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云滇地区是没人吃过这种熏鸭的,他们还觉得这样的方法浪费了鸭子,后来买了吃都觉得好吃,似乎还有人家改了方法,用蜜腌制再烟熏,又是一种风味。”
“母后,这鸭子可以说浑身是宝,小舅舅还带了不少的鸭绒,现在就是不知道怎么出去鸭绒的味道,这鸭绒充入到被褥里,要比目前的被子轻很多,还十分保暖,若是穿在身上也是如此。晚些时候看看有没有办法能够除掉味道,您若是用了这鸭绒定然会赞叹暖和的。”
沈岚本来还觉得鸭子为了灭蝗出力,转眼就被吃掉有些可怜,听到后面就觉得这鸭也算是死得其所。
沈岚清了清嗓子,等到最后还是提醒儿子两句,还是莫要在明衍郡主面前说这些。
赵翊林的眼中闪现了一丝迷惑,“为什么呢?”
“你别把毛茸茸的鸭子说得太过于可爱,女孩子家家的心肠软,刚听着你说鸭子可爱,接着就说什么鸭子的各种做法,鸭绒还可以用来保暖,心中只怕会难过。”
赵翊林想着,倘若是其他女子,例如是沈家表妹,或者是好友的妹妹,那确实是有这样无谓的同情心,但是魏昭不会。
他想到了魏昭,想着她藏在乌压压长发里通红的耳尖,笑了笑,“明衍妹妹这些日子过得如何?”
这母子两人的谈话此时就转到了魏昭身上。
魏昭在秋日里入了紫微班,约莫一个月里会进宫一次,这些日子她基本是埋头学习,成绩在进入到了紫微班里依然是佼佼者。
沈岚是顺着时间说的,等到说到了秋日的时候,沈岚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这番薯的产量,当真是高得吓人。”
赵翊林低头思索,想到了先前看过的邸报,“亩产两千五百斤,我记得是这个数字,是实际产量有两千斤吗?”
沈岚眉眼都是舒润的笑意,“不止。”
赵翊林真切地愣住了,事实上两千五百斤已经是多得让人不敢想象的数字,比这个更多,他甚至不敢猜测。
他看着母后这般高兴,试探性地说道,“三千斤?”
沈岚捋了捋儿子的头发,肯定地说道:“多达三千五百。”
听到了这个数字,赵翊林的心中一颤,如果要是别人说这个数字他是不会信的,但是母后说的,他就自然是信的。
原本是坐着的,赵翊林霍得一下站起身来,他绕着椅子转了几个圈,然后走了母后面前?声音有些颤抖,“一亩地产三千五百斤?这是元安公主府别院的数据?”
沈岚想着,她的儿子比赵桓要有福气,这番薯的产量是原本主粮亩产的十多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元安公主府种的番薯是最好的,亩产达到了三千八百,我说的三千五是云州送来的数据。云州之地最多亩产是三千五,因为种番薯的地方还有一些是贫瘠之地,这部分最少也有两千四百斤,不好不坏的中田,差不多产量就在两千八百左右。”
赵翊林想着那时候看到的绿油油的藤蔓,眼睛亮得出奇,听着母后继续说道,“你也知道明衍郡主与户部林侍郎的关系,当时昭昭在收获的时候,在掘了一小块儿地之后就觉得番薯生得好,没让庄子的汉子继续挖下去,去请了林侍郎过来。”
“林侍郎带了小半个户部衙门的人过来挖番薯,在挖掘了不到三分地,户部的人扫了番薯上泥土称重,这数字就吓了一跳,连忙请了管尚书去看,而管尚书听闻了数字,请了其他五部的尚书同去别院。”
“在称重数字达到了了一千斤时候,几位尚书就没有继续往下挖了,六部尚书一起去了皇宫里献祥瑞。当时我正好听到了祥瑞两字,还觉得这是什么状况,难道有谁敢骗六部尚书?”
祥瑞?
大部分时候祥瑞是送难得的石头,可是在赵翊林看来,这世间的石头千千万万,只是恰好生得有些独特,算不得什么祥瑞,沈岚显然也是这样想的。
而番薯亩产三千八,这种主粮堪称是大齐之幸,是最大的祥瑞了。
沈岚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她殷红色唇瓣高高翘起,瞳眸里也是粲粲然,继续说道,“在听闻了一亩地会产三千斤以上,你父皇当即就出了宫,让朝会的官员全部都到了元安公主的别院里。一亩地的番薯被挖得干干净净,里面甚至带上虫眼的番薯也算了产量,最后得到的数字是三千八百零一斤。”
“整个户部衙门的人都拿着算筹,在称过了一箩筐的番薯,内侍高声承诺的时候,就噼里啪啦拨动算筹,那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就会压过其他声音。”
“是户部衙门所有人一起算出三千八百零一斤,当时念这个数字的时候,听昭昭说,就算是隔得老远也可以听到。”
“三千八百零一斤的番薯,你父皇分了元安公主百斤,剩下的给了各位大臣一人十斤,就连刷掉泥土,把番薯装入到笼里,负责搬运、称重的小吏,也都得了赏钱,还有一斤的番薯。”
这里再次提到了魏昭,沈岚笑了起来,“你还记得吗?当时昭昭同你说过,先前在建安府种番薯,番薯丢在炭火盆里,烧得棕色的皮都成了焦黑色,番薯里面的油浸润了出来,滴落在炭火上发出霹雳吧啦的声响。”
赵翊林当然记得,他甚至还记得昭昭说番薯滋味的模样,“揭开了皮之后一定要吃得小心一些,很烫的,那番薯肉烤的十分绵软,里面的甘甜味道让人觉得它应该叫做甘薯。”
“记得。”
沈岚说道,“我早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刚刚听说你回来了,就已经让人烤上了,现在应该已经差不多了,你来尝尝看。”
皇后在太子进入宫门的时候,就已经让人把番薯埋在火盆里烘烤,现在说话的功夫,已经烤好了。把番薯拨弄出,尚未揭开皮,就闻到了那股甘甘甜甜的味道,等到拨开了之后,就像是魏昭说的那样,金灿灿的肉,用勺子舀下来,吹得稍微凉一些送入到口中,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的绵软、甘甜还有温暖。一团金黄色的番薯顺着喉咙往下,甚至让人觉得身体里胃囊也都暖了起来。
“现在是又下雪了,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就我知道的,建安府的番薯送了一大半到京都里来,这番薯在大街上就有卖的,价格也不贵,三到五文就可以买一小个。”
赵翊林一边吃着番薯,觉得倘若是他今后登那位置,这番薯就要改名叫做甘薯。
听着母后说的这些,他的口中一直泛着甜,说不清是番薯本身的味道,还是因为这种祥瑞而心生的愉悦感,他觉得这番薯就应当如同昭昭说的那样,叫做甘薯才对。
第138章 打边炉
上好的银霜炭烧着锅子,这热气腾腾的屋子里坐了这样几个人。
江泽侯府世子戚耀祯,和先前相比没什么变化,依然是发丝儿透露出“我有钱”三个字。
大理寺卿嫡幼子嵇珩之,他穿得是褚色的圆领袍,乍一看容貌是平平无奇,甚至一双眼也觉得寻常,任谁也想不到他堪称是目光如炬,现在在大理寺做一名提刑官,为官时间并不久,就已经有了一些名声。
刑部郎中之子丘昇,他少年老成,头发丝都往后梳拢,头发总是绑缚得很紧,让魏昭甚至想要问他,这样会不会有些疼?总觉得他额前的碎发都有些稀疏了。
太常寺卿之子钟世杰,他和初见相比宛若是两人,经过了娄清韵的事情成长了不少,石青色的玉鞓带勾勒出他纤细的腰身,过去他的面颊是有些微微丰润的,眼中也是含笑,现在沉稳了下来,那双眼睛在遇到了魏昭的时候,会有淡淡笑意,宛若是初春的雨。
这几人都与赵翊林是好友,在太子回来了之后,自然是要相聚的,另外一个特殊的人则是魏昭了。
她穿的是烟灰色锦缎圆领袍,就连领口处也绣着的是银光色竹叶暗纹,头发是用的玉冠,却并没有刻意让筱思替她装扮成男人,她的五官依然是女儿家的秀美。
元安公主并不爱拘着女儿,甚至也允许她在外喝一点酒,只是万万不能喝醉。
在赵翊林离开之前,魏昭酿了一壶酒到太子府之中,现在魏昭的面前就放着这样的一小壶的酒。
她用竹刀破开了一层层的封纸,那股酒香就慢慢浸了出来。
这酒的酿造还是林清薇给她的灵感,唐老夫人因为林清薇害喜,给她做盐渍青梅,而魏昭就想到了酿酒,在太子离开之前埋下,等他回来之后就可以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