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舟淡淡地“嗯”了一声,“他们想让他出去读高中。”
“他年龄还小,现在出去会不会有点早啊?”
“到时候会有寄宿家庭照顾他。”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他的寄宿家庭欺负他呢?万一学校里的同学排挤他呢?他又不是特别外向的小孩,到时候家长都不在身边,他可能都不会开口找人帮忙。”
老板娘提着一个迷你小火锅走了过来,放到桌上后又转身去拿菜。陈原见唐舟一言不发,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毕竟不是自家的事,他方才这样提了一大通建议,似乎不太合适。他刚想补充一句,这些都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唐舟却轻叹一口气,似乎已经对即将到来的、与父母之间的对话感到疲倦,“我是觉得有一点早了。我会跟他们说一下。”
“我不是觉得你父母的想法不好,出去留学当然是好事。”陈原赶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等周周能够照顾自己了再出国会更稳妥一点。”
唐舟被他这幅紧张兮兮的样子逗笑了,“陈老师,你不用跟我解释这么多,我知道你是为了周周好。”
陈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老板娘将几框蔬菜和牛羊肉串摆到桌上,“你们还要点什么嘛?”
陈原抬头看向她,“麻烦再拿两瓶啤酒吧,谢谢。”
锅中的汤水刚好沸腾起来,他抓过几根竹签放进去,“现在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了,我读书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们都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才出国读书。”他忍不住感叹道:“当时我可羡慕他们了,羡慕他们能够去喜欢的学校深造,见一见不一样的人,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你每年到处出差,跑了那么多地方,见过的世界不一定比他们少。”
陈原笑着摇摇头,“工作跟念书还是不太一样。出差只是在会议室之间奔波,呆够一端时间就要换地方,赶去下一家酒店了。世界对我来说就像一间连锁酒店的标准房。”
唐舟隐约记得以前陈原说他大学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是缺少资金。
“要是当时有机会,你肯定也出国了吧?”
“那肯定呀!”陈原不自觉就脱口而出:“别说当时了,现在有机会都想去。”
尽管他不断敲打着自己的神经,刻意不去想这件事,梦境中却反反复复出现他在学校食堂里吃饭,或在图书馆里打瞌睡的破碎片段,导致他有时候一觉醒来,还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去赶早课。
理智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选择,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你最想去哪一所学校?”唐舟问他。
陈原报了个名字,一手握着竹签在火锅里涮了涮。
唐舟发现他说这话时嘴角微微上扬,两只眼角都眯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锅里的蒸汽熏的。
“你想读MBA,对吗?”唐舟摸出手机。
陈原略显惊异,“你怎么知道?”
“你第一次来给周周上课时告诉过我。”唐舟打开网页搜索起来,陈原将几串煮熟了的牛肉串搁到他面前的碟子上,转头打开了手边的另一瓶啤酒,“怎么突然问这个?”
“想要看一看你理想的学校。”唐舟在手机屏幕上迅速滑动着,边看边向陈原同步介绍起来:“项目周期两年,全日制,班级规模五百人;师资条件非常出色,有不少都是校友;招收的学生的平均工作年限是……”
“五年。”陈原说。
唐舟停顿一下,继续念道:“一年的学费是……”
“七万五千美金。”陈原夹起几片生菜放进锅中。
两人对视一眼,陈原突然感到有些口渴,他放下筷子,拿过新开的啤酒,握着细窄的瓶颈仰头喝了起来,回避着唐舟的视线。他想要借此把那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一起吞进肚里,消化干净,然后彻底排除体外。
陈原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登录过多少次学校的官网。许多个难以入睡的夜里,他趴在枕头上,握着小小的手机,从官网上罗列的条条框框,读到申请者的经验分享。他想要努力从中找出几条自己不符合的硬性条件,然而他看得越多,想得越多,看到最后只看出一点错觉,还以为自己离梦想也没有那么遥远。
视线上方,有几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若隐若现的光芒。他突然有些气自己,气自己幼稚,不够年轻了却还想学别人做梦,梦里还想去触碰那些遥不可及的星辰。
陈原放下酒瓶,从锅里拿出一串鱼豆腐,在手边的蘸碟里蘸了些辣椒,搁到面前的碟子上。他低着头来回转动着竹签,转了好多圈,直到刚沾上的辣椒都快被他抖光了。
唐舟搁下手机。很显然,陈原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
“其实你现在也有机会吧?”
“要是不考虑成本的话,怎么着都有机会。”陈原弯起嘴角,露出两排牙齿,看似面上带笑,眼皮却微微垂下,“其实我明白留学这件事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我戴着滤镜看它,才觉得它美妙。”
“你不亲眼看看,怎么知道滤镜是真是假?”
“难道你想让我出国吗?”
唐舟想了想,说:“如果这是你的梦想,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可。”
陈原挑起一边眉毛,开玩笑道:“我要是出国了,可就没法经常和你见面了,我也没钱在市中心买房子了,你更没法住过来了。”
唐舟移开视线,不再言语,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陈原自觉说多了话,心里有点打鼓,他不想让唐舟认为自己是因为他才不愿意出国,于是故作无谓地耸了耸肩,“以后总会有机会出国旅游,又不是非要在外面住个一年半载才能分出好坏。”
久久过后,唐舟才说出一个“没关系”。
“MBA的项目一共只有两年,我申请一个旅游签证就能经常去看你。你每年还会有寒暑假,除去实习,总会找到机会回国。至于房子,这是最容易解决的——你回国的时候可以住在我这儿,我过去的时候就住你那儿。”他看向陈原,像在寻求他的意见,试探性地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原来他是在想解决方法!惊异之余,陈原反问他:“你不觉得我疯了?”
唐舟皱起眉心,“为什么会觉得你疯了?”
“我这个年龄比较尴尬,无论是跳槽、还是转行,做什么选择都很危险,身边的同龄人都忙着奋斗、生存,就只有我还在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你不会觉得我不正常吗?”
唐舟摇了摇头,认真地回答他:“觉得你疯了的人,才是不正常的人。”
夜色之中,陈原不由得睁大双眼,像要在唐舟的鼻尖上看出个窟窿,可他看来看去都找不到一丝破绽,唐舟好似当真相信他能够做到。
借着酒劲,他终于问出了那个在嘴边徘徊过许多遍的疑问:
“你到底喜欢我什么?”
唐舟微微一怔,他同样也问过自己,陈原会喜欢他什么,直到现在也想不出答案。
他们像互相试探的两只蜗牛,拥有不同模样的壳,一根茎叶上乍然相逢,却又忍不住互相打量,琢磨着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物种。
打探间逐渐靠近,原本只是想要看清对方不寻常的外壳上到底印有什么样的花纹,结果却在不知不觉间变了味。陈原是一只特别的蜗牛,以至于唐舟总想多看他两眼,想要呆在他身边,甚至忍不住去触碰他柔软的触角。
陈原轻轻苦笑一声,语气却难得平静,像在叙述客观事实,“对你来说,我不会太普通了吗?”
唐舟没想到他会将普通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
“普通人可不会工作这么多年了,却还想要重返学校。”
陈原松开手,不再去转那串鱼豆腐,“你为什么这么支持我?”
唐舟回想起自己二十七岁生日那天,当他请求陈原随便说点什么,骗一骗自己时,陈原曾经肯定地告诉他:因为你值得。
所以此时他将这句话还给了陈原。
“因为你值得。”
“我值得吗?”陈原醉醺醺地笑道,像在问他,也像在问自己。
唐舟沉声道,“你当然值得,你该有更好的机会。”
陈原自小就拿到一份说明书,里面写满了指导方针,字里行间都在告诫他应该规避风险,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唐舟却是第一个考虑他值不值得跳出框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