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23)

司南一笑,“稍等,给您找零。”

“不必了。”对方的视线在孩子们身上转了一圈,爽朗道,“下回再说,哥几个少不了过来。届时,望你已经有了二层小楼。”

司南拱手,“借您吉言。”

众人抱了抱拳,大步离开。

仿佛嗡的一声,开关打开,州桥恢复了平日的闹腾。

包子小哥崇拜地朝司南竖起大拇指,“你可真行!那些人在这一站吓得我话都不敢说,真真是……比那‘榔头’‘锤子’的还威风。”

司南摸摸小崽的头,把那块碎银子放进细颈瓶,“正经官差,只有护着百姓的,怎么能跟那些个丧尽天良的相提并论?”

包子小哥一怔,连忙点点头,“确实、确实……说起来,我听说皇城司内部做事风格也不一样,想来今天这波人应该是燕郡王管着的。”

司南来了兴致,“这话怎么说?”

包子小哥压低声音:“我听老乡说的,皇城司有两个指挥使,一个是老赵家的,争功冒进,底下的兵也嚣张跋扈。另一个就是燕郡王,做事低调,规矩大,他们这波人出来办事从不会轻易侵扰百姓。”

司南眉毛一挑,不愧是他“男朋友”。

他骄傲!

第18章 请命

无忧洞就像大宋的一个毒瘤,朝廷一直想拔除,一直除不掉。

它在大宋立国时就已存在,汴京城的每一条下水道、每一个桥洞、每一处阴暗的角落都有它的势力。

朝廷几次发兵清剿,却屡屡扑空,根本找不到核心成员的窝点。有时抓到杀人越货、拐卖妇人孩童的,处置几个,却动摇不到根基。

若查得狠了,这些亡命之徒还会穷凶极恶地报复。

曾有一次,开封府救下几个被拐的妇人,将其送回家乡,不知怎么的事情就被宣扬了出去。

妇人们承受不住,投井的投井,跳河的跳河,最后只剩下三两个,在家里活不下去,又做起了暗门生意。

还有一次,城防兵救下几个被无忧洞钳制的乞儿,把人安置在城西善堂。谁知,没过两天就被夜间潜入的贼人抹了脖子。

那一晚,干涸的血迹从屋里漫到阶下,斑驳的青石板上遍布鲜红的小手印,负责打扫的老妇人当场就疯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报复办案的差役。就算对差役本人下不了手,也会想方设法迫害他们的家人。

几代君王都曾下大力整治,然而连他们的窝点都摸不到,首领是谁也不清楚。

直到上一任洞主接管无忧洞,立下规矩,不可冒犯官府,不可做得太过,这才消停了几十年。

老洞主死后,花鬼接管了一半势力,又开始为非作歹,肆无忌惮。

那日,唐玄派人查了一处花鬼经营的暗娼门子,救下十余个良家子送到了开封府。包大人遣人将她们送归原籍,没承想,半路差点让花鬼的人劫了。

这件事激怒了包拯,也激怒了唐玄。

如果说最初唐玄整治花鬼是为了给司南撑腰,现在他是真正站在一个军人、一位郡王的立场上,决心铲除无忧洞。

大内,文德殿。

听了唐玄的奏请,赵祯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不行,不可,无忧洞之患需得徐徐图之……更何况,这也不是皇城司该管的。”

包拯躬身道:“官家,臣却觉得将此事交给郡王极好。郡王之箭法整个大宋都无人能出其右,若能引得贼首出洞,白羽箭一出,定能取他性命。”

赵祯瞪眼,“谁引?包卿去引吗?”

包拯淡定道:“官家,您急了。”

赵祯压低声音,冷哼:“换成你儿子你也急。”

“您知道的,臣没儿子。”

赵祯:……

当皇帝干嘛?专门受气的吗?

唐玄上前,缓声道:“官家不必忧心,臣已然定下周全的计划,不会贪功冒进。”

接着,他把来之前的所思所想以及查到的无忧洞底细一一说了出来。

花鬼之所以这么嚣张,是因为从未在人前露过面,只有几个心腹见过他的真实面容,平日里无忧洞的大小事务,都是由一个名叫“小元”的少年传达。

即使他装成普通百姓混迹在人群中,也不会有人知道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无忧洞之主。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引蛇出洞。只要能把花鬼找出来,唐玄就有信心拿住他。一旦花鬼死了,无忧洞势力就会重新洗牌,朝廷就能趁着他们内耗,坐收渔利。

榔头是个突破口,他是为数不多见过花鬼的人,唐玄打算从他入手。

至于洞底的流民和妇人、乞儿,则交由开封府安排,愿意归籍的送回原籍,不愿意的也可以继续待着,只要不为非作歹,就不必为难他们。

说这些的时候,唐玄不由想到了司南。

倘若能让那几个乞儿重获自由,小郎君一定会高兴吧?会那样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吗?

……

随着唐玄一一陈述,赵祯愈加惊讶。

他早知道唐玄是个聪明孩子,只是惯于隐忍,看起来不像赵宗实、赵兴几个那样出挑。他却没想到,这个孩子比他以为得还要机敏、缜密。

赵祯盯着唐玄看了好一会儿,纳闷道:“我怎么不知道,你还能说这么多话?”

唐玄轻咳一声,移开视线。

赵祯更好奇了,“玄儿啊,你最近不太对劲啊,不仅交上了新朋友,话还变多了。还有,你不是一直不喜欢皇城司的差事吗,为何如今竟主动请命?”

唐玄微垂着眸,郑重道:“食君禄,忠君事,为民请命,护祐百姓,原是为臣的本份。从前是臣不知进退,枉顾君恩。从今往后臣定会担负起皇城司的职责,为官家效全力,为百姓谋福祉。”

赵祯感慨:“玄儿,你长大了。”

包拯嘴角一抽,小声嘟囔:“都快二十了,早大了。”

赵祯瞪他,“还没行冠礼呢,大什么大?”

包拯看天看地,你是官家,你说了算。

“玄儿,你所求之事,朕允了。”赵祯平日里同臣下说话,极少用朕,若用便是极郑重的事。

“为君,朕要你知进退,护百姓,务必减少伤亡,不可贪功,不可大意。为父……我愿你珍重自身,徐徐图之。”

“臣遵旨。”唐玄执手,又道,“孩儿晓得。”

赵祯缓缓地靠回椅背,心中只觉欣慰。

包拯上前请命:“论暗访,皇城司或许更胜一筹,论明查,想来本府更方便行事。臣奏请,与郡王一同清匪。”

包拯顿了下,又道:“臣虽然没儿子,还有这把老骨头。”

赵祯:……

“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臣惶恐。”

“我看你是一点儿都不惶恐。”

“官家息怒。”

“我没怒,我脾气好着呢,不然你以为你还能白白净净一整个站在这里吗?”

“官家说的是。”

“……”

君臣二人如往常一样斗着嘴,唐玄自顾自站到窗边,向外看。

唔……

什么时候有了这习惯?

就觉得吧,文德殿的视野比不上凤仪楼,窗外的景象也不如州桥好看。

正要走,就听官家道:“有一阵没跟玄儿一道用膳了,今日留下来,我让御厨做几样你爱吃的。”

“……是。”

吃不上小火锅了。

第19章 买铺面

再说司南这边。

他给满庭芳的虞美人送了份小火锅,顺带着还有一首词作,一封长长的信。

信中简单表达了一下歉意,表示近来事忙,没去满庭芳,刚好做了首新词,若看得上眼,便赠与她。

重点在后面——

为什么忙呢?因为在州桥边开了个吃食摊子,刚好有美容养颜之效,请姐姐尝尝。

语气之亲切,情感之真挚,真如对待亲姐姐一般。尤其是说完请她尝小火锅之后,就完了,根本没提让她以后多买,或者请她帮忙宣传之类的。

虞美人不由乐了,“倘若不是认得他的字,我还真以为这是别人借了他的名义胡写的。”

丫鬟小娥由衷地点点头,“还真是,司大郎君何时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虞美人掩着嘴笑笑,问二豆:“他还有别的话交待没有?”

二豆点点头,憨憨地说:“师父哥说红枣养生锅要趁热吃,若放凉了恐怕会带累姐姐的身子。”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