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走来的秦立民怒道:“那我能不能插嘴说一句啊。”
局长不认识赵鸿,但县长他却是认识的,脸色立即有些发白,但也强自镇定道:“我们自然听县长的安排。”
秦立民沉声道:“灾区现在情况严重,救灾小组的工作人员明显不足,这个时候,你还要把人赶回县城去,是为了什么?”
“他们工作懈怠,导致一户人家塌方,砸死砸伤多达六人,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我不能姑息。”
“塌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这种事情,上级的领导一般是不会插手的,因为一个弄不好,自己也要承担连带的责任。这么大的事情,上面一定会追责,现在有了可以承担责任的人。陆局还以为秦立民会顺水推舟,不再过问此事,可是却没想到,他会继续追问,显然是不打算轻易揭过这件事。
陆局的脸更白了,额头上也已经有汗珠泌出,却不敢不回答秦立民的话,只得结结巴巴的道:“应该是昨天晚上。”
“徐主任今天早上才从医院出来,赵旭阳也被你安排休假,他们都是刚才和我们一起从县城赶过来的,昨天晚上的事却要他们负责,陆局还真是会找人啊。”
秦立民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的用心,陆局额头上的汗更多,只能结结巴巴的强辩道:“是他们救援不力,才导致的伤亡。”
“证据呐?”秦立民冷冷接道:“你没有调查,没有依据就给他们乱扣罪名,谁给你这样的权力,敢这么胡作非为……”
秦立民快被他气死了,这个陆局不知死活,在赵鸿的面前,诬陷他的儿子,还连累了自己。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赵鸿就截口道:“现在没有时间去追究责任,还是赶紧救济灾民,救灾小组由徐主任负责,立即去安排工作,好好的安置灾民,千万不要再出什么意外。”
徐主任被委派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是赵鸿对他的信任,也是一种考验,徐主任也感觉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敢耽误,立即就去忙在安排工作了。
他在灾情最严重的时候,就来到了南河一带,对这里的情况很清楚,况且有赵鸿和秦立民在身后撑腰。
他没有后顾之忧,大刀阔斧的安排工作,还有赵旭阳从旁协助,安排的很是妥当,再没出什么状况。
陆局见自己刚刚还轻视的人,秦立民却对他言听计从,甚至没有和秦立民这个县长商议,就擅自把管理救灾小组的权力交给了徐主任。
而秦立民也没有丝毫愤慨的表示,陆局就明白眼前这个人,绝不是个简单人物,可能是市里派来的,也可能是省里的。
这么一想,他的脸色更白,冷汗出的更多,汗出如浆,很快就湿透了他的衣服,但他也不敢擦拭。
赵鸿却没有要追究他的意思,只是开口淡淡道:“这位同志,不管到什么时候,百姓的性命,永远都比个人的前程重要,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现在救灾工作千头万绪,正是缺人的时候,你也不必回去写那些毫无用处的检查,还是留在灾区将功补过吧。”
他刚才二话不说就要赵旭阳他们回去写检查,而赵鸿虽然生气,却也没有因为个人情绪,而做这些没用的事。
他现在没有追究,但也说的很明白,要陆局将功补过,如果在后续的工作中,他还是这么争权夺利,不把百姓当回事,一直顾及自己的前程政绩,那他的仕途才是真的到头了。
陆局自然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哪里还敢磨蹭,答应了一声就立即转身去忙了,这个神秘的大人物,都亲历亲为的救助灾民,弄的满身是泥,他那里还敢偷懒。
秦立民和赵鸿也没有闲着,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协助徐主任安置灾民,一直忙到了天完全黑透了,才精疲力竭停下休息,吃了一点东西。
秦立民要赶回县城安排工作,赵鸿却留了下来,而且没有听从秦立民的安排,住在红旗大队,而是去了下游的大兴生产队。
他在大兴生产队住了好几年,阔别几年后重新来到这里,心中百味陈杂。他先去见了韩庆军,听他汇报了村里的情况,知道大兴生产队,在韩庆军的管理下,没出什么大的状况,很是欣慰。
然后去了韩家,韩家虽然也损失严重,但和其他受灾的人家相比,还算是好的,至少他们上屋保存完好。
他们也是忙了一天,此时一家人刚吃完饭,在休息,见赵鸿和韩庆军一起来了,很是吃惊,连忙起身相迎。
韩庆斌从韩晓棠口中得知,赵鸿来到了兰溪,但他是□□,下乡来是安排灾区工作的,韩庆斌可不敢奢望他能来自己家。
可现在赵鸿却真的亲自过来了,他很是激动,嚷嚷着让儿媳妇去烧茶。
赵鸿摇头拦阻道:“不用,我刚吃过饭,不渴,我过来是想看看咱们生产队的情况,二来也是想和老哥你商量一下孩子们的婚事。”
现在这样的情况,不适合谈婚论嫁,但赵鸿的时间紧迫,他不可能长期呆在兰溪,很快就会回去。
但赵旭阳的婚姻大事也不能耽误,他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二十好几的人,省委家属院里和赵旭阳一起长大的年轻人,好多都有孩子了,赵旭阳却还是孑然一身。
他怎么能不着急,现在好不容易,韩晓棠答应结婚,他那里敢耽误,生怕夜长梦多,即使劳累了一天,也要跑过来和韩庆斌商议婚事。
韩庆斌好似在梦中一般,开始赵旭阳亲自送韩晓棠回来,他就猜测两人之间肯定有情况,但却不敢相信,□□的家儿子能真的相中他的闺女。
后来赵旭阳调到了兰溪工作,隔三岔五的来看他,还给他买好烟好酒,那时候他也是半信半疑。
现在□□真的跑到他们家,来商量婚事,他还是难以置信。还是韩晓棠在暗中推了他一下,韩庆斌才回过神,结结巴巴的道:“只……只要孩子们愿意,一切都听书记安排,我们没……没什么意见。”
赵鸿看向韩晓棠道:“晓棠,你有什么意见吗?”
“赵叔您安排就好。”
赵鸿沉思道:“婚事如果在省城办,你父母和亲人来回不方便,而且在省城也会兴师动众的,恐怕有些人会利用婚事来做什么文章。所以我认为还是在县城办,或者是在生产队也行,这个就要看爹的意思,看在那里办合适。”
这个韩庆斌自然是求之不得,在大兴生产队办婚事,那他脸上多有光彩,又不用来回的往省城跑。虽然他也很想去省城看看,但听说路上要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他就立即打了退堂鼓。不管赵鸿说什么,韩庆斌都很爽快的答应,甚至都没提彩礼的事。
第140章
韩庆斌两人相谈甚欢,说好了婚礼的事,赵鸿就关心的询问韩家,还有村子里的损失情况。
韩庆军兄弟两个陪着赵鸿说到了半夜,还是韩晓棠跑来提醒他们,明天还有工作,他们才散,韩庆军把赵鸿送到了生产队给安排的住处,才回自己家去了。
有了徐主任大公无私的安排工作,还有赵旭阳这些年轻人努力的付出,还有市里省里大力的支援,灾情很快就控制了下来。
在洪涝灾害中伤亡的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受伤的都住在县城的人民医院,所有的医疗费用,都有县政府来承担。
死亡的人或火葬或土葬,也全部安置好了,沿河两岸淹死的牲畜,全部焚毁掩埋,没有造成大的转染疾病。
赈灾款项也很快就拨了下来,用于灾区后续的重建,给灾民修理房屋,分发粮食,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但其中也不乏趁机发灾难财的人,贪墨赈灾款,糊弄百姓的事情,好在最后都妥善解决了。在元旦前夕,一切终于都处理好了,南河一带的村庄也恢复了生产,开始正常的生活。
县城也开始一年一度的评选活动,赵旭阳因为这次在灾害面前,不顾生命危险的救助灾民,毫无悬念的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徐主任提升为农业局副局长,主管乡镇农业部门,其实论这次救灾的情况,赵旭阳要比徐主任的功劳要大。但赵鸿并没有偏向自己的儿子,反而提拔了他,徐主任很是感激,工作也更加认真积极。
徐主任虽然心中感激,但赵家父子并不是那种官僚主义的人,对于溜须拍马,或者请客送礼这样的事很是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