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快穿+番外(2)

作者:拈花无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身上功德不怎么多,可以去前面的招聘所问一问有什么工作可以做的。

地府现在部门很多的,职位也充足,你完全可以放心,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好吧,小萌新能怎么办呢?

刘芳听了一脑子懵逼,出了档案室,一看,对面就是招聘所。

果然就是在前面。正对面啊!

刘芳穿过马路,走进招聘所,一进门,就有一名工作人员接待,询问刘芳的工作意向。

很好,完全跟人间人力资源公司一模一样。

“这样,地府里部门很多,工作岗位也很

多,具体呢,以快穿部的工作岗位最多。你等待投胎的时间长,我建议呢,你还是应聘快穿部的工作岗位比较好。

一,快穿嘛,你肯定看过小说,会有一定的了解,穿一个世界可以过一个全新的人生,还能学点什么。

二呢,快穿部也是能比较快地积攒功德的地方。

你觉得呢?”

一番询问之后,工作人员很快地给出建议,刘芳一听,也是比较中肯,于是就答应了。

填好应聘表格,刘芳跟随工作人员走出招聘所,走到街最后面的快穿部,一路上还经过了一些什么系统部啊,快递部,中介所之类的。

等来到快穿部,部长接待的她,看了她的应聘表格,便说道:“嗯,最近呢,快穿部这里有一个庶女部比较缺人手。主要是那些没什么挑战,功德不多的案子,你仔细看一看。”

随后部长手一挥,一个类似凌空显示屏的东西出现,上面排着密密麻麻的案子名称。

“其实就是各个小世界的一些透明庶女发布的案子。她们的心愿都很简单,就是好好过一辈子,不要被炮灰。只要你寿终正寝地度过一生,她们就愿意付出功德。

当然了,这类案子的功德都不多,最少的是五点,多的不过十点的样子。

好处呢就是,没什么宫斗宅斗攻略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你看,你愿不愿意干,要是愿意呢,咱们就正式办理入职。

工资都是正式工的工资,底薪500功德,另外一个案子提成一点功德,加上发布案子的原主所付出的功德,最后就是公司包住,包三餐,还有五险一金。

你看如何?”

五险一金?刘芳有点懵。不过,她看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案子名称,确实没有特别难,或者是需要她争啊,斗的,这样也挺好。

“那这些案子需要结婚生子吗?”

“咳,这是当然的。

跟你说实话吧,就是因为这些案子发布人自己本身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人,也没有特别过人的家世,再加上以后能够选择嫁人的范围也不是多么顶级的那种,所以,很多新人都不愿意接。至于那些老人嘛,也觉得没什么挑战,功德又不多,所以才搞得没人做这些任务,积累了这么多。

说白了吧,很多发布者都已经投胎重新做人了,只不过她们刚来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这辈子有遗憾,想过得更好一些些,或者说,过得顺当安稳一些,这才跑来发布了这些任务,功德呢,也是那时候她们留下的。

所以,你不用有负担。只要安稳过日子,寿终正寝,这样你就能完成任务,拿到功德点了。”

听着似乎这些案子都很简单啊,刘芳有点心动。

“要不我试试?”

部长十分高兴,“行啊,试试吧。这样,你先接一个任务试试,做完了之后再订契约,如何?”

刘芳放下心,点点头,“好。”

如此,刘芳就暂时留在快穿部的临时休息室,由部长给她挑选了一个任务,让她去试一试。

“做任务之前,我得跟你说明白了。你每次去都是正经的胎穿,这样方便你接受周围的时代背景。不过呢,你所去的小世界的朝代背景,也会随着你进入而自动存储在你脑海之中,你可以随时翻阅,相当于一个智能世界地图以及世界历史馆吧。

具体的,你过去就明白了。

现在,我就送你过去。”

刘芳躺在休息室的床上,只感觉眼一黑,再次醒来便换了一个世界。

第2章 第1章

作为大晋朝的四大国公府,刘国公府可以说是京中的一股清流。

倒不是说刘国公本人多么的端方清正。在外人看来,刘国公本人其实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庸人——

喜欢经商,喜欢赚钱,没有什么墨水,文不成武不就,除了会赚钱也就是爱吃,好吃这一项。

之所以说刘国公府是京中的清流,主要还是他娶妻纳妾的本事了得——

一妻七妾,和睦共处不说,嫡庶儿女一共有四十人,还个个都安稳地生下来,活蹦乱跳地长大成人,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最让人不解的就是:嫡庶二十二个儿子,十七个女儿竟然还能不争不斗地相亲相爱,这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到了极点。

京中的豪门勋贵都是十分羡慕刘国公的,觉得他还真是个奇人!

但是作为刘国公本人而言,他自己是十分烦恼的。

为啥?

因为儿女多啊!

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陆续开始嫁娶了,这聘礼,嫁妆什么的,一算账,好么,真要按照京中高门大户的标准来的话,整个家底儿都得掏空咯。

他愁啊!

想起过世的老爹当初看着他儿女满堂,心满意足地含笑而去,他以前还觉得自己挺牛批的。

毕竟他老爹得了个国公爵位之后唯一愁的就是只有他一个独苗,以后偌大的国公府人丁单薄,这才让他娶了妻子又陆续纳了七位妾室。

现在好了,人丁倒是兴旺了。可是想到以后要给儿子们分家,嫁女儿还得给嫁妆,儿子娶媳妇儿也要聘礼,这一笔一笔的账,摆在他面前他才知道人丁兴旺的痛。

痛定思痛,刘国公决定了,反正孩子长大了,他也尽到父亲的责任了,以后他们该怎么过他们自己想去,别想啃老一辈子。

于是,刘国公与夫人商量了一番,定下新的家规:凡是成年儿子,无论嫡庶,一成婚就分家,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可以一直留在国公府,其他人都得搬出去。

女儿嘛,嫡出的嫁妆有两万两,庶出的一万两,儿子的聘礼,也是按照这样的规矩来。

另外分家无论嫡庶儿女都是一座三进的宅子,一个五百

亩的田庄,一个商铺,一万两的现银,别的都没有了。

作为正准备成婚的大公子,大姑娘等人,以及后头还小,还得好几年才成婚的公子姑娘们也都没意见。

本来么,府里的吃穿用度就没有说很富贵,国公老爹还整天说没钱啊,穷啊之类的,孩子们其实都相信的。

毕竟家里人口多,主子连带伺候的下人,每个月的月银就是一大笔钱,再加上一年四季的衣服首饰啥的,一些人情往来啊,年节宴会之类的,确实是很费银子的。

所以,家里确实是没钱。

既然没钱,还愿意基本一碗水端平地分家,他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至于大公子,也就是世子爷以后可以承爵,还能得到一大半的家产什么的,其他人表示: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也就是他们家,嫡母国公夫人为人宽厚大度,换做别家,呵呵,能给你一千两现银算不错了,还想有房有田有商铺?想什么美事儿呢?

于是,刘国公府再一次因子女成年成婚后就分家的家规在京城杨名了。

有人说刘国公傻,自己这么多儿子,以后每个人赚的钱都交到公中才是最孝顺,现在这么早就定下了分家的家规,那以后大儿子不就少分了许多?

更多人其实说国公夫人傻,那些庶子,给个千八百的打发就行了嘛,还又是房子又是田铺的,真是嫌自己家的钱多的烧得慌。

但也有人觉得,刘国公夫妻俩厚道,对待庶出子女都这般仁厚,想必以后对儿媳妇儿也不会太苛责。

总之吧,刘国公府因为分家的家规,引得勋贵豪门议论纷纷,原本有意向想结亲的人家,大多数都想着再看看。

可是刘国公夫妻俩却速度很快地给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大姑娘,二姑娘等陆续可以成亲的儿女们都定下了亲事——

定亲的人家基本上都是清贵书香门第,家风清正,家人和睦的。就算是勋贵之家,也是性情爽利,人口简单,家风很好的人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