主府派车来请裴英娘,李令月知道李旦要出远门,接她去公主府住。

裴英娘婉拒公主府的邀请,李令月和薛绍忙着照顾胤郎,夫妻俩独处的辰光本来就不多,她住过去,薛绍会哭的。

处理了些琐碎家事,看外边日头暖和,她走到石榴树下打秋千,抬头可以看到墙角杏树张开来的花枝,花瓣纷纷扬扬,飘洒一地。

阿禄笑嘻嘻走进庭院,百花园开张第一天,熙熙攘攘,游人如织。这还是裴英娘没有出面,如果打出她的旗号,光是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就能把园子堵得水泄不通。

裴英娘漫不经心听着阿禄汇报,鬓边一朵晕色牡丹花轻轻颤动,肩上挽的白地刺绣穿枝棠梨花云鹤披帛慢慢滑落,跌在花丛间,几只蝴蝶飞过来,围着披帛上栩栩如生的棠梨花翩跹。

白天有一堆事情让她分心,不觉得什么。到了晚上,枕边空荡荡的,她辗转反侧,忍不住想李旦。他到驿站了吗?夜里睡得好不好?吃食用具妥当不妥当?他是嫡出皇子,从小娇养在深宫,第一次风餐露宿,不知道能不能习惯。

囫囵睡去,一早起来,琼娘用新制的香膏帮她润面。春天处处繁花似锦,她前天逛了一下园子,扑了一脸花粉,回到房里,腮边痒得特别厉害,得搽些膏脂滋润。

发髻还未梳好,冯德快步走进侧间,在水晶帘外拱手笑着道,“娘子,郎君来信了。”

裴英娘愣了一下,昨天才刚走,信就送来了?

半夏打起帘子,冯德低头入内,把信笺送到裴英娘手上。

裴英娘拆开信看,嘴角轻抿,字迹清秀俊逸,是李旦亲笔写的。

半夏和忍冬对视一眼,搬来书案,备好笔墨文具,铺纸磨墨,知道她马上要写回信。

她梳妆毕,洗了手,挪到光线明亮的廊前写信。

“面别已来,妹诸事安妥,望兄早归……”

两人写信一直是兄妹相称。

她写好回信,吹干墨迹,看到被春风吹入廊下的杏花花瓣,随手拈起几朵,夹进信纸里。

冯德立刻揣着回信去外院,催促家仆即刻启程,郎君走之前吩咐过,每天一封信,不能耽误,送晚了怕家仆错过郎君投宿的驿站。

书信一来一回,半个月过去了,庭院碧池里冒出一张张巴掌大小的嫩荷,杏花落尽,桃树开始长出细长新叶,院内郁郁葱葱,望去满眼绿意,新绿浅绿浓绿深绿,浓淡相映,沁人心脾。

武家给裴英娘送来请帖,郑六娘去年年底生了个小娘子,之前因为年前年后事多繁忙,没有摆酒,如今趁着暮春初夏时节天气凉爽,武家设宴邀请亲近的人家前去赏花,顺便庆贺武攸暨和郑六娘喜得千金。

裴英娘让阿禄准备贺喜的礼物,到了正日子,和李令月一起前去武府赴宴。

杨知恩和郭文泰跟随她左右,车驾外有五十多个亲兵随行,还没进坊就有人前去肃清道路,让闲人回避,陌生人根本没法靠近她。

外边宾客盈门,女眷们在内室看小娘子,房里珠环翠绕,说笑声此起彼伏。小婴儿锦绸包裹,软绵绵的躺在郑六娘怀里吐泡泡。

李令月接过小娘子亲了又亲。薛崇胤越长大越调皮,每天爬来爬去,没有一刻安生。她向裴英娘抱怨,说乳娘进府的时候是个富态的妇人,为了照顾薛崇胤,清减了不少,几个月下来,竟然恢复成少女时的杨柳腰。

今天李令月没带薛崇胤出门,带着小家伙,她什么事都做不了。

罗青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