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啊,嘿嘿,没想到少爷真记得。那伙人今儿给送来了新鲜菜,据说是自个想招种的,就惦记给您送来了。您还别说,他们还挺知恩图报。”
顺子一张巧嘴,他不提小全子告诉他,是宋福生留给他的,点名留给顺子爷,他说是送给陆畔的,“叫蒜黄,小全子说,瞧上去就是韭黄,他给拎了咱院子,少爷要不要尝尝?”
陆畔伸直胳膊,示意顺子更衣,闻言问道:“那小孩也来了?他还穿着大人衣?”
嗳呦,瞧这话说的,实在是让顺子意外。
听起来,少爷对那孩子哪是有印象啊,是对那孩子的心细劲和注意力,已经远远高过那些漂亮姑娘们了。
那他回话更得注意。
也是,是那孩子几句话,让那几个大贪官掉了脑袋。
“应是没有。不过少爷放心,上回您赏了他百两银,从那孩子回话里也能感觉到,他姑父姑母应是拿他当亲子一般待,估计有了银钱更不会屈了他。”
陆畔点点头。
……
宋福生哪知道他家米寿,已经在陆畔那挂了号。
如果说,他要想见陆畔,相等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他家米寿要是来见,估计真要是有人能帮忙给通告一声,陆畔还真的就能见。
就即便眼下,他不知道米寿已经有这么厉害的人缘了,此时在郭老大的宣传下,米寿也成了大伙眼中最有福之人。
一个个通过郭老大讲述后,大伙可比刚开始听说时好信多了,跟着米寿后面追问:“就上回,米寿,小将军还和你说了么?”
“就说了那些呀。”
“都说了哪些呀?”宋阿爷追问。
嗨呀,好累呀,米寿真心觉得大伙记性不好,怎的问完好几遍还问。
关键是,他不会将最关键的那句告诉大伙的。
不许骂人,他才不会告诉,那不等于自投罗网了嘛,姑父该揍他了。
想到姑父,钱米寿在几个大人满眼羡慕的目光中问道:“我姑父呢?”
宋阿爷叼着烟袋一愣,可不是,福生自打从城里回来后,就没怎么在他眼前晃过。
老爷子领着米寿,起身去了辣椒基地,不在,只钱佩英在伺候秧苗。
进了宋福生家,发生宋福生正趴在炕上用炭笔写写画画。
能看出来,他趴在炕上好像是越画越兴奋,脸微红。
“阿爷,你来,你看看我设计的。”
“么?”
宋福生说,他想好了,开春盖房,不盖一家一家的大平房了,没劲,也不安全。
他要盖个堡,家家两层或三层小楼,然后被圆形高墙围起来,到时候大铁门一关。面对河流,再盖个哨楼。
宋福生的创作理念,来源于客家人土楼。
但北方得挖得地基深一些,墙更得厚一些,家家二层楼取暖方面也得多琢磨琢磨,因为不像人家南方人,不供暖也能过冬。
不过,纵然有再多困难,他都要盖这种土楼式建筑群。
与此同时,蛋糕房里,宋茯苓给她奶看了一个六寸蛋糕的新成品。
成品上,是一朵朵神气的红色的花,铺满了六寸蛋糕的面,真正的小型生日蛋糕面世。
把马老太震惊的,瞪大了眼捂住嘴,过了好一会儿,第一句就是:“花能吃?”
“能,是用咱们的红萝卜,炸的汁,调的色。”
宋茯苓说完,歪头又对马老太笑嘻嘻道:“奶,你敢干大吗?”
第二百四十章 一更
马老太是从蛋糕房里飘出去的。
她此时思绪飘飞。
那蛋糕花,美的像真花。
真正的在吃食上,做出了花样。
想象一下,拿着勺,将一朵朵带颜色的、甜滋滋的奶油花,塞进嘴里,那得是么滋味呢。
她个老太太都稀罕看,看的错不开眼。
她觉得富贵人也是人,富贵人会不会见了也会稀罕的不得了?
所以,孙女问她:奶,你说这带着花的蛋糕,要是让富贵人看见了,难卖吗?
她给与了肯定答案:不难卖。
咱小老百姓,确实是一文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但是到了富贵人那里,花个一二钱银子买心里舒坦,买滋味,算个啥?
富贵人就喜吃别人吃不着的,三儿子卖的蒜黄,她和孙女的鼓捣蛋糕,都足够证明,富贵人有这毛病。
然后小孙女就让她猜,做这一个带花蛋糕的成本,她们真要是卖出去能得到的利润。
马老太确实是没想到,除了很是费牛奶,这奶油带颜色花的成本真是不高。
可就是这种花,做起来太简单了,却没人敢想,没人敢做。
小孙女说,胡萝卜是橘黄色,家里买的“芯里美”萝卜,也就是咱老百姓最常吃的红心萝卜,能做出来紫红色。南瓜去皮擦成片,摆烤盘里,烤差不多拿出来晾干,黄色的。
等等各种各样的颜色,到小孙女的手里头,将这些菜浆混合在奶油里面搅打,也不知是怎弄的,挤吧挤吧就是一朵朵很是喜人的奶油花。
老天爷就像是给她小孙女开了天眼似的,她小孙女很是敢做,做那些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
那么,利润大吗?
破萝卜、破南瓜,能值几个钱,再是冬日吧,那玩意就是穷苦人常吃的,所以她们祖孙俩算了算,利润很大。
小孙女就再一次问她,敢干大吗?奶,你有决心吗?
马老太站在屋门口,她两手插在棉袄袖子里,抬头望着乌漆嘛黑的天。
心里在回忆着宋茯苓说:
奶,晓得我爹,为什么明明一个地方就能卖完蒜黄,却要分四个地方吗?这叫铺路,为以后铺路,为他之后大量生产蒜黄或者辣椒铺路。
只有更多的人知道,机会才会更多。
就像咱们俩人的蛋糕。
咱们的蛋糕,目前只有童谣镇的酒楼、青楼和茶馆知晓。
青楼和茶馆先不提。
就说酒楼这次给咱揽了99锅蛋糕的事。
假如,我们在四个县里的酒楼卖蛋糕,假如每个酒楼,都能十天半个月就给咱们揽到99锅蛋糕呢。假如四个县的酒楼、青楼、茶馆,每日固定都订23锅的蛋糕呢,你算算,咱们一天能挣多少?
是,虽然咱们眼下做不出,就像我爹的蒜黄、辣椒一样,供不应求。但是他在为将来大量生产而铺路,在做准备。人知道的越多,口口相传,心里才会越有底气干大做强。
所以,奶,咱们务必也要扩大规模,咱们更势必要雇佣人手,咱们完全可以给她们一锅提几文钱的利润,让这些人给咱们大量的烤蛋糕。
并且,咱们还要有自个的运输队,每日向四个县同时送货。
第二百四十一章 二更
不是马老太下不了决心,是小孙女一句话,对她来讲太难了,难在兜里没银钱啊。
一文钱憋倒英雄汉。
她那点老本钱,早就花光了。
最近几日虽说挣了不少,但是买鸡蛋就买了一两多银子的,又添了一百个蒸笼,38文一个蒸笼,一百个是多少钱,要了命。
而且要是扩大,真雇人,一雇就雇好几个,看这样还得大量订蒸笼。
就这,还都算小钱,青砖多少钱?一文钱两块青砖,上回买那些,花了快2两银钱,才搭了6个烤炉子。
得买青砖吧?
对了,去哪买青砖啊?
铁板子,调大火小火的铁板子也得买,一百文一个铁板子。打铁的怎不把心肠黑死算了。
最最大头的是,一头奶牛顶不住,三儿都已经收了十几个娃子的奶钱了,总不能给人家断了吧。
再说,就是断了也没用,一旦要向四个县里推蛋糕卖,从娃子们嘴里省出的十几斤奶,解决不了么。
还有人手,做蛋糕的人手,向外推蛋糕的人手。
就算她老太太玩了命的推出去卖,她一日里最多往返两个县,所以推蛋糕的人手也得琢磨。
总之,难题很多,从大到小都有。
“富贵?”马老太忽然开口叫道。
“嗳?婶子,你怎么在这站着,多冷啊,走,进俺家屋。”宋富贵很纳闷,大晚上的,婶子怎的站这。
“我问你,你今儿去葭县啦?那头么样。”
宋富贵高兴极了,他说看起来自然是没童谣镇红火,但是葭县是大县,人口也很是多。卖蒜黄到了酒楼,也没怎的废话。人家掌柜的很是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