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阁案录+番外(47)

“都去哪几处添加烛火?”唐无衣觉得要是不打断,这领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除了各处佛殿,也就是塔林、达摩洞、钟楼鼓楼几处。佛殿里大家是都爱去的,就在寺中,钟楼鼓楼那里是明善法师负责,他敲暮鼓时多半自己也把烛火都加上了。只有塔林和达摩洞在寺外,大家都不乐意去,哎哟你不知道晚上的塔林,阴风阵阵,虽说是各位逝去高僧的安息之处,可毕竟是陵地,可是个苦差事……”

“多谢多谢。”唐无衣道,赶紧拉着闻韬走出厨房。

出来后不忘跟闻韬吐槽:“韬韬,你知道我讯问人最怕这种话特别多的,听的我头疼。”

闻韬轻轻一笑道:“好歹提到了一些有用的,我们先去塔林看看吧。”

第64章 3.6明理

少林的塔林乃历代少林高僧的舍利子安放之处。舍利子藏于地棺,而地上则根据每一位高僧的功德建造高低、样式各不相同的塔,参差不齐,形态奇妍。白日观之,如同茂林,故名塔林,而夜间观之,难免有可怖之感。

唐无衣和闻韬行至塔林,见一排少林弟子正跪在塔林之前,似在反省,一边立着一位站得笔直的少林长老,面色凌厉,正在训斥跪着的少林子弟。

“原来是明理法师。”唐无衣对闻韬道。

明理法师,无相方丈的第四个弟子,在四大长老中年纪最小,却最为刚正不阿,掌寺中刑罚。想来是寺中子弟犯戒,在此训诫。

唐无衣和闻韬走近,远远施礼。明理法师走过来行了单掌礼道:“唐阁主,可是有事要问贫僧?”

唐无衣道:“本来只是来看看塔林,正巧在此遇到明理大师。大师可是在训诫子弟?”

“正是。”明理法师的声音不带一点感情,“这几人犯了杀生戒,还不悔改!”

“杀生戒?”闻韬问道。

“正是,这几名弟子以弹弓射鸟。此刻暮春,多有怀孕的母鸟,杀鸟或伤鸟都有违佛法。”明理道。

大概是听到了明理法师的话,一个跪着的少林子弟喊道:“弟子不服!”

明理法师正要发作,闻韬道:“大师,不如让他自辩。不然即使受了惩戒,内心不服还是要犯。”

若在平时,明理法师根本不会听他辩解,此刻有外人在,闻韬说的还有几分道理,明理法师暂时按下心中怒火对那弟子道:“你说!”

“小僧确实伤了飞鸟。不过,新罗那个王爷已经杀了好几只!他那个新罗带过来的□□,射程极长,射到的飞鸟都是穿心而过!为何不罚他!”那个弟子振振有词。

明理闻言,双拳紧握,骨节发白,沉声道:“他犯戒自有方丈责罚,你们有错,我来责罚!”他双目圆睁,那几个弟子都被威慑住,嗫嚅着不再开口。

明理气急,转身走了几步,一拳打在塔林边的石壁上。

唐无衣和闻韬走过去道:“大师,息怒。”

见明理稍稍平复了一些,唐无衣试探性地问道:“金王爷在寺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明理哼道:“此人仗着新罗王室的身份,屡屡破戒,毫无敬佛之心,此等人就不该收入少林!辱我百年古刹!”

唐无衣心下了然,金王爷出生王室,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惯了,骤然过来修行,很多地方必然不习惯,再加上他为人高傲,自然成了掌管戒律的明理法师的眼中钉。

“可是,若他并无向佛之心,为何来少林修炼?”闻韬问道。

明理道:“新罗王室对大周颇为敬仰,大周以佛法为尊,特送王室子弟来修行。”

“明理大师,”唐无衣道,“唐某还有一事请教。”

“请说。”

“关于大师的大弟子玄定,我听闻是前日失踪的,可否请大师告知详情?”唐无衣道。

提到自己的得意弟子玄定,明理法师皱了皱眉,叹气道:“玄定失踪,贫僧也焦急万分。”明理继续道,“四大长老中,贫僧收的弟子最少。大师兄掌管寺中总务,弟子也最多。二师兄掌武,所收弟子均有武学资质,三师兄掌经,弟子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而贫僧收徒,则只看中一个‘正’字。无论出生,性情,武学、经学资质如何,贫僧都不在意,只求他立身正,敬佛法,约束自我,刚正不阿。”

闻韬施礼道:“明理法师,师尊曾说,少林四大长老,他最敬法师持身正,行法严。”

“多谢季门主抬爱。”明理道,“贫僧的弟子中,玄定是本性最为纯正,品行最为出挑之人。他自小在少林,贫僧也已经决定以后让他继承贫僧的衣钵。他平日严格按照寺中规矩行事,贫僧最后见他是前日晚课之时,他当时颇有所得,还说要回去再静坐参悟片刻。结果第二日早课,他无故缺席,房间中并无人影。着实蹊跷。”

“大师说已打算将衣钵传于玄定,是否有可能他因此受人嫉妒?”唐无衣问。

明理苦笑着摇摇头道:“虽说贫僧和几位师兄忝为少林四大长老,但是愿意做贫僧门下弟子的却是最少的。这掌罚的维那一职并非什么肥差,也不如跟着二师兄,三师兄可在武学经学上有所得。贫僧实在想不出会有人因此嫉妒玄定。”

“明理法师不用妄自菲薄。”闻韬道,“少林维那掌进退威仪,须得声如洪钟,面有佛像,一向是很受人尊敬的。想必玄定亦是如明理法师一般仪容非凡。”

明理道:“正是如此,他无故失踪贫道才更加焦急。还请二位费心了。”

唐无衣和闻韬别过明理法师,天色已近黄昏,二人先行回禅房休息。

寺庙以晨钟暮鼓计时,此时鼓声四起,天也下起雨来。时近小满,这雨落得大且急,淅淅沥沥从房檐下落,如断了线的珠子。

唐无衣和闻韬用过斋饭,在禅房中对窗而坐。

唐无衣难得享受一刻这样的静谧,闲聊道:“你们昆仑是不是也和这里差不多?”

闻韬想了想道:“昆仑多雪,雪落无声,踏雪如碎玉声。而此处多树,落雨时,这穿林打叶声甚是好听。”

“既然难得遇此好景,不如你和我手谈一局如何?”

闻韬欣然答应。

茗茶袅袅,雨声阵阵,二人在灯下敲着棋子,一黑一白,如两军对垒,也如世间阴阳二象。难得棋逢对手,二人都是兴致颇高,不觉已过去几个时辰,伴着不同节奏的鼓声,有斋鼓,浴鼓,更鼓,最后寺中渐渐归于平静……

三局下毕,唐无衣伸了伸手臂放松道:“你赢了两局,棋胜一招。”

“侥幸侥幸。”闻韬难得笑得开心,让人见之喜悦。

“明明是你,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我甘拜下风。”唐无衣道。

闻韬不答,眼睛望向窗外道:“这雨怕是要下一夜。”烛火微跳,在他眸子中变成了点点星光。

第65章 3.7尸体

第二日一早,寺中钟声悠扬,屋外雨已经停了。

忽然寺中众僧往来跑动,似有什么急事。唐无衣正欲找人询问,已有一个小僧来通知唐无衣和闻韬:“唐阁主,闻道长,今日去山中砍柴的弟子见到山涧的小溪中浮着一个人,正组织弟子们去察看。明心法师让小僧通知唐阁主和闻道长一并过去。”

唐无衣和闻韬相视一眼,都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赶紧跟着众僧往山中走去。

昨夜下了一天的雨,山中道路湿滑泥泞,很不好走。唐无衣也就罢了,但见闻韬的浅色敞袖道袍已沾上了泥点。唐无衣停下来,拿出一条襻膊,帮闻韬把敞袖系好,便于行走,一面道:“是我不好,下次找你来帮忙,定帮你准备几件束袖便于行动的衣物。”

二人正说着,前面的僧众已经喊起来:“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唐无衣和闻韬赶紧疾步过去察看,他们此刻站在山石之上,正好可以看见山下的溪流。这溪流本来水量极少,但是下了一夜的雨后水量暴涨,水流湍急。从此处看去,一个人影正浮在水面上,被山石卡住,穿的正是少林的僧袍。

唐无衣见状心知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可是此处山石陡峭,根本难以接近溪流,把尸体捞上来。

众僧也是手足无措,既看不清那人究竟是谁,也难以下山壁。

唐无衣道:“赶紧通知明心法师吧,此处地险,恐怕只有劳烦他手下的十八罗汉才能捞出尸体了。”

上一篇:南岸边边角下一篇:没骨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