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330)

作者:YTT桃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像王婆子家,人家姓王,高屠户家姓高,像李秀家,夫姓赵,虽就剩宝子一个根,那也得供奉不是?

还有米寿,他姓钱。

啥叫大伙,啥叫抱团过日子,那就是甭管在哪方面都不能顾此失彼。

供咱宋家祖宗,也要供那些人的。

一排排从老到少,从男到女,子妇曾孙依次肃穆跪下。

香点燃。

敬天,敬地,敬祖先。

宋阿爷站在祭台前,说出了三个非常质朴的新年愿望。

别有天灾。

别有地灾。

求各家的祖宗们保佑我们,明年还能像到这里的几个月一样就中,就过这样的日子就中。

老爷子都没敢求什么大富大贵。

最后,敬人。

宋阿爷转身坐在早就准备好的凳子上,下面是八位老太太以及几位老头带领各家子孙,向他叩头。

雪花一片片落在大家的头上。

第四百一十四章 难忘今宵(二更)

敬人,可不止敬辈分最高的阿爷。

还有各家的老人。

跪完阿爷后,各家又分别冲爷爷奶奶跪拜。

没有爷爷奶奶的,像宋富贵这种,他就和媳妇坐在前面了,受儿子们拜。

大人们拿出大伙掏钱早先共同买的布,作为礼物,回馈给子女、儿孙。

只不过,回馈的是布料,不是成衣。

妇女们实在是抽不出空制成新衣,买布买的又有些晚,只给老人们做出能穿的。

就是在这时,出现了个插曲,让所有的长辈们都没想到的插曲。

这个插曲还是宋茯苓干的。

她大活干不了,锦上添花的活还是很会干的。

宋茯苓双手端出一大盘蛋糕花。

每一家向长辈跪拜的孩子们都会选出代表,用小小的木棍挑起蒸笼里的一朵蛋糕花。

大郎说:“奶,吃了它,祝您笑口常开。”

马老太坐在凳子上,极其感慨接过。

做这么久的蛋糕买卖,除了尝过第一次小孙女做出来成品,那还心疼的差些吐出来,再没吃过。那次吃的太急,也忘了味儿。

葛二妞、王婆子、郭婆子她们,更是郑重其事双手接过子孙给的蛋糕花,推了这么久点心车,今儿也尝尝,啥味儿呢,卖那么贵。

两岁多的宝子,也在像模像样的给李秀磕头,

小娃馋的一张嘴直淌哈喇子,却毅然决然地将一朵红灿灿的蛋糕花递给李秀:“娘,吃花花。”

“嗳,宝儿,将来也好好念书。”

分完后,剩下了两朵。

宋茯苓故意的。

宋茯苓带着米寿,忽然给宋福生和钱佩英跪下,“爹,娘,祝你们身体健康,一定要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在现代,除了长辈去世,宋茯苓从没跪过人。

到了这里,给这个跪,给那个跪,却从未认认真真地跪过自个的父母。

闺女忽然整这一出,一下子就给宋福生整激动了,比钱佩英还激动,眼眶红了。

怕自个失态,宋福生一把抄起米寿,就着米寿递过来的蛋糕花,啊呜就是一口,嘴边还带着蛋糕就要亲米寿,跟米寿闹得时候,满眼笑看女儿。

钱佩英之所以没有宋福生表现的那么心花怒放,是因为她的关注点有点不一样。

她一把取过蛋糕花,拽起宋茯苓小小声道:“你还嫌今儿跪的少?膝盖不得疼?跪我干啥。”

还举着蛋糕花说,“我就不吃了吧,我又不是没吃过,留给米寿,搁外面冻一冻,晚上守岁吃。”

“娘。”宋茯苓都无奈了。

她这正煽情呢,干什么呐,能不能认真配合。

“好好好,嘿嘿,谢谢闺女啦。艾玛,真甜。”

一屋子的孩子:“祝祖父祖母、爹娘,笑口常开。”

宋阿爷高举咬了一半的蛋糕花,畅快大笑道:“福到,开饭。”

一听开饭,孩子们麻溜从地上爬起,立马欢呼着带头向会议室跑去。

得布料,做新衣裳?不不不,不感兴趣。

吃肉,吃香的,吃带糖的,吃油炸的,才是娃子们最盼新年最重要的事。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变故(三更,为车厘子929打赏+)

啥条件啊,吃这么些硬菜,啊?宋富贵和好些个汉子们,脸上带笑,喉咙直动盯着饭菜,控制不住分泌唾液。

就没逃荒前,也吃不上这样的饭。

那时,能炖只鸡、炖条鱼,过年包饺子用细面,家里就不孬啦。

再看看眼下拼起的一桌桌,真是肉菜多多。

宋福生走过来说:“坐啊,咋都不敢动筷?”

有好几个汉子大笑着说:

“不晓得该吃哪个。”

“连见都没见过。”

“兄弟,你说对了,真不敢乱动,肚子里没啥油水,冷不丁吃怕拉肚。”

宋富贵:“我从来也不敢想,能吃上这样的大鱼大肉,我寻思我临死前也吃不上了呢,只能盼着俺家几个蔫吧上坟烧。”

宋阿爷闻言瞪眼睛,大过年的,没等喝呢,先胡言乱语。

宋富贵也急忙呸呸呸,隔着人群冲阿爷嬉皮笑脸作揖。

这不是太感慨了嘛,这么硬的菜,不是为打肿脸装胖子招待别人,纯要进自个肚,可玄幻了,像场梦。

“要我说,咱大伙喊一嗓子吧!”

喊啥,咋的了,有后进来的很疑惑。

“就喊,感谢阿爷给咱们守住家,感谢福生大兄弟带咱们挣银钱,我这颗心呐,不喊一嗓子太难受。”

估计望着满桌子硬菜,难受的人太多了,真就莫名其妙地举着双手吼了起来,“感谢阿爷,感谢福生大兄弟!”

钱米寿嘴里嚼着姐姐偷喂的肉,仰起兴奋的小脸,也跟着一堆娃子们喊:“感谢福生大兄弟。”

钱佩英笑着坐下,凑近闺女说话。

不凑近不行,都听不着,这些人嗷嗷的扯脖子喊。

而且现在已经不光感谢她爷们了,谁都感谢。

连牛掌柜喂牛喂马很辛苦都感谢到了。

牛掌柜才给小红加完餐回来,喂了一颗苹果,小小姐让的,说今儿半夜还有一颗。进屋看到这么热闹,也跟着感谢了一番,他替自个和四壮表达心意。

钱佩英对闺女说“瞅着吧,一会儿喝完酒,更得唱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就会那两句,那妹妹被他们唱的一直在道上走,也够累的。”

“哈哈哈,”宋茯苓一边哈哈哈笑得露出小嗓子,一边让她奶非吃烤鸭皮,“皮香。”

马老太:嗳呦,这么多菜,这孩子别说话啊,倒是闷头吃啊。再说皮香什么,皮怎能有肉香。

“奶,路上我和你说吃烤鸭,我做到了吧。”

马老太举着鸭架猛点头:嗳呦,烤鸭香的狠,香得狠,就爱这一口。滋溜,老太太还喝口米酒。

这十个菜给大伙吃的,四喜丸子里的菜汤都用饽饽蘸没了。

宋茯苓听到好些半大姑娘们,在席间对她表白说心里话道:

头一回,让放量吃,不是给分餐。

不是在大过年的,会因为谁多吃一块肉少吃一块肉就挨骂,有的还会挨筷子敲头上一顿抽。

姐姐们告诉宋茯苓:“自从有了胖丫你,你不挨揍,被三叔三婶和你祖母宝贝着,俺们这些姑娘们也跟着很少挨揍挨骂了,谢谢妹妹。”

宋茯苓听完能说啥,只能劝:“别放量吃啊,咱还有半夜饺子呢。”

半夜饺子,那叫更岁交子,新旧交替。

这里人也管过年饺子叫“万万顺。”

而且不光煮饺子,还煮面条,那叫用金线串起的金元宝。

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半时辰,按现代时间算就是仨小时,可见席间得多热闹。

连宋茯苓都有那么多姐姐和她说心里话,更不用提宋福生了。

宋福生都已经记乱套谁家谁家,耳边就没招消停,都在借着酒劲和他表白。

和他讲述过去的苦日子。

和他说眼下的生活有多么不敢想象,多么希望福生兄弟要一直一直带着他们。往后,指哪打哪。

有的那汉子,在听到宋福生举杯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青山在,人未老。明年这时,向天、向地、向身边人证明,靠着双手,会一年更比一年好。”激动到差些掉泪。

宋阿爷望着一排排孩子,更是大笑得好几次都呛到了。

听到这些孩子们,齐声背三字经,争先恐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上一篇:我靠美颜稳住天下下一篇:暴君攻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