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90)

赵祯瞧着,只觉得遗憾。

怎么就不是个小娘子呢?

一顿饭吃了大半晌,出雅间的时候,厅中已经没了其他食客,桌子擦得干干净净,青石地板亮得能照出人影。

两排少年郎,训练有素地分列在两侧,看到赵祯过来,齐刷刷鞠躬:“您慢走!”

钟疆作为门面担当,被推举出来送伴手礼,“这是小店给贵人准备的礼物,小小吃食,不成敬意,万望笑纳。”

赵祯掀开盖子看了看,是一碗山楂冰沙,细碎的山楂干,带着淡淡酒香,用冰沙镇了,既解暑又消食。

他一份,包拯一份。

十分用心。

出门时,又在外面看到两个小门童,同样笑得甜甜的,用清脆的童声说:“欢迎下次光临。”

赵祯的心都化了。

他向来是喜欢孩子的。

临上马车,忍不住问:“他们知道我是谁?”

司南微笑道:“不,他们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如此。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有多少烦恼,至少在店里的这一时半刻,希望他们是轻松的、满足的,这就是小店的追求。”

这个答案让赵祯十分满意。

这比司南特殊地对待他更让他欣慰。

“中秋宴交给你,我很放心。”

司南执手,“定不辱命。”

“好,都是好孩子。”赵祯看看他,又看看唐玄,那眼神仿佛在看一对小夫妻。

司南险些以为,下一刻就要赐婚了。

然而,并没有。

不仅没赐婚,就连刚才答应好的事都没提。

眼瞅着马车就要走了,司南巴巴地扯住车门,疯狂明示:“官家,您觉得火锅味道如何?可有需要改进之处?”

赵祯笑眯眯,“挺好的,都挺好。”

司南眨眨眼,“那……”

包拯看了眼天色,“不早了,该回文德殿议政了。”

司南扁嘴。

您知道我把您当成童年偶像不?

可以照顾一下孩子幼小的心灵不?

包拯不照顾,自然有人照顾。

唐玄直截了当地说:“官家既然觉得好吃,就该允了南哥儿所求。”

赵祯就像刚想起来似的,笑呵呵地点点头,“不可太过。”

司南瞬间惊喜:“谢官家!官家放心,小子一定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就小小地、低调地宣传一下。”

赵祯笑眯眯,“只谢我吗?”

“谢燕郡王。”司南玩笑般拱了拱手。

唐玄摸摸他的头,眉眼含笑。

赵祯只觉得惊奇。

就这么一会儿,这小子笑的次数比前面好几年加起来都多了。

友情啊,真是神奇。

第62章 小男宠

司南是如何小小地、低调地宣传的呢?

他请崔木头做了两个一人多高的大立牌, 左边写着“官家吃了都说好”,右边写着“包大人最爱红枣猪蹄锅”。

旁边还有画着特效的爆炸字体:“暮夏特惠,充会员赠饮品!先到先得, 充到就是赚到!”

——根本没人信。

司南去西市买菜,就连那些相熟的菜贩都变着法地调侃他。

司南回去就搞了个更有力的证据:两幅画。

一幅画着官家进店时看盆景的情景, 旁边还模仿条漫画了个自带语音的小气泡:“甚好。”

包大人跟在后面, 背着手, 绷着脸, 在点头。

另一幅画的是雅间内的情形, 官家吃的是麻辣锅,边吃边冒气泡“好吃”、“就是略辣”、“配着冰饮极好”……单是看着, 就能想到他的言谈举止。

包拯没说话, 只是碟子里堆了一个小小的骨头山,司南“好心地”给他配了一句:“包某最爱甜味猪蹄锅。”

两幅画一出来, 立即引起极大的轰动,比当初超级菜单出来时还热闹, 许多人慕名而来, 原本为了瞧画, 顺带着就把火锅点了。

——还是没人信。

这下不用司南解释,食客们就纷纷跳出来帮他作证。

官家和包大人来的那天,店里也有其他客人, 看了画一下子回想起来, 惊得什么似的。

那个就是官家?

自己居然和官家一起吃了顿火锅!

必须帮司小东家作证!

证明自己也是和官家一起吃过火锅的人!

不知怎么的,坊间流传出司南的一句话:“且看吧, 开封府没派人来抓我,就证明这事是真的!”

这话根本不是司南说的。

传得多了,人们就信了。

文德殿。

包拯脸都黑了, “臣能去抓他吗?”

现在,全汴京的人都知道他爱吃猪蹄了!

天天有人买了猪蹄放到他家门口!

关键是!

他只喜欢吃甜甜的红枣猪蹄,不是黑的白的咸的辣的!

赵祯笑眯眯,“老包啊,你是不是忘了,现在你已经不在开封府了,如今的开封府少尹是永叔。”

包拯看向旁边的欧阳修,“那就请欧阳大人去抓。”

欧阳修嘴角一抽,有我什么事?

不过呢,毕竟是前辈,还是应该客气点儿的。

正要开口,唐玄就站出来维护了,“南哥儿向来崇敬欧阳大人。”

欧阳修立即来了兴致,“他崇敬我什么了?”

“赞您的文学主张,尤其是‘文以明道’、‘文道合一’。”

欧阳修大为惊喜,“他还懂为文之道?”

唐玄面不改色,“南哥儿比我擅读书。”

欧阳修立即被收买。

唐玄又看向包拯,“包大人是南哥儿的‘童年偶像’。”

包拯皱眉,“何为‘童年偶像’?”

该不会是呕吐的对象吧?

“就是最尊敬的人、成长的榜样。”

这下,就连赵祯都好奇了,“为何是包卿?”

“南哥儿说,包大人一朝中举,却为了赡养双亲辞官不做,这是至孝;为官数十载,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是至忠;至忠至孝之人,不仅是他的榜样,也应该是所有少年人的榜样。”

一席话,让在座君臣惊呆了。

尤其是包拯,他在百姓中的形象居然这么高大吗?

自己都不知道。

赵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问:“司小娃还说什么了?”

唐玄:“没了。”

赵祯酸溜溜,“永叔啊,你还是去把他抓起来吧!”

抓来问问,怎么不夸我。

包拯连连摆手,“算了算了,宣传就宣传吧,毕竟是官家答应的,反悔了不好。”

赵祯:呵呵。

酸溜溜的官家继续泛酸,“玄儿啊,我怎么觉得,每次牵扯到司家小郎,你这话就突然多了起来。”

唐玄轻咳一声,道:“官家,您想看画吗,带语音的那种?”

赵祯:……

“拿来瞅瞅吧!”

“是,傍晚给您送到福宁殿。”

“为何是傍晚?”

“不会影响生意。”

赵祯:……

“还能给您带份小火锅,趁热。”

瞬间舒坦。

当天傍晚,唐玄果然把画带到了福宁殿。

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赵祯还是险些笑岔气。

皇后不知怎么得了信,借着问安的名义过来瞧,还带了个小尾巴赵兴。

“成何体统。”皇后嘴角直抽。

“对,太不像话了。”赵兴在旁边说坏话,“娘娘啊,臣跟您说,这个姓司的一肚子鬼主意,可坏了,又生得一副伶牙俐齿,特别讨厌。”

皇后瞧了他一眼,“你也去吃火锅了?”

赵兴点头,故意做出嫌弃的样子,“一点都不好吃,酒也难喝。”

皇后挑眉,“吃了多少?”

“也就十几盘肉、二十几盘菜吧!”

皇后脸上的笑渐渐消失。

赵祯开怀大笑。

他的这两个养子啊,总能带给他不同的乐趣!

心情舒畅的官家大手一挥,唰唰唰,往落款处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唐玄也笑了。

少年一定很开心。

***

司南选了个好日子,司氏火锅店正式加入五味社。

今日不纳客,只请亲朋好友吃酒。

一大早店里就忙碌起来,挂条幅,系彩绸,放爆竹。不知道的还以为司南娶媳妇呢!

他还请了一个舞狮队,敲锣打鼓地闹腾起来。左邻右舍都出来看热闹,小郭和于三娘领着服务生们给大伙分发小吃食,过往的小商贩进店歇脚,还能讨碗免费的冰饮。

商贩们沿街叫卖,顺嘴就把消息传了出去,城南城北的郎君娘子们皆慕名而来,瞧着不错,就把会员卡给充了。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