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境界足够高,都已经能和这个世界明面上的最高境界武圣相对应了,能瞒过一般人的手段,也不会轻易瞒过他的。
弘农杨氏的目标很大,唐无易第一个想到他们,做下这件事的人,也一定对这个家族有过多方考量。
唐无易想拉拢杨氏给曹操捣乱,而灭了或者抓了杨氏全族的人,想要干的又是什么呢?
曹操做这件事的嫌疑不大,这件事传开后,北地世家人人自危、将本家的人才与力量挪出更多、加大对曹操的支持力度才更有可能。
难不成,做这件事的是忠装反的友军?
可煊赫的弘农杨氏覆灭得比袁氏更加无声无息,北地人人自危,又可能造成军心动荡。
曹操本来就占据优势,支持他的上界皇廷没必要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
按照上界皇廷的意志,人间界的一统是必须的。
那么统一之后,弘农杨氏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支力量啊!
为什么要对杨氏下手?
这件事,让唐无易想起了同样蹊跷的大汉皇廷的消失。
如果说当年大汉皇廷的骤然崩毁,是有预谋的,那么在雒阳城中,同样是离奇死亡的那些中央朝廷官员与他们的家眷呢?
这两件事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就在名侦探唐无易即将上线的一刹那,他的灵觉给了他提醒。
虽然发展超出预料,但是这种“会有好事发生”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亡
弘农杨氏的本家虽然被一网打尽, 但还是有一些子弟在外为官的,就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发现不对劲。
在此之前,唐无易决定一个个筛查过来,顺便再去其他几个曹魏势力内部不太稳定的士族那里看看。
结果唐无易发现, 北地好几个大士族的本家都已经空了。
这得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恨啊!
不可否认, 这些地头蛇一样的士族们, 对统一的国家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没有了这些士族,不管未来是哪家哪姓一统天下,天下都会安稳很多。
但是, 现在是什么时间?
赤壁之战之前啊!
这个时候闹出这种乱子, 不管是谁, 对曹操来说, 都算其心可诛。
不过空了的世家大族多了之后, 唐无易就摸出规律来了。
都是当世名家啊!
唐无易按照规律推断出了最有可能被下手的其他家, 然后等在那里守株待兔。
他一向是锦鲤体质, 总不可能刚找到规律, 别人就不下手了吧?
好在他担心的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他确实追查到了更明确的线索。
但是,追查到自己人的头上, 就让人坐蜡了。
他的“自己人”, 自然就是和他一样从大唐来的人。
说起来, 他都穿来这个世界这么多年, 还是头一次见到己方人员呢!
虽然是来异世界搞谍战的, 但是到现在为止才发现队友的蛛丝马迹, 也实在太黑色幽默了。
和唐无易同一批被送到异界来的天才们,纯以境界来论的话,唐无易不认为他们有这个能力一家家的灭过去。
所以, 大唐的卧底们要么已经成功地交头了,这是一次集体行动,要么,这件事就是先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前辈们做的。
他们这一批人的相认标志是“开元通宝”,但是前一代的前辈们可能不是。
一般来说,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某些名词或事物,也能向同伴彰显自己的身份。
唐无易行事小心,混在曹操阵营里用的是假名。
而就算是抱对了大腿,有从龙之功,也不一定能青史留名,所以唐无易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身份会暴露。
君不见,被荀彧举荐、郭嘉之前的曹操谋士戏志才,在历史上只留下了这么个记载,“志才”到底是他的字还是他的名,他的本名叫什么,都没有人知道。
这还是出身颍川之地,乡党云集、自己也在史书上留下过“太&祖甚器之”这样的评语的谋士呢。
唐无易给“同伴”留下了部分线索,如果找到他特意安置的地方,验明了身份,他自然前去相认。
该苟的时候,唐无易是半点不会去逞强的,但是半个月后,他跑去被触发了信息的别院所在,看到一具颇具大唐色彩的机关小人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点都不苟。
来和他接头的这位,才是谨慎得过了头。
机关傀儡,唐无易最先想到的就是万花和他们唐家堡自家,只是前代的老前辈们隐居或失踪的多了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里面有谁是真的闭关,又有谁是来到了这个世界。
经过完全是地下党接头一样的交接流程后,唐无易大致搞清楚了这位干了什么。
如果将做下这些事的人,身份确定为异界来客之后,就很容易解释了。
唐无易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些年,虽然开了挂,但也成功混到了曹操的身边,成为了他的心腹。
他的那些前辈能在这个世界待那么多年,肯定也已经有了别的身份。
他们的主观目的是不让这个世界准备完成后攻伐大唐,所作所为,深层目的自然也是这个。
但是表层目的是完全可以捏造的嘛!
就像之前大汉皇廷崩塌的时候,整个雒阳城被一锅端,以至于天下大乱一样,他们这些异界来客,通过史书的记载知晓这个世界的具体发展,并通过某些小细节的修改让整个世界的走向大变样。
和唐无易联络的这位前辈,他主要活跃的地方是上界皇廷,对于隐秘资讯的掌握自然比下界要多得多。
大汉皇廷的崩塌,原本是上界的大汉皇廷给出的保留大汉元气的解决方案。
东汉末年,百姓多揭竿而起,而大汉内部,士族造成的阶级固化,又让这个病入膏肓的朝廷没办法将寄生在自己身上的士族们全部解决。
光是灵帝发起的“党锢之祸”,让诸多士族不能入仕,寒门崛起,就让各士族暗地里动作不断了。
这些士族追溯起来,又有许多是旧家,上界皇廷里的某些人,指不定就是他们的老祖宗,一股脑儿全灭了,实在不讲情分——谁知道这些人的老祖宗里,有哪些是很看重后辈子嗣的呢?
上界皇廷里留存着不少的旧臣,这就代表在这个世界实行消灭士族门阀的行动,会比寻常世界难度值更高。
大汉若是立在那里,确实留存着天下共主的名声是不错,但是这也意味着他们是天底下最大的靶子。
没有各路诸侯,也会有士族门阀参与进去的起义军将其推翻的。
纯粹的农民起义是没有出路的,因为他们没有指导纲领,没有足够的知识,纵观古今,成功的起义,少不了知识分子的参与。
而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重点是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不是地主豪强,就是门阀世家。
所谓的地主豪强,就是俗称的“寒门”,寒微的门第,前提也得是有门第才行啊!
大汉皇廷没了,天下确实会大乱,但是大乱之后便有大治,到时候上界的大汉皇廷再扶持一个刘姓宗亲再立大汉,人间依然是刘氏的天下。
因为大汉不是真的没了,雒阳城中的那一批中央官员,一部分人对大汉的忠心还是可鉴的,若是能让这些天下名士——能入朝中为官的士族,名望都不低——为未来的新汉帝鼓吹,新汉帝指不定就更加众望所归了。
可是,这些人都和雒阳城一道消失了。
天下纷乱的程度一下子比最初预计的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若是上界只有大汉一家皇廷独霸也就罢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于是乎,事情发展就变成了唐无易现在看到的这样。
因为此方世界与大唐世界即将相遇,为了统合内部力量,上界皇廷达成一致,要让人间界归属于一人治下。
不同的皇廷有不同的下注对象,明面上看曹操的力量最大,但是大汉治世多年,人间不乏心怀大汉的世家,上界大汉选出来的未来新天子,有他们支持的话,也能很快地站稳脚跟。
嗯,这个幸运儿说的就是刘备。
历史上屡败屡战的刘皇叔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居然有这么梦幻的开局,不知道会不会开心得哭出来。
孙权那边在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上就弱了不止一筹了,基本上属于凑数行列,说实在的,要不是江东士族一向被排挤同时又排外,孙权又一反他亲哥的政策重用当地士族,孙吴政权早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