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391)

作者:YTT桃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望着那一辆辆迎风招展飘扬着小蓝旗的的骡子车,这面负责接收的大人颇感意外,再看看单据上黎大人在出发时标注的日期,又打量宋福生:这支队伍是运得最快的。

但口头上没有夸奖,物质上也没有奖励。

城内还不准宋福生他们停留。

忍住脸晒得冒油,在耀州城官差的带领下,又行进了一天,到了一个靠海的渔村。

这才差人清点,算是最终交货。

终点站的渔村大得很。

临时存粮的仓库也很大。

这里的人都很忙碌。

宋福生将粮食全部转交后,就跑到海边向渔民打听:“老乡,你们这是在忙着造船?”

老乡说,一直在造,造好久了。

宋福生心想:你瞅瞅,果不其然,看来闺女在家猜的全对。

没敢再打听船不船的事,谨记媳妇教导,在家瞎说八道也就算了,到外面可别往那敏感话题上唠,好奇害死猫啊。

不过,宋福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人唠唠嗑,不问他难受。

“老乡,不知有卖鱼片的不?”

其实他最相中的是这里的大米,听说以往价钱也比奉天城低。

可眼下这情况,好米不光供给朝廷,还要运往前线,估计当地种米的都吃不着。

“海参呢,海蜇,对虾,虾皮,海米。”

反正,不能空手回去。

“啥?什么多?老乡你大点声,听不清。”

“西瓜和桃啊,买,拉几车,一路渴一路吃。”

然后宋福生他们就忙起来了。

听得钱佩英和宋茯苓也无语至极。

她们在家干活累得昏天暗地,任家村和九族全体,每天上山下地干活,忙完一摊又一摊。

九嫂子那些村里的老婆子,都跑到河对岸帮大家煮饭了,结果这个老宋可倒好,你听听他说的那话,气人。

“等待验收,收货的得对数,也是让我们歇歇,就给我们都关在一个院子里,在那里吃住。

住不下就睡露天地。睡习惯了倒不觉得啥,外面天挺热,冷不着,小海风一吹还能凉快些。

关键是没啥吃的,到地方了,还让我们吃大列巴喝野菜汤。

对了,闺女,你那大列巴可真是坑人,这一道吃得我见到都能吐。

我一看,这不行啊,那里官差我认识好几个,打声招呼就出去了。”

宋茯苓:“爹,你才到,就能认识上好几位官差啦?”

“啊。”

钱佩英:“你给那四百位民夫也带出去啦?”

“那不能带,就带着大郎他们,我们十一个人出去的,找了一户村里人家。那家人也没啥吃的。我们就烤的海参吃。四壮,吃了好些个这么大个的。”

钱佩英,宋茯苓:“……”

“给那户村妇点钱,让白菜炖鲅鱼。”

鲅鱼,海洋十大最有营养的鱼之一。

钱佩英,宋茯苓:“……”

“对虾。”

宁吃对虾一口,不吃杂鱼半篓。

娘俩坐在沙发上,看着宋福生一边吃发面饼卷牛肉,一边讲述渔村里的种种。

听懂了,总结起来,老爸到了那里的日子是:

“我来啦,海参,嗨,鲅鱼,你好,虾爬子你也好乖。

你们等我们很久了吧?

瞧瞧你们这肥的不要不要的身体,就知道你们在等我们吃。”

宋福生说着说着发现没动静了,看向沙发上那娘俩:“啊,那什么,我用硝石给你们冰镇一些回去。”

还一拍巴掌很遗憾的模样:“闺女,要有你在,咱爷俩都能给这空间塞满海鲜。我自个不行啊,送不进来。”

钱佩英急忙嘱咐:

“人家不是要求了嘛,骡子只让带回十台,剩下的都要给留下。你可别瞎买,咋倒腾回来呀,再说有的不好保存,再臭……”

再臭喽的“喽”字还没说完,空间里就空无一人了。三口人通通被弹了出去,到点了,清场。

在宋福生带领一众民夫,十台骡子车,肩扛手挑渔村海特产回程时,陆之婉的夫君齐东鸣,几次被下病危通知,几次与死神抗争,不忍抛下大着肚子的妻子,终于在到家躺了两天之后睁开了双眼。

陆之婉扑倒在病床前,哭得一句囫囵话也说不出来。

医官们直呼奇迹。

但是齐东鸣这次在前线受得伤太重,少说养也得养个三年两载才能恢复元气。

齐东鸣是被救活了,却没想到陆府又再次,不,是整个朝廷又被不幸所袭,新皇接到消息后当即颓然瘫坐在龙椅上,望着床外的黄昏落泪。

大将军王,镇国大将军,陆畔之父,遗体正从前线被护送回奉天城。

“朕的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积劳成疾,才会突发心患,坠马而逝。”

一直在训练基地练兵的陆畔,一直不停申请去前线却不被准许的陆畔,瞬间脖子僵硬,整个人怔住。

半晌才缓缓回头看向顺子:

“你说什么?”

顺子噗通跪地,爬着上前,哭成了泪人,他紧紧抱住陆畔的腿:“少爷,你,你要,呜呜……”

顺子想安慰陆畔要坚强节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第四百八十八章 秘闻(一更)

之前喧嚣的练兵场,此刻静的吓人。

马匹似乎感受到了人们悲伤的情绪,只有它们在不安地躁动着。

一批,一批,又一批的兵将,默默的原地跪下。

从是正规军那日起,他们所有人都可以称为是镇国大将军的下属。

这些跪下的身影中,陆畔突兀地站在他们中间。

眼眶通红,在左右看,看完再重新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又或许,他自己也不清楚这一刻该寻找什么。

“少爷?少爷小心!”顺子满脸泪急忙上前,一把扶住差些从马匹上滑下来的陆畔。

夕阳下,驮载陆畔的马匹,消失在训练场。

顺子用衣袖胡乱蹭了把脸上的泪,接过缰绳利索上马离开。

陆畔和顺子的身后,还有耿副尉等几人。

这几人是从陆家军走出来的。

一日为陆家军,终身为陆家军。

……

奉天城。

今日戒严。

城门却大开。

新皇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处亲迎大将军,回家。

陆丞相和老妻望着远处驶来的车辆:再没有儿子会回来拜见了。

陆畔的几位姐姐望着远处驶来的车辆:从此,再也没有父亲了。

文武百官望着远处驶来的车辆,尤其是留守奉天城的武官们,此时各个虎目含泪,抽出随身佩剑,剑指苍穹,以军礼迎大将军回家。

十六岁,第一次上战场。

四十六岁,是最后一次。

国公府从前街一直到院落门前,两侧跪满了陆家军。

从将军的遗体归来后,他们就一直这么跪着。

管家出来传国公爷口令让他们起来,却没人听。

陆畔就是在这时回来的。

两侧跪地的兵将,都眼眶红红的望着他。

窗外,陆畔几位姐姐哭的泣不成声,弟弟从回来后就将他自己和父亲的棺椁反锁在里面。

大姐陆之敏哭到手抖去触碰窗户:“珉瑞?珉瑞,你说句话。”

陆之婉也哭的直抽,听到响声回头,挺着大肚子急步上前,“娘,您快看看珉瑞吧,呜呜。”

陆夫人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般,被贴身丫鬟搀扶着唤陆畔的名字。

连敲数声。

就在陆夫人也觉得儿子今日是不会开门了时。

陆畔在里面,双手打开了门。

陆夫人看到儿子那一刻,一下子就哭出了声。

陆畔以前从没有觉得母亲长得这么矮小,他用大掌安抚母亲的后背。

“珉瑞,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单独告诉你……”

陆畔听母亲讲完,一脸怔忪。

也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是独子了。

是啊,和祖父不同,父亲在府中明明是有姨娘的。

据母亲讲:

最初没有让其他人生养,是因为祖母。

祖母,公主出身,性情如此,很看不惯庶子占长子位这样的家败事情发生,祖父也确实是没有那种心思。

陆家就有了规定,嫡长子没生,有通房小妾也要灌药,只能当玩物。

到了母亲这一辈,自然就延续了。

更何况父亲迎娶母亲,又是因为很欢喜母亲才娶。

上一篇:我靠美颜稳住天下下一篇:暴君攻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