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座荒山,沈原也种上了各种树木,然后从山脚开凿了蜿蜒向上的山道,美其名曰让人锻炼用的,从山脚爬到山上,没点力气还真上不去。
爬到山顶,居然看到有人还守着个小茶寮,一碗茶五文钱,白开水两文,还有各种吃食,都要比山下贵,单歇脚不要钱。
愿意花这个钱的都是囊中有些银子的人,小老百姓是舍不得的,但也不能怪人家开这个价,毕竟这所有东西都是人家从山脚下背上来的,也就赚点辛苦钱。
人们不禁再次赞叹沈郡主的机敏心思,这里原本多么荒凉,如今这一弄,倒是成了京城外最繁华的地方了。
而此处还是学子和底层官员云集之地,绿化做的又很到位,几乎处处可见绿树丛林,豪门贵族和六部大员家里的花园子肯定比墨香山好看,还雅致,可他们的花园子里没有郎朗的读书声以及学子们的辩论赛。
墨香山朝气蓬勃。
好些豪门贵族私下也说,要不是墨香山没有轩敞的房舍,他们也愿意去住一住。
那倒是,沈原当初就定下了基调,墨香山最大的房舍也就是带一小块花园的中式别墅,那建筑面积也就堪比起城内的一套四合院了,其他多是小区式楼房,贵人们是绝对不会来住的。
那不住归不住,弄几套房舍也好,再是豪门,家中也有穷亲戚,到时候就是安置这些亲戚也是极好的地方。
这样一来墨香山的房子也越炒越热了。
沈原也料到这些,当初设定的廉租房和免费房是不动的,剩下的当然可以用来卖钱,连当初并不在意的康泰公主,如今看着收益都忍不住咋舌。而且只要墨香山人口保持下去,这里的各种生意是一直能往下做的。
沈郡主简直弄了个聚宝盆出来。
沈原如今有些头大,她早就过了及笄,是大姑娘了,大姑娘就该谈婚论嫁,大妮肚子里已经揣上第二个了,她这里连接手的人都没有。
在太后眼里,自家这外甥女哪哪都好,不好也不能被儿子封为郡主不是,可这么好的女孩子,为啥嫁不出去?
太后在宫里给沈原开了相亲宴,有诰命的夫人太太们倒是纷纷前来,可是论及沈原的亲事,她们又颇多苦衷。
郡主的身份,能配的一定得是家中嫡长子,可老天爷啊,郡主凶名在外,我家儿子不敢要啊!
有的人甚至道:“就是尚主当驸马,对着公主媳妇磕头,那总归没有生命危险,沈郡主要是发火,谁能上前劝,谁敢劝?”
夫人们也明白,以往沈家二姑娘还不过是国舅老爷的闺女,哪怕彪悍些,娶回来总有孝道和礼法压制,她再蛮横也不能对上长辈。
可如今人家是郡主啦,就比公主差一线,娶回家谁也不能辖制她。
这金饽饽好吃,但是吞不下啊!关键是京中少爷们死不愿意,当娘的也徒呼奈何。
太后举办的相亲宴流产了好几遭,太后气的连诰命们都不想见了,拉着皇帝道:“你说,你表妹哪里不好,怎么就人人躲避不及呢!”
明辉帝也无奈,母后,你也别急啊,那些人不过是有眼无珠,又恐娶了表妹夫纲不振,这些人其实也不堪配她。”
太后也知道沈原打北狄使者的事,听了儿子的话,直接就想到了这点,更加替沈原委屈,就是因为她当初揍了那些蛮人使者?这是替咱们自己出气,就连那些大臣们都称赞的!”
大臣们称赞是一回事,把个母老虎娶回家是另一回事。
明辉帝安慰母亲,母后放心,明年开科取士,有那青年才俊,朕一定替表妹留意!”
其实六部大员豪门贵族里还是有人意动的,主要就是沈原代表的政治利益太多了他们很想争取过来,就是家里的儿子死命不从。
结亲不是结仇,娶回来以后要是儿子不着家,换旁人或许还会忍耐,沈郡主怎么看都不像是愿意能耐的人,那时候别羊肉没吃到,反而惹了一身臊。
明辉帝甚至还留意过身边的侍卫,王承祖一言难尽的告诉明辉帝:“臣那小姨子,她说了,想要娶她的,文才武略缺一不可,文采是科举见真章,武艺得让她心悦诚服。”
明辉帝:“……”那你是不是这一辈子都不嫁了?
明辉帝亲政第二年,北狄使者又来了,这回这伙人老实多了,边军已经配上新弩,两方偶有冲突,北狄没讨得半点好,他们惯会欺软怕硬,一看朝廷不好惹,再来朝见态度就客气多了,甚至还带了不少上等皮毛过来。
明辉帝都觉得扬眉吐气。
为了表示和朝廷永世交好,北狄这回是来联姻的,为表诚意,把自家大王的爱女送了过来,求娶皇家淑女。
这位北狄公主往后宫一塞也就是了,可如今明辉帝是没公主给北狄的,只有宗室还有女儿。
可谁愿意去北狄这种野蛮地方,宗室里有适龄女儿的个个都吓病了。
这时候有人出馊主意了,宁安郡主贵为郡主,也不当只享尊荣,如今正是为国效力之时。”
满朝文武大臣直愣愣的看着这个不长脑子的人。
明辉帝面无表情的瞪着他。
江首辅怒斥道:“无知小人!宁安郡主岂能和亲,你这是出的什么狗屁主意!”
有个武将嗤笑道:“把郡主嫁过去,让郡主替他们制作强弓劲弩,然后再来打咱们,可真是个绝妙的好主意啊。”
你总不会觉着朝廷把人家郡主嫁了过去,然后还让郡主一颗红心偏向母国吧,那等于是明着把你卖了还要强迫你数钱,谁特么这么贱啊?
那人当场就去了官职。
太后知道后在慈恩宫都快气死了。
沈大寿不声不响,带着下人跑去这人的家门口,哗啦啦倒了几桶夜香。
第二天御史又有话说了,可沈大寿身上就一个散官的官职,上朝都不上的主,你能把他怎么样?明辉帝最后意思意思给罚了沈大寿半年的俸禄,太后转头给哥哥赏了一大堆东西,这回御史都不说了
这事倒也好解决,牢里如今还有当初受到牵连的许多人家,他们是极为愿意送女和亲的,太后收了一个当义女,封了公主就能送去和亲了。
沈原虽然知道这种事绝对轮不上自己,就是心里也膈应,她成了郡主,自由度更大了,现在她就在改良织布机。
朝廷有专用的织机生产各种布料,甚至还有织造局,可这种料子普通老百姓是够不上的,沈原改进的就是织普通棉布纱布的织机。
她要的布料不求精美繁复,只要结实耐用,老百姓用的起就行。
乡下人家里也有家庭织布机,织出来的粗布一般不经用,而且料子粗糙,做了衣裳被面不能多拆洗,洗过几次就烂了。
沈原一点点摸索织出来的棉布可耐用多了,于是她又大手笔弄了大型织布坊,收女工进来工作。
甚至军队的军衣也都用了她的织机织出来的料子。
沈原觉得自己这辈子应该就是致力于古代科技发展了,只要明辉帝坐稳帝位,他们沈家是没一点可忧虑的。
沈原又贡献了那么些改良的弓弩,边将战斗力都得到了飞速提升,沈家终于可以安稳度日了。
明辉帝亲政后做的几件事看着也不昏聩,这辈子稳了!
觉着稳了的沈原被胡公公火急火燎的给找着了。
沈原道:“胡公公,什么事啊?”
如今胡公公可不是当初那个小太监了,他的徒弟成了太后宫里的首领太监,他如今是宫里的副总管太监,走出去也是威风八面的人。
现在他亲自过来找沈原,沈原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事能惊动他的。
胡公公面上还是笑嘻嘻的,眼里的焦急倒是一点没少,娘娘惦念郡主呐,说郡主都还几日未去见娘娘了。”
沈原:“……”她就大前天还进了宫好吧!
不过要不是太后有事,也断不会让胡公公来找她的,于是沈原又进宫了。
如今沈家在京城可说是一等一的豪门,陛下母族,太后唯一的娘家,且沈家在明辉帝亲政当中出过力,如今的沈家谁敢低看一眼,沈大郎也逐渐长大,也成了不少豪门看好的女婿人选了。
就是大妮,因为自己丈夫一路高升,身上也有了诰命,公婆妯娌简直把她当凤凰蛋一样对待,李氏都看不过去,看把你能的,看看你,进出前呼后拥,你身边多少仆妇服侍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