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大人,我可以!+番外(162)

虽然两人都看的明白赵二夫人并不受宠,但再怎么说都是赵二爷明媒正娶的正妻。高门大户里头注重嫡庶尊卑,赵家便是看在嫡出公子的份上也会给赵二夫人几分体面。

“……我们一住进赵府便被林嬷嬷勒令不许踏出院子一步,只专心伺候赵二夫人,闲事莫管。林嬷嬷还留了个小丫鬟,就是为了防止有旁人从我们稳婆身上下手。二少夫人这胎来的不易,林嬷嬷小心谨慎也是情理之中。我和徐婆子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被人钻了空子。”

“期间伯夫人带着姨娘小张氏来探望过二少夫人,伯夫人还点名要见见我们两个稳婆,问了些话,无非就是家中情况等等。伯夫人还送了许多补品,叫二少夫人安心待产。言语间虽不太待见二少夫人,但对二少夫人未出世的孩子却十分关心的。”

“还有便是陈姨娘,听林嬷嬷说陈姨娘曾是二少夫人的陪嫁丫鬟,后来二少爷见她颇有姿色,便强硬的将她收了房。但陈姨娘念着主仆情谊,待二少夫人一如从前般尊敬。那会儿陈姨娘也怀了身孕,瞧着有四个月大了。”

汪婆子说到此处下意识的攥紧被角,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卫昭眸光闪了闪,沉声道:“陈姨娘有问题?”

汪婆子连连摇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惊恐,顾不得才被收拾好的伤口,胡乱的挥舞的手臂:“没有,没有,不,不要打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卫昭眼神一扫,曹英忙唤了大夫进来。

大夫给汪婆子扎了几针,她的情绪才渐渐平息下来。

大夫道:“受了点儿刺激,须得休息一阵。”

卫昭也不急在一时,只叫大夫好好照顾汪婆子,务必保她性命。

曹英也知此人重要,在卫昭走后又在偏院里加派了人手。

赵二少爷在盛京城也算是个名人,曾一掷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的豪气壮举至今仍无人超越。姨娘小妾一个接一个的往府里抬,典型的色胚子。府上稍有姿色的丫鬟都被他收了房。

赵家男丁少,康宁伯仅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偏庶长子身子骨又弱。所以对赵二少爷这般作为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女人多了,兴许能多生几个孩子呢。

康宁伯倒是想的开,只是抬进府的女人们都没能给他生个孙子。在小张氏进门前,赵二少爷已经有了六个闺女了。也是因小张氏进门便怀了孕,头一胎便生了儿子,又有伯夫人张氏撑腰,在府上愈发霸道了。

张氏娘家不算显贵,在李淮登基改革科举取士后,张家也渐渐没落。又因牵扯一桩案子,散尽家财方保住全家性命。赵家这两代因男丁少,有出息的更少,但赵家闺女争气,愣是靠着姻亲关系维持了赵家贵族世家的位置。再有宫里的赵嫔得宠,赵家门庭鼎盛。张氏惦记娘家,便叫小张氏进了门。日后待儿子袭了爵,对娘家也有好处。

小张氏肚子也争气,进门就生了个儿子。这也叫康宁伯舒心了几分,扬言赵嫔晋封后给赵二少爷请封世子位。还掏了腰包给张氏,叫她拿回娘家让舅兄置办些田产。

后来二少夫人也有了身孕,康宁伯愈发高兴了,毕竟嫡出和庶出不同。而张氏的心情反而没那么美妙了。

“……因张家没落,她虽是伯夫人,却总是矮人三分。在儿媳妇面前更是没有底气。也就仗着林氏多年无子摆些婆婆架子。而小张氏产子后,又让她风光了一把。但好歹也是一家主母,知道嫡庶尊卑。所以即便膈应林氏,为了嫡孙她也只能忍着。”

卫昭撑着头听小五嘚啵嘚啵说赵府的各种八卦,只觉得脑子里一团浆糊。

“赵二少爷那就是个宠妾灭妻的主,眼下宠着小张氏也是看在小张氏给他生儿子的份上。这不是儿子生了没多久,赵二少爷又犯老毛病了,听说前儿还在猫儿巷置办了个宅子,藏了个美人呢。”

卫昭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所以赵二少爷拢共有多少姨娘小妾?”

小五掰着手指头算了好半天,方才支支吾吾道:“生了孩子有六个,没生孩子的总得有十七八个吧。”

卫昭啧了啧舌:“赵二少爷真是艳福不浅啊。”

也是因听说过赵二少爷的名声,卫昭才没刻意去打听他后院的事儿。不用想也知道是一团乌烟瘴气。林氏安稳这么多年,自保的手段肯定是有的。且林嬷嬷没提,自然也知道后院那些女人不成气候。只是没想到还是疏忽了一个陈姨娘。

小五后来打听回来的消息说陈姨娘死了。

第137章

“怎么可能,她,她还怀着孩子呢!”林嬷嬷嚯地站起身,一脸的难以置信。

没错,对于赵家来说,虽然儿子重要,但在尝到了闺女给家族带来的好处后,赵家也愿意给出资源培养女子,为的就是长大后可以用联姻来换取家族利益。所以但凡府上有怀孕的姨娘都很受重视。

林嬷嬷为救赵六小姐匆忙离开赵府,而后又躲避小张氏的人,一直不敢与陈姨娘见面。甚至走时都来不及与陈姨娘打招呼。在她看来,二少夫人惨死,小张氏的目的达到,应该不会对一个姨娘动手。尤其是怀有身孕的姨娘……

不知想到什么,林嬷嬷脸色唰的白了,她哆嗦着道:“二少夫人临产前曾私下叫人给陈姨娘看过,虽不是很明确,但也说陈姨娘这胎是男胎的可能性更大。”

林嬷嬷攥紧手掌,恨声道:“小张氏善妒,若她听到什么风声,一定不会允许陈姨娘平安生产的。”

她白着脸看向卫昭:“陈姨娘是怎么死的?”

卫昭叹道:“赵府传出的消息说是畏罪自杀。”

他眯了下眼,忽然明白了徐婆子和汪婆子一身的伤是怎么来的了。二少夫人的身体状况除了谭大夫外,最清楚的就是两个稳婆。小张氏为确保万无一失,必然要封口。而稳婆不是赵家家奴,不可轻易打杀,便要找个由头。

赵府小厮找上徐婆子和汪婆子的家,声称两个稳婆害死主家人。吓的两家人连夜逃跑,不敢再回盛京。而陈姨娘肚子里的孩子又碍了小张氏的眼,重刑拷打两个稳婆将此事推锅给陈姨娘,既能使自己脱罪,又能除掉陈姨娘。

若官府查问下来,只需拿出两个稳婆的口供,表明两稳婆是受陈姨娘指使迫害伯府少夫人,赵家盛怒之下失手处置了稳婆。在赵家如今的权势下,官府不会咬死不放,再许以重利,这件事到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就算林家来人,小张氏早就将人证物证抹的一干二净,林家在盛京没有人脉,也只能干瞪眼。

果然狠毒。

林嬷嬷啐了一口:“陈姨娘老实本分,若不是二少夫人发现及时,早在她被二少爷强占之时就吊死了。谁都有可能会害二少夫人,独独她不会。大人,她一定被逼迫的。二少夫人惨死,六小姐有家不得归,陈姨娘是个有心的,在没查明二少夫人死因前,她不会自尽的。”

卫昭当然明白。只是他如今没有理由去赵府验尸,无法得知陈姨娘的具体死因。

“林家人还有多久进京?”

“若路上平安,也就是这两三天了。”

林嬷嬷在二少夫人出事后便打发了下人回梓州报信。当时小张氏一心想除掉赵六小姐吞了林氏的嫁妆,抽不开身去追回林家报信的人。且林嬷嬷谨慎,唯恐小张氏在路上动手脚,还另派一人绕路回梓州去。两路人马总有一路会将信送到的。

卫昭点了点头,道:“这几日不要出门,林家的人我会派人接应。”

林嬷嬷点头应下。虽然心急陈姨娘的事儿,但也知此事不宜声张,只能耐心等待。

卫昭则在汪婆子情况稳定后再一次去了曹宅,他要向汪婆子证实事情是否如他心中所想。

而汪婆子在得知陈姨娘的死讯后,目光已没有什么波澜,似是早已料到这个结局一般。

她深吸了口气,道:“二少夫人一死,我和徐婆子便知此事难以善了。说起来我至今为止都不知道二少夫人是怎么死的。她的身体虽比寻常人弱了些,但胎像还算好。有谭大夫在,便是最坏的结果,总也能保下孩子的。可当时情况那般凶险,我和徐婆子完全乱了分寸,就是谭大夫都束手无策。”

“其实妇人生产死于血崩的也不在少数,本以为赵家会将此事归于意外。我和徐婆子是良籍,谭大夫又是同济堂的大夫,赵家想动我们总要思量一下。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息事宁人。毕竟我和徐婆子真的不知道这里头的缘由。”

上一篇:凤凰太子下一篇:将军袍

江甯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