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的神情看在眼里,莫庭烨自是知晓他误会了什么,却也不曾解释,与身旁的南宫浅陌对视了一眼,紫眸再次变得坚毅起来,一拉缰绳,扬声道:“进城!”
两匹战马齐头并进,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官员和将领。那些个朝中老臣瞧了心中不由暗暗惊叹:暄王妃的战马不曾错后暄王半步,这当中的深意可大了去了!
进宫之后,莫庭烨和南宫浅陌自是先去看望病重的莫御城,至于莫君澜,则先去宣政殿安顿一众朝臣和刚刚归来的将领。
来到正德殿外,一股浓郁的药味儿便扑面而来,太医院的御医们悉数守在外间,见二人前来连忙上前见礼:“下官见过暄王殿下、暄王妃!”
“起来吧,皇兄情况如何了?”莫庭烨沉声问道。
为首的太医院院判战战兢兢地道:“回禀王爷,臣等医术不精,皇上的身子……只怕就在这一两日了……”
莫庭烨听罢心头一窒,抬脚就往里走去,南宫浅陌连忙跟上,余光瞧见跪在地上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旬的御医们,轻声道:“诸位辛苦了,都起来吧!”
御医们纷纷投以感激的一瞥,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元公公领着二人走进内室,只见元贵妃和愉妃服侍在侧,见二人进来,便从榻前起身,相互见礼过后便听得元贵妃叹道:“皇上这些日子愈发不好了,每日清醒的时间不过一两个时辰……”
床上的莫御城形容枯槁,面色惨淡,赫然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南宫浅陌瞧见心中也是沉了沉,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隔了半晌,方才面色凝重地冲着莫庭烨摇了摇头。
医者救人不救命,早在六年前她就说过,皇上因着服用丹药过多,伤了根本,便是调养得再好也不过三五年的光景,能平安渡过这六年,已经是上天眷顾了,至于如今……不过是靠各种汤药吊着一口气罢了。
莫庭烨目光复杂地望着床上奄奄一息的人,隔了许久方从嗓子里蹦出一句沙哑的话来:“本王……想单独同皇兄待一会儿。”
南宫浅陌没作声,同元贵妃、愉妃一道转身离开。元公公亦同伺候的宫人们打了眼色,一并跟着退了出去。
金碧辉煌的寝殿内,此刻就只剩下了莫庭烨和莫御城二人,清冷冷的。只见莫庭烨缓缓取下身上的盔甲,就那么坐在榻前的地上,久久不曾开口。
床上的莫御城仿佛终于感觉到什么,朝一旁伸出手去:“阿烨,是阿烨回来了吗……”
莫庭烨盯着他颤抖的手看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紧紧握住,道:“是我,皇兄。”无论这个人曾经对母妃做过什么样不可原谅的事情,可他对自己始终悉心照料,拳拳相护,这么多年过去,也该放下了。
或许,母妃亦从未怨怪过他……
第554章 单独相处
感受到手中传来的温暖,莫御城终于费力地睁开了眼睛,“阿烨,阿烨,朕对不起你,对不起你母妃……咳咳……朕后悔,可,可朕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说着眼角流下一丝泪来,隔着半截生死,一柸黄土。
莫庭烨抿唇:“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只是对不起那个女人罢了。
然而莫御城却似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双目浑浊地望着头顶明黄色的床缦,神思恍惚:“虞儿,我亏欠你太多,太多了,你怨我……也是应当。”许是在意识朦胧中,他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朕”这个自称。
“入宫,是她自己的选择,我想,她不曾怪你。”莫庭烨犹豫了片刻,还是出言安慰道。
“不怪我吗?”莫御城终于清醒了些,神情变得苦涩起来:“我倒宁愿她怪我,当初先帝觊觎她的美貌,动了心思,护不住她是我无能,二哥说得对,是我配不上她,这是我的报应。”显然,他口中的这个“二哥”指的并不是先帝的皇子,而是那位避世已久的逍遥谷谷主。
莫庭烨皱了皱眉头,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母妃是为了帮皇兄扭转局面才主动提出入宫的,原来真相竟是因为先帝动了心思吗?
“阿烨,我知道你不喜欢皇宫……咳咳……但这江山只有交到你手里,朕……朕才能放心,阿烨,当朕求你了!”莫御城此刻极为虚弱,断断续续地说完这些话仿佛已经耗尽了他的所有力气。
他如此低声下气的模样让莫庭烨觉得有些不适,皱了皱眉,声音微冷却难掩关切:“你不必如此,即便不是为了你,我也不会撒手不管的。”最起码现在不会。他在心里默默补充道。
“好,好……”莫御城眼中划过一抹欣慰,连着说了几个好字,忽而眼中流露出一抹期待之色,他望着面前一身戎装的男子,道:“阿烨,朕没有多少时间了,你能不能,能不能叫朕一声……”
话未说完就被男子沉声打断:“皇兄,旧事已过,不必再提。”他知道他在期待什么,可惜的是,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满足他的这个愿望,因为一旦改口,母妃将要背负的是无穷无尽的污名和唾弃,他不能这样做。
莫御城眸中的光芒一点点暗了下去,最终湮没在无尽的绝望与悔恨中,声音疲惫而倦怠:“罢了,是我奢求了,阿烨,朕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看着他失望无力的模样,莫庭烨只觉心里仿佛堵了一块石头一般,难受得紧,可张了张口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他本就不善表达,这些年来同这位皇兄之间也少有交流,此刻更是词穷,沉默了半天末了只好僵硬地说了句:“你好好休息,别多想,我明日再来看你。”
从正德殿出来,莫庭烨便吩咐元公公,召六部尚书至勤政殿议事,至于那些候在宣政殿等着接风宴的大臣则直接被晾在了那里,好在澜王明白过来他的意思,这才令人传话令众人各自散去。
南宫浅陌自正德殿出来后,与元贵妃和愉妃一同走在宫里的小道上。知道这二人怕是有什么话要同自己说,故而南宫浅陌也不着急,就静静地等着对方先开口。
“这些日子王妃在边关辛苦了,此次回京倒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元贵妃温和地笑道。
南宫浅陌淡淡笑了笑:“在边关待久了,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倒也不觉得辛苦。”她说的是实话,回顾她这些年,待在上京城的日子屈指可数。
愉妃忽而幽幽叹了一句,“边关虽瞧着苦寒,却也有着上京城所没有的好风光。”
见南宫浅陌面露诧异,元贵妃不由笑着解释道:“王妃怕是不知,愉妃妹妹也是陇邺城人士呢!”
南宫浅陌倒真是没想到这一点,惊讶道:“原以为似愉妃娘娘这般颜色的人应为江南人士才是,现在看来倒是我浅薄了!”说着便对愉妃微微拱手以示歉意。
许是她平日里以男装示人惯了,此刻说出这番话来竟带了几分男子的潇洒与飒爽。看得愉妃不由轻轻掩唇,俏皮地笑道:“怪不得人常说王妃风华绝代,不输男子,今日见了方知此言非虚!”
南宫浅陌闻言心中微汗:“我便当娘娘这是在夸我了!”说着,心中对于这位性子有几分跳脱的愉妃娘娘,却多了几分好感。
“王妃刚刚回京,想必还不曾见过太后娘娘吧?不如咱们一起去长乐宫给太后她老人家请个安?”元贵妃温声提议道。
想到那位性格有些别扭又可爱的老人家,南宫浅陌不禁心中一暖,应道:“自当如此。”自己久不在上京城,也不知她老人家身子骨儿如何了,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嘱咐用膳。
“对了,这次回来似乎一直没见着皇后娘娘?”南宫浅陌有些好奇地问道。
自上京城动乱以来,宫中嫔妃大都深居简出,就连平日里最闹腾的淑妃和安嫔都偃旗息鼓,悄悄地窝在自己的宫殿内,每日除了同太后、皇上请安外,无事绝不外出。所以这段时间在皇上身边侍疾的也就只有元贵妃和愉妃二人。
愉妃是莫君澜的人,会和元贵妃交好自然实在情理之中,只是身为六宫之主的皇后竟也不曾露面,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便是受到睿王叛乱的牵连,可毕竟最终的处置结果还没定下来不是吗?
愉妃和元贵妃相视一眼,轻嗤一声道:“咱们皇后娘娘可是个有本事的,王妃到了长乐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