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太子眼前最重要的事是归还从镇北大将军府抄家的东西,这就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否则,只凭篡改圣意一项,父皇就可以把他赶下太子位。
可是,说实话,他还真没借抄家捞财,最多只是收了下面人献上的一些好东西,当时他更关注的是尹诏到底藏了什么能帮助废太子出冷宫的秘密。
太子的手指用力按压着两边太阳穴,十五日,他最多只有十五日。
太子焦头烂额,德妃和黎家也没有多好过。黎三爷娶尹知芊也还罢了,虽然没有好处但也没有太大损失,虽然尹家二房三房名声不好,但黎三爷克妻的名头也没有多好听。
德妃愁的是,她在皇上面前的形象彻底毁了,二十多年如一日刻意营造谦恭和善的形象,如今因一步失算,功亏一篑。
最惨的就是尹府两房和宁州尹家,皇上要将尹家府邸解封还给尹知若姐弟的消息一传出来,他们就如遭雷劈,尤其是皇上刻意强调的“尹诏的尹家”简直是不给他们留一丝余地。
紧接着明泽的一番关于尹诏是被陷害的话更是传得沸沸扬扬,大家的推断简单粗暴,皇上既然没有否定,那就说明他也是这么想的咯。而这番话直接重击到的就是尹晖,当年最初的证据可是尹晖大义灭亲提供的。人们又结合尹晖在京郊被西北流民打破头的事,直接下了结论“就是那两窝白眼狼陷害的。”
这次尹老夫人真正晕了过去,刚刚才勉强睁开眼睛,又听到太子遣来的人学的知若的话“家父才是嫡长子,家父这一支没有承认祖父回归本家,谁有资格?”,“嗷”了一声,又晕过去了,还是浑身抽搐着晕的。
尹晖几个害怕了,赶紧找惯用的郎中来,结果郎中摇了摇头叹道:“老夫人这是急怒攻心,中风了,我给开几幅药先吃一段时间,最重要还是好好养着,别再让她受刺激。”
尹晖扶着脑袋瘫软在榻上,他有种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呢,太子的人继续道:“黎家很快就会派人来为黎三爷提亲,哦,是贵府三房的知芊姑娘,你们要好好准备一下。”
“黎三爷?正妻?”在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之后,黎家的提亲这会儿对尹府两房来说倒像是个好消息,至少尹庆和许氏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德妃和黎家怎么会突然看中尹知芊?之前都没有半点风声。
因为怕露陷,太子的人肯定是要将宫里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让尹府两房人心中有数,而且以后对外就只能统一用祁贵妃的说法了。
戚氏暗暗瞥了撇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太子和黎三爷都看上了尹知若呗,算计来算计去,结果只能让黎三爷娶尹知芊了,总好过满大郢都知道黎三爷和太子殿下是天定的缘分。
戚氏长长舒了口气,好在没有让知岚去英国公府。那黎三爷克妻,死了两个媳妇不说,本身没有功名没有官身,只是经营黎家的产业。一旦分家,也就只是个商户了。
至于黎家,现在德妃弄出这么一场闹剧,只怕以后德妃和黎家都难再得皇上的信任。德妃又没有儿子,黎家以后还能靠什么?福韵长公主?那毕竟还只是个庶出的公主。
尹庆和许氏可没有戚氏想那么多,在他们看来,黎三爷背后好歹有黎家和德妃,知芊嫁过去,同福韵长公主还是妯娌呢。什么克妻不克妻的,那都是无稽之谈。
再说了,这会儿知芊要议亲定亲成亲,尹知若怎么都要给黎家和德妃娘娘面子,不好扯破脸赶他们搬出去吧?能拖多久拖多久,以后再说呗。
第581章 莫要忘记
知若姐弟几个自然还是同潘家铭兄妹、还有萧峰一同回英国公府。一行人到坤和宫向皇后娘娘道别的时候,看到皇上竟然也在,似乎正在同皇后商量事情。
见他们几人到来,也不知道是突然发现什么,还是看到他们中的哪个人突然想到什么,皇上竟然眼睛发亮,笑眯眯地点头,连续说了两个“好”。知若莫名其妙,下意识地瞟了潘家铭一眼,却见他眉头轻蹙,不过只是一瞬间便又放开了。
皇上再次叮嘱明泽二人好好准备科考,这就意味着小兄弟俩不能回洛城了,因为大郢的文武科乡试都在十月初,一去一回跟本没有时间好好准备。更不用说,皇上还想让这兄弟俩去太学学习。
知若一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这会儿倒是能果断回应:“他们就留在京城,宅子拿回来前先住……”在香兰街那个小院子里。
“先还是住在英国公府,”潘家铭却是无缝抢话,“去太学方便,萧峰还能帮着指导一下。”
“还是铭小子考虑周到,”皇上点头赞成,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就这么办,把明泽两个暂时交给萧峰,丫头你完全可以放心。”
知若自然是放心的,笑道:“那就再麻烦潘世子和萧公子一段时间了。”住生不如住熟,那个小院子虽然是自家的,明泽明辉毕竟没在那里住过,环境也不熟悉,离太学还远。反正已经麻烦英国公府好些日子了,人情已经欠下,不如就再叨扰一阵子,皇上已经给了太子和大理寺十五天的期限,她这边动作加快些,最多一个月就能搬回尹府。主要是两个弟弟在英国公府住得挺开心,老夫人慈祥大气明理,潘家铭和萧峰也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萧峰忙道:“尹大姑娘客气了,明泽明辉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弟弟一样,一点都不麻烦。”
皇后很有默契地与皇上对视了一眼,笑道:“母亲这下肯定高兴了,她就乐意府里多些孩子,热闹。”
最后,皇上意味深长地看向知若:“丫头,不要怕,朕会让人放出话去,你的亲事由朕和皇后亲自过问,你就只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继续守好尹家,教养好弟妹就可以了。”
什么?知若大吃一惊,正要开口,就被皇上堵住了话:“放心,同你娘当年一样,一定是你自己满意的,朕才会赐婚。”这丫头今日肯定是被太子和德妃那些人吓坏了。哼,一个两个的倒是会打主意!
“……”知若只能跪下谢恩,“谢皇上皇后!”还能怎样?这年代,能得皇上这么一个承诺已经是连续中十次五百万大奖的大运了。
从皇上到小萱儿,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跪着的知若身上,没有人注意到,潘家铭的眼神闪了闪。看着脸上似乎依然淡定的知若,他重重握了握双拳,有些事不能再慢慢来了。
一行人出宫的时候,萧峰就觉得潘家铭突然怪怪的,好像看他很不爽的样子,简直一头雾水,暗忖是不是之前在石榴园猜灯谜的时候玩得太欢,抢了铭子的风头?这家伙在尹大姑娘面前恨不得一下子表现出文武全才,彻底撕掉京城第一纨绔的名头。罢了罢了,他大人大量,不同这家伙计较就是。
宫门外马车场,车夫阿祥同英国公府的车夫正聊得开心,而莫忘一个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发呆,他正对着的方向,远远望去,是巍峨雄浑的宁安风铃塔。之所以叫做风铃塔,是因为宁安风铃塔的塔身上挂着九百九十九枚铜制的大风铃,只要有大风吹过,隔着老远似乎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铃声。大郢以九为尊,九百九十九枚风铃在天地间合鸣,象征着久久的安宁,所以那座由太祖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塔命名为宁安塔,而老百姓喜欢叫它宁安风铃塔。
莫忘此时就忘我地沉浸在迎面吹来的风以及遥远的叮当声中,感觉脑海深处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似乎要被这隐隐约约的铃声唤醒,可金老板明明说过他没有到过京城,自然也就没有听过这铃声。
莫忘静静地远眺宁安风铃塔,而他身后侧不远处,并排站着的两个人正静静地看着他的侧影,而刚走出宫门的知若一眼正好看见这俩人的背影,再顺着这俩人的视线看到那块一人高的大石头上站着的莫忘……
知若挑了挑眉头,她认出前面俩人是景王爷和福王爷。
福王:“老六,有没有觉得这人的侧影有些眼熟?我们在哪里见过吗?”
景王:“没映像。”他确实没见过那人,也没映像,并不觉得眼熟,只是突然有些震撼的感觉,就停住脚步了。嗯,或许是这会儿太阳准备下山了,夕阳罩在那人身上,从这边看过去有些金光灿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