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安+番外(158)

作者:沈瑄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客人衣着不凡,周身是文人气度,定是个达官显贵。只是不知为何,一直盯着对面的子安斋,一个时辰了,纹丝不动。

桌上点的面也不吃,眼下都放坨了。

客人放了一锭银子在桌上。

小二眉开眼笑的拿着走了,那里还有什么心思管他古不古怪,只是离去时,听客人像是吹着什么哨声一样,有点尖利,像一只哑了公鸡。

小二后背起皮,抖了一抖,脚步又快了些。

……

暮色降临,国子监典簿今日值守,他正一间一间的封着院门,却见律学楼还点着灯,他心下诧异,今夜监生们不是与文大人出去了么?

“何人在此?”

那灯火晃了下竟灭了。

典簿举着烛台走进,只听一声软糯,“惊扰典簿大人了,是小人阿查子在此。”

阿查子人长得水灵,又伶俐聪颖,一下子便俘获了国子监一众老学究的喜爱,恨不能倾囊相授。

典簿一听是他,喜上眉梢,将几个烛台都点了起来,室内一片亮堂,“既然来了,何不把烛台都点了,黑灯瞎火的,我还当是进贼了。”

阿查子窘迫道:“阿查子一介书童,能进国子监学习,已是万福了。”

那典簿叹了口气,“你呀,文大人连各学室钥匙都给了你,对你看重之心,我见是任何监生也比不上的。你怎还如此小心翼翼,尽管学便是了。”

“承蒙大人厚爱,但小人也要识情知趣,莫让他人闲话。”

“不骄不躁,品行淳厚。怪不得众大人都和我说,你是个可造之才。”典簿笑了起来,走进看了下他案上的书,“你在看律学?”

阿查子点头,“一些浅薄之论,让大人见笑了。”

典簿值守无事,又碰上了他,便想指点几番,他拿起阿查子的批注看了看,“……唔,你这字有些眼熟,让我想起了大考一位学子。”

阿查子一怔,难道还有大人记得他的卷子?

“惩之于小,所以诫其大。惩之于初,所以诫其终。”典簿大人感慨,“那学子以《大学》此言为题,直击立法者初心,振聋发聩,实乃记忆犹新啊……”

竟真是他……阿查子一喜,他正不知自己为何落榜,此次倒是可以试探问问,说不定于学业又能更近一层,“大人如此赏识,为何没有点他入榜,可是有何处不足?”

典簿挠头,“入榜了啊……”

阿查子愣住,窗外忽有大风过,吹得烛火明灭摇曳……

“唔……我记得当时还争论着应点第一还是第二来着,我投了第一,但多数喜欢另一位的革新之作,颇为遗憾……”典簿摸了摸自己下巴,撇起了嘴。

“咦,你怎么哭了?”

“没……风大吹了眼吧。”阿查子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出这句话的,躲闪着去关窗户,不慎撞到了一支烛台,他连忙去扶,又被烛泪烫红了一片。

“哎,你平日心细如发,怎今日毛手毛脚的,且等等,我去给你拿个药膏来。”

“多谢大人……”阿查子颤声道。

典簿走后,阿查子收拾着律学楼,小手攥成了拳,不可能的,大人待我如此好,不可能是那等卖官鬻爵之辈,许是同题呢,引用《大学》不是很正常的嘛……

阿查子提笔舔墨,依照记忆,写下了他当时考卷的第一段。然后吹了灯,合上律学楼的门,静静等着典簿回来。

一晃多时,典簿举着灯笼匆匆而来,“你怎么出来了?”

“夜深了,文大人差不多回来了,小人也该回府了。”阿查子抓着手里宣纸,踌躇不已。

典簿将药膏递给他,“那你回去记得好好涂,一日三次,文人的手,那是千金不换的。”

阿查子点头,向他行礼告辞,方转身离去,走了两步,又跑了回头。

“典簿大人……”

“嗯?你落了东西?”

“没……”阿查子从袖中拿出宣纸,举起灯笼,“请大人看看,方才所言之卷,是不是此文?”

典簿年纪大了,看不太清,眯着眼贴近,阿查子手背落下一滴汗。

“对对对!正是此文,今日重看仍是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啊!”典簿回味的说:“看来你和江监生关系不错啊,多和他学习有益曽进……”

江监生,江若晖,他原本便奇怪为何国子监门生似乎除了应长望,没有什么他觉得才学出众的人。

但想想应长望这般才华也才排三十七名,他落榜也不出奇……

而今、而今……

“阿查子,阿查子?想什么呢?快些回去吧,莫让文大人久等了。”

“啊……嗯……好的,大人慢行……”

……

沈是今夜也在长萧舒胸臆,许是太过烦闷,起身开窗透气。

他方一推开镂空海棠窗,却见一人坐在不远处的月色下,与他对望。

那人神情淡漠,唇薄如纸,一双眸子黑不见底。

见他看过来,一个眼光都不屑于留下,便起身掸了下衣摆,微仰着下颌,矜傲的离去了。

沈是痴在窗前,喃喃念出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秋夜庭院里,竹叶萧瑟,疏影横斜,唯有桂花幽幽的渡来清香,这香萦绕着不散,像是一场旖旎幻境。

“老爷,半个时辰了,你还要在窗前站多久……”盛意突然吊挂在窗户上。

沈是吓了一跳。

盛意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不如我替老爷去把侯爷请回来?”

只见沈是直接把窗户“砰”的一声合上。

请回来有何用,他来看的人,从始至终都不是自己。

若不是今日所见,沈是还不能如此清楚的认识到,那个人在柳长泽的分量竟是重到了这般……

重到了一向自尊心强过天的柳长泽,愿意纡尊降贵的深夜到他府上,只为偷听一支与故人相似的曲子……

那样的卑微。

第135章 桃夭

文通如今去往何处都带着应长望,赏识是一方面,更多是应长望特别。

只要应长望在的地方,凡有困境总有恰到好处的解围妙法,但你说他周到吧,他又不屑于朝中庸俗之流来往,得罪了不少权贵。

文通曾戏言,“这朝中能入应监生法眼的人,恐怕不过五人。”

应长望道:“多了。”

“你这样的性子,要吃大亏。”文通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自鸣得意起来,好像自己便是朝中前五了。

但有缺点的人是让放心的,太过圆滑,便会使人心生恐惧。

文通这夜酒醉,拉着应长望一路闲聊,“我听闻你大考前,曾受沈少卿相邀,为何不去?”

“他慕我才华,所以邀之一聚,我为何要去?”

文通先是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我当他万事如意,这不也有瞧不上他的人!

“好小子,果真没看错你!”

随后文通又说了些自己辉煌往事,如何从神军萧将军手里逃生,如何跳河救小皇子,如何于万千人中崭露头角……

应长望耐心的听着,尽管这已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老调。

但他也不是爱听此话,主要是好奇文通每次讲时,为何手上都捏着一条流苏,明明是骄傲至极的豪阔语气,偏偏让人觉得像是鞋垫里面藏着的“反清复明”几个字。

应长望若有所思。

文通又讲到那个人,“我当时深入洛江军营擒拿萧将军时,将营外千百戎装将士,魁梧非凡,本是心生畏惧。却又见一方脸髯须,胸口有三道长疤的凶蛮将士,为付尚书打开了军营之门,便觉得他身长九尺,也比我高不到哪里去了……”

应长望开玩笑道:“这人叛军,实在叫人面目可憎,我若是神仙,便要他满脸生疮,才得以解气!”

文通撞了下他的肩,“嘿,还真叫你说对了,那人满脸黄斑麻子,叫人望之生厌……这叫什么……”

文通顿了下,复而笑出泪,“这就叫苍天开眼吧……”

行至文府大门,应长望轻叩。

里头人拉开了门,露出一个小小的身形,“大人回来了?”

应长望一见他便说,“你哭过?”

小人儿慌了起来,往阴影处躲了躲,而文通立马大步上前,“有人欺负你了?”

小人儿头摇成了拨浪鼓,“并未,只是……只是方才解髻,看到夫人所赠之簪,一时情难自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