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叹了口气,压下心底的憋闷,道,“夫人何必如此。这样,二姑娘不服管教,禁足在府,每天抄写一遍《孝经》,等哪天改好了,再说,怎么样?”
温氏笑笑,“世子,你还真是大度。”
她看着刘蕊道,“今日开始,你们母女的份例用度,我再不插手,包括以后你的婚事,都由世子接管。以后,你在外也不必称呼我为母亲了,我懒得听。”
说罢,她直接起身,甩袖而去,根本不管刘宗,刘蕊两人的脸色如何。
当夜,温氏就收拾了东西,回了温国公府。
连同刘莘在内,她把几个孩子都带走了。
王妃知道后,气得差点厥过去,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人去王氏院子里,让人按着王氏就打,打得她差点断气了,这才放过她。
王妃冷冷地看着吓得脸色苍白的刘蕊,道,“一个庶出女,还想翻天?既然觉得王府苛待你们母女,从今日起,你们就搬到偏房去住,尝一尝被苛待的滋味。”
说罢,她一挥手就让人拖着王氏与刘蕊到王府最偏僻的院子,直接丢进去,撤掉她们身边的仆从,只留她们两人在偏院之中。
王氏醒过来后,气得一巴掌打过去,打得刘蕊脸都肿了。
“你是不是傻?竟然敢跟世子夫人作对!你是嫌我的命太长是不是?”
王妃,温氏都不会相信刘蕊的这些言论是她自己个儿想出来的,只会觉得,是她这个妾室不安分,撺掇着孩子出头。
然而王氏冤得很,她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这么坑她。
不说温氏,就单单王府,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她王家给捏死。
她为什么要进王府做妾,不就是为了让家族靠着王府,能够把生意壮大么?
顺便再让家族可以摆脱商贾之家,等着自己家族中有了子弟为官,也可以借助王府的势力,在朝廷立足。
现在好了,她战战兢兢这么多年,全被这坑娘的女儿给毁了。
简直快气死她了!
刘蕊至今还一脸懵逼呢,她被王氏打了一巴
掌,心里委屈不愤,道,“娘,您就甘心一辈子当妾么?明明嫡母就是在苛待我们,凭什么刘莘的份例就跟我们不一样,同样都是王府的姑娘,同样都是爹的女儿,我不服!”
王氏冷笑,“不服?呵,行啊,你不服,你就滚出去,滚出王府去,别靠着王府!
吃着王府的,喝着王府的,每天锦衣玉食,你还好意思不服?
你的出身是什么?是庶出!
大姑娘的出身是什么?是嫡出!
嫡庶本来就是犹如云泥之别。
世子妃大度,已经给了你很好的待遇了,你看看别的府邸,那些庶出过得是什么日子?你过得又是什么日子?
你还敢不服?
呵,有本事你就滚啊,跟王府断绝关系!
我也不想沾你的光,随便你如何,以后,只要不连累我,我都不管!
滚出去!”
刘蕊愣住,万万没想到王氏竟然会这样对她,她心寒至极,一脸失望地看着她道,“好,既然你这样看不起我,我就滚,以后我再也不是你的女儿了。”
王氏冷笑,“求之不得。”
现在才多大的人,她就敢这样闹腾,差点没把她给折腾死。
王氏真是怕了这个女儿,随便她以后怎么作,只要别作到她头上,她都不会管!
其实,要是刘蕊事先跟她说了,王氏绝对会拦着她的,可是那天夜里,她一点预兆都没有,直接冲进来就噼里啪啦地告状。
王氏当时一直在跟刘宗解释,可这个女儿呢,却一直在添火,最后好了,闹到正院那里去了。
要是温氏真是个刻薄恶毒的主母,那王氏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女儿的,可问题是,这么多年来,人家温氏对她还算不错。
王氏又不是神经病,莫名其妙就想跟人家争啊,斗的。
再怎么争,她的身份也不可能扶正,也不可能成为世子妃,她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况,温氏这个主母又还不错,她有病才想着跟她斗呢?
斗了有什么好处?
讨刘宗的欢心?
呵,还真不用。
刘宗这人,只要你说点好话哄着他,他就高兴了,犯不着去跟温氏这个主母斗个半死,去讨好他。
反正,在王氏看来,用最省事儿的法子,做到可以做的事儿,得
到最大的回报,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现在自己的女儿呢?莫名其妙来了这么一通,真是折腾得她心寒不已:为了能够得到她想要的,她全然不顾生母的安危,也不在乎自己哥哥们以后在王府的处境,只图自己痛快。
这样的人,真是太可怕了!
别说温氏想打死她,王氏这个亲娘都想掐死她算了。
这就是个祸害!
第220章
第二天刘芳醒来后, 就听闻秋景说, 刘蕊离开了王府。
刘芳:……
她真的没想到,这孩子还真的那么刚!
不过, 她知道,刘蕊绝对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的。因为,古代, 真心来说, 没那么简单。
小说里写的那些情形, 正常来说是很难有的:出门碰到王爷啥的, 然后来一段深情虐恋,绝对是做梦。
出门不被坑, 不被骗才奇了怪了呢。
刘芳想了想就丢开没多管了, 现在她才五岁,就算想管,也轮不到她。
府里这么多人, 宁阳王,王妃,包括世子老爹, 还有刘蕊她的两个庶出哥哥,再怎么算,也轮不到刘芳去管。
所以, 她还是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
刘蕊是从偏院的后门出去的。
王妃早就知道了,嗤笑着说:“随她去,死了就带回来, 别的不用管。”
前来禀报的丫鬟恭敬地应下,退出去后跟外面的人交代了王妃的话。
世子刘宗听闻后,有些头痛,烦躁地说:“先看着,让这丫头吃点苦头,然后再带回来。”
至于王氏那里,二公子,五公子一早就过来探望她了。
王氏只嘱咐他们乖乖去上课,千万千万别跟嫡出的世孙,四公子作对,也不要埋怨世子夫人。
王氏叹着气对他们说:“你们要怪就怪你们的妹妹吧,二姑娘心大得很,她总觉得,自己在府中吃苦受罪了,所以,她受不了这样的不公。你们也别去找她了,等她到外头去看过那些老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她就明白,自己从前的日子是有多好。”
二公子点点头,“姨娘放心,儿子明白的。至于妹妹,兴许是年纪小,所以才如此,您……”
最后的话,二公子说不下去了,看着王氏冰冷的眼神,他垂下头,沉默不语。
五公子没好气地道,“二哥,你啥都好,就是这心太软的毛病得改。二妹就算年纪还小,可她现在的这个想法就不对。你又不是没看见别的府邸的庶出子女过得是啥样,母亲已经对我们很好了。”
至少没压着他们,不让他们出头,也没有说打压他们的天赋啥的,大哥他们是怎么学的,他们也是怎
么学,同一个课堂,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态度。
这已经是最好的对待了。
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去飞,这就是嫡母最好,最好的宽容。
难道还真想人家把他们当成亲生的那样对待啊?
怎么可能哦!
别说嫡母做不到,换做他们,他们也做不到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都不懂么?
相比旁人家的庶子,连读个书都是嫡母的恩赐,一天到晚挂在嘴里,时时刻刻敲打庶出,他们的嫡母真的已经是心胸宽大的了。
反正,在五公子看来,自家嫡母没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至于王府爵位?
呵,说句不好听的,也许到以后,他们包括大哥在内,都不太看得上。
为啥?
王府说的好听,也就是一个名头。
有封地吗?没有。
有很大的权势吗?对比一下内阁首辅,又不算是什么。
现在王府看着繁花锦簇,那是因为宁阳王,王妃,也是因为刘宗这个世子是当今圣上的伴读,再有就是嫡母温氏这个太后侄女。
要是这些都没有了试试看,别说王府了,就算是皇子府都不好使。
君不见,现在的八皇子,生母是宫女出身,地位低微,连带着八皇子日子都不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