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186)

小娘子还是不死心,“我能瞅瞅不?”

赵灵犀非常大方地摘下来,“借你背背。”

小娘子惊喜异常,根本舍不得背到肩上,而是小心地翻看着。

这个小挎包是赵灵犀强迫司南做的。

司南原本是想给小崽做个双肩包,汴京城来信,说是小崽在旬考中得了优等,司南想奖励小家伙一个新书包。

赵灵犀瞧见了,也想要。

司南只得做了斜挎包送给她。

是他仿着现代款的小包做的,有可以转动的铁扣,翻盖上用的是江小花绣的“喜鹊登梅”图,边沿处绷着细碎的皮草,做出毛绒绒的效果,精致又新潮。

成品放到赵灵犀面前的时候,赵灵犀差点激动地抱着司南亲一口。

幸亏唐玄出手快,把司南拎走了。

从此之后,禁止司南给赵灵犀做包。

没有意外的话,这将是赵灵犀此生唯一一只“南哥儿牌”小包包。

小娘子们正聚在一起欢欢喜喜地瞧着,旁边突然冲出一队官兵,看到俊俏的小娘子二话不说就拽到马背上。

赵灵犀第一反应不是逃走,而是护住包。包里的泥像却没护住,掉在马蹄下,断成了两半,还被马踢了一脚。

赵灵犀气疯了,一口咬在贼人手上,扯着嗓子大喊:“南哥儿救我!”

其余被掳的小娘子也跟着哭喊起来。

百姓们吓傻了,似乎想不通为什么官兵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掳人。

更奇怪的是,他们抓了人并不急着跑,而是在人群中左突右冲,肆意笑闹,就像故意让更多人看到似的。

司南和钟疆飞快地从面馆里冲出来,小郭和赖大紧随其后。

钟疆一眼就看出,这些“官兵”不对劲,“甲衣是三年前的制式,从嘉祥元年起河间军已经不穿这种了,禁军腰带也不是这样系。”

“是辽人。”司南扬声道,“城防兵,拦住他们,这些是辽人!”

巡逻的兵士反应很快,立马甩开绊马索,朝着辽人而去。

百姓们也迅速行动起来,老弱幼童避到角落,健壮的汉子和妇人冲到前面,用货架、摊位、推车把路堵死。

这时候,就看出“全民皆兵”的优势了。

河间府自开国起便是军事重镇,当地百姓往上数三代不是土匪就是军户,战事紧时,老幼妇孺皆可执兵披甲。如今日子虽安逸了,骨子里的血性却没退。

有了之前的铺垫,他们宁死不做辽人俘虏。于是,拼出性命,拦住做乱的辽人。

司南和钟疆也在拼命,他们第一要做的是救下被掳的小娘子,其中还有赵灵犀!

然而这很难,辽人有战马,有长枪,还有小娘子们作人质,司南和钟疆只能挽着弓箭,远程射击。

小郭跑出来,又跑了回去。

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一把特殊的弓。

“东家,震天箭,郡王落下的!”

司南心头一喜,“钟疆,你来!”

钟疆心头苦涩,“我不行,我手伤了,拉不开……”

“你行!你手早好了,赶紧着!”司南拿话激他。

钟疆还是犹豫。

小郭也道:“是啊,钟大人,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赖大也跟着劝。

就这么一小会儿工夫,又有一个巡防兵受伤了。小娘子们也在惊恐地哭泣。

钟疆一咬牙,接过弓箭,受过伤的右手握着弓,左手拉起弦,额头青筋爆起——

终于,嗡的一声,震天箭射了出去。

噼——啪!

在空中炸响。

辽人慌了神,百姓们怔住了。

老人们记得,这是唐家军的震天箭!

当年唐将军带兵来到河北路,就是像今天一样,于危难之中救了全城百姓!

震天箭一响,唐家军集结。

最先冲过来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带兵的是一个熟悉的小将。

短短半月,槐树已经从一名小小的列兵升为了将虞侯,气质沉稳,虎虎生威。

“河间军,唐氏旧部,闻箭而来!”

那些年长些的,经历过旧时之战的百姓们,不约而同热泪盈眶。

司南没控制住,红了眼圈。

这是他家崽!

他家的!

作为持弓人,钟疆沉声发令:“拦住辽贼,救下小娘子,务必护住河间百姓!”

“得令!”槐树一手执缰,一手挥枪,扬声大喊,“儿郎们,杀!”

“杀!”年经的儿郎们骑着马,勇敢迎敌。

辽贼眼看不敌,跨过障碍,从另一侧逃蹿。

稳健的马蹄声滚滚而来。

有人穿着盔甲,手持缨枪,拐过街角,突然降临,以一人之力拦住数名辽贼。

司南没出息地抽了抽鼻子。

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在他最危急的时刻,这个人如守护神般降临在他面前。

第110章 各得其所 【二更】

唐玄用一把红缨枪, 告诉了满城百姓,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十余名辽贼慌不择路, 只能死战。

唐玄没有要他们的性命, “把人放下, 留你们一条生路。”

辽贼操着比司南还要流利的河间话,粗声道:“我们凭什么信你?”

唐玄冷笑一声,把红缨枪扔到一丈开外,背上的弓箭也解了下来,此时的他手无寸铁。

辽贼面面相觑, 犹豫不决。

司南故意激道:“我劝你们早做决定, 别等着郡王耐心告罄,想走却走不成了!”

辽贼别无选择, 只得丢下劫持的小娘子。

她们的家人不顾铁蹄凌乱, 哭着跑了过去, 扶起自家女儿。小娘子们靠在父母怀里, 娇娇哭泣。

司南去迎赵灵犀, 谁知, 赵灵犀却猛地抓起唐玄的缨枪, 朝着辽人追去。

“球球哥放你们走, 我不放!”

“我来助你!”狄咏带着人马, 恰好赶来。

小夫妻两个带着数名兵士,将辽贼团团围住, 个个活捉。

方才那辽贼是怎么抓她的, 她就怎么抓回去,是如何拽她、掐她的,她也拽回去、掐回去。

小娘子们被她的彪悍震惊到, 不哭了。

不知谁带头高喊一声:“姐妹们,上去报仇!”

只听阵阵娇喝,不单单是方才被抓的女孩,在场的娘子皆一拥而上,对着贼人拳打脚踢。

司南脚步顿住,哭笑不得。

钟疆退出来,停下了挥枪的手。

手臂禁不住发颤。

方才,他是用左手拿枪的。

自从手筋被砍断,拉不开重弓之后,他一直在偷偷用左手练枪,然而,因为心中始终有障碍,一直练不好。

方才,生死之际,已经顾不上好不好,只凭着一腔热血在挥舞长枪,在拦截辽贼。

被他刺下马的辽人总共五个,救下了三位小娘子。

事实证明,他是可以用左手挥枪的,且挥得很好。

在皇城司,没人知道,在学骑射之前,他先学的弓弩。

幼时家贫,买不起弓,只拿着一杆枣木棍舞来舞去。他爹磨尖了石头安在长棍前端,他娘扯了红布条系在棍头。

如果不是遇到了唐玄,他或许会像钱朗一般,入厢军,守边疆。

这也是他少年时的志向。

手臂还在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赖大握拳,砸了砸他的肩。

方才,他就跟在钟疆身边,跟着他一起打辽贼。

小郭背着玄铁弓,崇拜地看着他们。

钟疆抹了把额头的湿汗,洒脱一笑,“走,去向狄将军讨酒喝。”

狄咏正抱着他的小县主,顺毛哄。

若再不哄,赵灵犀就把那几个辽人打死了。

还得拿他们跟辽国谈判呢!

槐树负责把人押走。

虽然很想留下来吃一碗司南做的面,却不能了,连下马给司南磕个头的机会都没有。

少年愧疚难言,“师父,我……”

司南笑,“叫哥。”

槐树怔了一瞬,改口:“哥!”

司南笑着拍拍马脖子,“快去吧,小英雄。”

槐树眼中迸出极大的成就感,重重点头,带着绑成串的辽人,拉着缴获的战马意气风发地回军营了。

唐玄没走,幽怨地看着司南。

司南非常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偏不说。

“吃面吗?”

唐玄不吭声。

“炒的还是煮的?”

还是不吭声。

“煮一碗炒一碗可好?”

打定主意不吭声。

司南叹气:“看样子,大英雄不想吃面啊!不然,吃火锅可好?”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