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暄见他单薄的背影,不知怎么忽然就觉得有些心酸,他叫住了他:“你只有小名,家里还没给取大名吧。”
亲兵点点头,红着脸道:“爹娘说贱名好养活,而且我家里也没有识字儿的,就一直狗子狗子的叫了。”
“那本将军帮你取个名字如何?”
亲兵瞪圆了眼睛,激动道:“真的!”
卫暄想了想,笑道:“我家小弟尤为喜好话本,本将军也曾借阅两本。当中有句词本将军印象颇深,是这么说的: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定国,小则御侮捍身……”
他道:“男儿投军,谁人不想建功立业。作为武将,□□定国是最崇高的理想。不如你叫□□,如何?”
亲兵没读过书,只是他听这话莫名就觉得热血沸腾的,再瞧少将军眸中熠熠生辉,那就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他单膝跪地行礼道:“徐□□谢过少将军。”
好像有了名字,他就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长成大人一样。他挠挠头,眯眼笑道:“少将军,小的家中还有个弟弟,今年十四岁了。我想把‘定国’这个名字留给他,不知少将军可否允准。”
卫暄笑着点头:“将士们也好久没有写家信了,今晚去找主簿代笔,也叫将士们给家里报个平安。”
徐□□狠狠点头:“小的这就去。”
卫暄见他脚步轻快,丝毫没有适才不许他冲锋的颓丧,不由笑了起来。想了想,也提笔写了封家信。
这一夜,卫暄睡的并不好。他陷在梦里,梦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要去,不要去……
洪崖天堑刚刚经历一场血战,山谷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卫离艰难的用剑撑着身子勉强站立,韩崇良已经扔了刀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了。
卫淑华呆呆的看着仍在滴血的剑身,兀自说道:“我从没有想过,我的剑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血开刃。”
韩崇良虽是累极,仍不忘玩笑:“这就说明你们卫家人天生就是为战而生的。”
卫离看着卫淑华身后如刀锋般锋利的三百壮士,道:“二小姐怎会带着卫家私军来此?”
韩崇良有些费力的歪过头去,躺在地上望着那威风凛凛的三百勇士。
那时他和卫离正和那群悍匪拼杀,悍匪人多势众,又占地利之便。他本以为自己还未开始的将军生涯将结束在这群悍匪手里,默默无闻,更不会被人记住。
他觉得这样死去实在太憋屈了,在一腔愤怒之下,他都不知道自己竟有如此力气。当卫淑华带着那三百勇士出现的时候,韩崇良以为自己看到了仙女。
“说真的,如果不是我订了亲,我一定娶你。”
卫淑华咬牙:“说真的,如果不是看在你像条死鱼一样瘫在地上,我一定一刀劈了你。”
韩平一把捂住他家少爷的嘴:“少爷,要有风度,可别嘴贱,那可是卫二小姐!”
卫淑华见他还有力气说嘴,也放下心来,对卫离道:“这是阿昭派来的。”
“三爷?可是京中老太君的意思?”
卫淑华道:“阿昭的确是从京里回来的。他倒没详细说,只是调了三百私军给我,让我相助大哥。阿昭现下人在象州,多半会带兵直接去燕州。对了,长乐和亲东越,皇帝陪嫁了不少粮草,都被祖母派去的人给劫了。如今这批粮草就在秦氏下面的商铺里,我雇了商队,他们很快就能到了。”
卫离有些激动:“二小姐来的太是时候了,云州城缺的就是粮草,不然属下也不会冒着勾结反叛的罪名来汾州边界了。”
正说着话,去抄悍匪老巢的军士回来了,笑哈哈道:“卫副将,这土匪窝里头有不少粮食呢。”
卫离激动的无以复加:“这回少将军不用愁了。走,去看看。”
韩崇良正哎呦哎呦的躺在地上哼哼,一听说有粮,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一瘸一拐的跟了过去。
这群悍匪常在这一带活动,巢穴是依山而建的寨子。
“我们去搜的时候,寨子里还有女人小孩用的东西。只是我们找了个遍,也没见一个女人小孩。”军士说道。
卫离道:“应该是原来住在这寨子里的人。”
卫淑华走了一圈,回来说道:“这寨子除了主院这几间房有活动的痕迹外,其余皆是冷锅冷灶,看起来这群悍匪倒不像是打算常住的样子。”
韩崇良在正厅里翻翻捡捡,看到洪崖天堑的地形图,忙不迭的收了起来。除此外,还有一沓信件。他歪着脑袋念叨着:“……务必拦截淮中援军,事成后分拨粮草百石……”
卫离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反复看着那信,不由得瞪圆了眼睛:“崔皓的笔迹!”
“你没看错?”
韩崇良复又低头去翻找信件,发现一封尚未寄出的信,信中言:若事成未得粮草,便将此信交给卫家军。
卫离大致看了看,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怪不得这么巧,我们需要粮草的时候偏偏在洪崖天堑出现了悍匪,原来是崔皓勾结悍匪,从中作梗。”
韩崇良道:“不过看起来他们的合作也没那么牢靠,这匪首明显也在防着崔皓。”他忍不住皱紧眉头,骂道:“妈的,崔皓到底在干什么!朔北六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怎么能……”
卫淑华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瞪大眼睛:“也许是皇帝在授意!”
韩崇良手一顿,惊疑道:“你说什么?”
卫淑华僵硬的扭过头去,说道:“皇上知道了我二哥卫晞的身份,陆鼎以此设计谋划,欲除掉卫家军。”
她颤抖着后退了两步,道:“承逸临死前告诉我,他爹有阴谋,只是他来不及说出口。原来,原来崔家才是皇上用来对付卫家的利剑!”
韩崇良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响,他扳过卫淑华的肩膀,红着眼问:“你说承逸死了?”
卫淑华呆呆的点头:“是啊,程孟杀了他,因为他知道了陆鼎的秘密,因为他想救卫家,他是为了卫家死的……”
韩崇良嘴唇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连日来的疲战他都能坚强的挺过来,可这会儿他突然就像泄了一口气一样,无论如何都站不起来了。
卫离还在消化卫淑华说出的惊雷一般的消息,他有些难以置信:“所以,二小姐的意思是,崔皓不会发兵援助云州。同样的,领兵十万的崔奉也不会驰援北关。他们会放任北燕北狄和卫家军的混战,在最后关头,等候收割。”
厅堂里静了一瞬,针落可闻。
“报!卫副将,山下有云州斥候。”
“快请!”
那斥候见卫离一行人好好活着,忍不住笑道:“真是大喜。少将军叫小的来寻卫副将,他让小的转告卫副将,朔州崔监军送粮了。少将军请韩少爷折返汾州,请卫副将速归云州。”
卫离微诧:“你说朔州送粮了?”
斥候道:“正是。不过崔监军的意思是要少将军出城迎敌,所以少将军请卫副将率军回援。”
卫离手指微颤:“那少将军可应了?”
斥候点头:“若不应,云州城无粮,百姓哗变,将士们也会饿肚子。”
卫离的剑‘嘭’的一声掉在地上,荡起一阵烟尘。
第201章
北关城。
卫儒睡梦中忽然惊醒,不小心扯动胸前伤口,忍不住闷哼一身。
卫昀闻声睁开迷蒙的眼,踉跄着上前,见卫儒伤口处已微微渗出血来,睡意顿消:“伤口崩开了,我去叫军医。”
卫儒摆了摆手,道:“没什么大碍。”他见卫昀身上带伤还守在他身边,不由蹙眉道:“你怎也不知去休息休息。”
卫昀捋了把脸说:“属下的伤不碍事,倒是军医交代,侯爷伤口险些伤及要害,正是关键时候,身边可不能离了人。侯爷适才惊醒,可是伤口又疼了?”
卫儒回想睡梦中心惊肉跳的感觉,此时仍心有余悸,他摇了摇头:“也不知怎的,就是觉得心里慌慌的。”他抹了把额上冷汗,问道:“近来盛京方面可还有什么消息?”
“暂时没有。不过侯爷,二公子身份暴露,皇上态度暧昧,领兵来的又是崔奉。此前朔州就已克扣云州粮饷,这么看来,皇上是要对我卫家军下手了。我们大军在北关,粮饷还需朔州支援,这回可真是彻底受制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