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都很有道理,沈辞还是半信半疑的,“好,我再去和前辈谈谈。”
“你去谈什么?前辈不是不喜欢官家子弟吗?你别去了吧……”从顾生的态度来看,苏知心总觉得他还是会把事实告诉别人,一听沈辞的话,心里又紧张了。
沈辞点头,“在你的问题上,前辈还是愿意和我说话的,我去了。”
反对的话说出来就是欲盖弥彰了,苏知心只得祈祷顾生不要说出来。
待到沈辞进了书房,顾生已是见怪不怪了,头也不抬,专心看着书。
“前辈,知心当真只是体虚和身体疲惫引起的症状?”沈辞自顾自坐到了顾生对面,满脸都是对苏知心的关心。
顾生低着头,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不然呢?你想她身患重疾,药石无医?”
这不看人的态度和平时并无不同,沈辞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摇头道:“就是怕她有什么事瞒着我罢了,如此自然是最好。”
“嗯,既然无事,你可以出去了。”顾生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显然是不想再和沈辞说话了。
一直到沈辞走了很久很久之后,他才无奈叹了气。
他并不是很会撒谎,连抬头看一眼沈辞的底气都没有。好在他对外人从来都是这样冷漠的性子,要不然是怎么也瞒不过的。
但愿只需要骗这一次吧,要不然他以后一定会露馅的。
吃中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把手中的书放下,该去做饭了。桌上的书封写着三个字:苗蛊志。
可惜今日并不轻松,刚洗完碗准备上山采药,他又等来了苏知心。
这几天他怎么就和苏知心沈辞这两人过不去了呢?两个人轮着来找他干嘛?不累吗?!
“有时间不好好陪沈辞,为何又来找我?”抓着背篓的手紧了紧,顾生觉得他挺累的。
熬药的任务被小荷自告奋勇承担了,苏知心抓紧闲余时间就过来了,也没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看见他的背篓,浅笑道:“前辈是要去采药?我也一起去吧?”
开玩笑,她是来讨好顾生让他为沈辞看病的。这种事双方心知肚明就够了,说出来不就没有那种意思了吗?
顾生看到她的笑,垂了垂眼,苏知心笑起来真的和陆怜一很像,他可以拒绝任何人,除了陆怜一。
可陆怜一生性要强,一般来说也不会找他帮忙,他那点微弱的助人为乐的心思被她扑灭得所剩无几,少数的两次帮忙都是为了苏知心。
“好,架子旁边还有一个,你自己去拿。”他同意了苏知心的请求,指了指储物架旁边。
得到同意以后,心里的喜悦恨不得要蹦出来,苏知心笑得更开心了,赶紧拿起背篓跟在了顾生的背后。
顾生眼里渐渐有了看后辈的慈爱,“有沈辞也不错,看你和小一见面都没有这么开心。”
“你叫姨母小一啊?这个称呼感觉好亲昵!”听到一声小一,苏知心饶有兴趣地对他说,故意忽略了前半句,和前辈谈这个未免太害羞了吧!
“习惯了,这声小一喊了快三十年了 。”顾生说道陆怜一,声里眼里都是片片柔情。
这么多年,苏知心和陆怜一相处的时间不长,说得最多的是陆怜心,其次是苏启之。她从来没听过陆怜一谈起顾生。
可是陆怜一面对顾生时,心里的欢喜她能感受到。
苏知心跟在顾生背后爬着山,感叹道:“原来你们是青梅竹马啊,你们明明互相喜欢,为何不成亲啊?还有啊,姨母从来没和我说过你们之间的事,为何啊?”
在京城长大的人,从来没有爬过山。路上坎坷,苏知心一走一滑的,腿都要软了。说话的时候注意没那么集中,脚下一滑,她下意识叫出声。
顾生拉了她一把,才避免苏知心摔了个狗吃屎。
“你走前面,我在后面护着你。”顾生把苏知心拉到前面,很像父母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出门,一直守在孩子的身后,方便搀扶。
在孩子出错的时候,也不会指责,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护着就好。
严格说来,苏知心是觉得他像苏启之,像她的父亲。苏知心回头看了他一眼,“前辈,多谢你啊……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你和姨母为何不成亲啊?”
顾生没有说话,苏知心还以为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又道:“算了,你不想说也没关系,不强求。”
“不是不想说,是想到这个原因会很难过。”
苏知心心里咯噔一声,连忙回头,“难过也可以不说的,我不是有意揭你伤疤的!”
因为回头没看路,苏知心脚下一滑又摔了一跤,不好意思苦笑起来,感觉自己耽误了顾生采药。
“走吧,去边上歇一会儿再采药。”顾生好像知道她心里所想,把她扶了起来起来。
山上毫无人烟,苏知心想不出能在哪儿坐。看见顾生随便在一棵树下席地而坐,苏知心有点不能接受。
她比较爱干净,往树下一坐,衣服肯定要脏。
可顾生都已经坐下了,她还在这儿娇气似乎不太好,于是犹豫了一下也坐下了。大不了回去辛苦一点把衣服洗了吧。
第 52 章
顾生看见苏知心不情愿的模样,轻声笑了笑。
“前辈你笑什么啊!”苏知心皱着眉回头抱怨道,小声嘟囔了一句“烦死了”。
“笑你和你娘很像,都是在民间长大的人,却莫名有副大家闺秀的样子。”顾生轻叹一声,在苏知心的身上,见到了陆怜心的影子。
得知顾生也认识陆怜心,苏知心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可话题刚到嘴边,又换了别的话说:“你还是先说说你和姨母的故事吧,说完这个再说我娘。”
顾生摇了摇头,道:“故事是连在一起的,小一是因为心姐和苏大哥才怕极了情爱一事。如果不是苏家出事,小一那年刚好及笄,正好与我成婚。”
此事竟与苏启之夫妇有关,这是苏知心万万想不到的,满怀歉意道:“我替爹娘给你们道歉,可是为何会让姨母害怕情爱啊?”
“不必道歉,你爹娘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他们什么错都没有,我很喜欢他们。”
顾生对苏知心笑了笑,让她不要错怪了苏启之夫妇,“事情还是要从头说起,心姐十七岁下山遇见苏大哥的时候,在她爱上了苏大哥的时候,她就已经想到了最后的结局,只是她没想到她的义无反顾给小一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那年,心姐十七岁,她虽身处武林,却饱读诗书聪慧过人。相比之下,在武学上的造诣反而不如十一岁的小一。这时的苏大哥二十又四,已经位居宰相。他爱民如子,足智多谋,深受子民爱戴,那几年是风光无限。若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他们定会幸福美满。”
“可齐宣帝总想着吞并西楚,时不时就会派兵骚扰西楚边境。楚耀帝又是个空有权势没有智谋的,忌惮苏大哥手握重权又深得民心,想的不是如何让苏大哥为他守护好西楚,而是如何除掉苏大哥。”
有些故事,陆怜一和苏知心讲过。可在听到楚耀帝想要除掉苏启之的时候,心还是颤了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苏大哥在政务上从未出过半点差错,可对方是皇上,自有千千万万种办法除掉他。唯一忌惮的,就是民心罢了。苏大哥深知这点,想尽了办法拒绝心姐。但是我也说了,心姐聪慧过人,甚至比任何人都有勇气。她亲手划掉了自己在陆氏族谱上的名字,和苏大哥走了。她早知会有一死,所以这么做保护了玄清门,并心甘情愿陪着苏大哥一起赴死。”
这也是陆怜一说过的,从另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仍然令人悲伤。苏知心能感觉到顾生的悲痛,没打断他,再次回忆那段往事。
“后来我们就很少见了。心姐大婚的时候,陆叔怕小一出事,不让她去。我怕小一难过,就一直陪着她,也没去西京。如今想来后悔万分,早该珍惜与他们相见的每一面,现在我们阴阳相隔,也只能在清明时节为他们缅怀几分。”
说到这里。顾生看了看苏知心,“后来陆叔拗不过我们,我和小一还是一起去了,那时候心姐都快生了,我们就干脆等到你出生才走。那时我十六,还抱过你呢。”
“你一定想不到,心姐本来不想生下你的,怕你受了他们牵连,这是苏大哥偷偷告诉我的,要我在他们走后好好照顾你和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