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书远像似累了,她将手中花朵吹落。
“孟洋为此香取名——雨山景。”
柳长泽骤然抬眼,看了她良久。
但柳长泽回神很快,他看了眼顺和说,“派人去益州!”
虞书远神情微松,她观柳长泽不知在沉思什么,怕他反应过来,立即请求道:“侯爷,我想见阿是。”
柳长泽不语,他现在对沈是充满了疑惑,他究竟错过了多少事情……
她想了想说:“阿是待我如挚友,若他知我有孕,还被困于此处,心中定会焦急。阿是重情义,若是因此与侯爷生了间隙,便是我的过错了。”
柳长泽有所松动,着人备轿,心事重重的带着虞书远往沈府去。
不曾料行至半途,顺和赶到,对他耳语:“西南鞑靼入侵,付尚书请旨调萧家军抗敌。”
柳长泽变了脸色,驾马往宫中赶去。
……
顺和护送虞书远到了沈府。
沈是见她到来,自是欣喜非常,但同时也心有不安,他问:“暮夜至此,可是出了什么事?”
“无事。”虞书远等入了正厅,才摘下幕离,看着他说:“阿是,我有孕了。”
沈是惊愕。
他张了张口,竟想不出什么宽慰之词。
虞书远淡然一笑,“我打算留下他。”
沈是松了口气,但仍问了句,“你想清楚了?幼子无辜,若他将来出生,貌似孟洋,你亦能平常对待吗?”
虞书远认真思索了一会,点头,“数月以来,我逃避了许久,但除却青君一事,我并没有那么恨他。”
虞书远动了动自己的手,短短两月,她的手便已僵硬的几乎张不开,若不是孟洋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替她揉捏,时至今日,早已是真的废了……
“如今他身死,我报了青君的仇,其他的便算不清,也不想算了。”虞书远摸了摸小腹,温柔的笑了一下,“若过去是一片狼藉,我希望他能活的自在无忧一些。”
顺和替两人端上了茶水,便退了下去。
“书远,你能这般想,那自是最好的。”沈是说:“但你身怀六甲,更不便在侯爷处,我现在去请求侯爷,放你自由。”
虞书远料的不错,她问:“你要如何求?”
沈是端起一杯茶递于她,笑了下说:“我自有办法。”
“雨山景。”虞书远说。
沈是的手抖了下,但幅度很小,唯有茶面跟着起了一些涟漪。
“你何时发现?”
“我看过休书……”
沈是会意,而后他突然站了起来,“那你今日来!”
“糟了,可是侯爷知道了?”
虞书远轻拍他手,“阿是别急,我告诉侯爷山上杜英烧了,只有益州的院子还有杜英,山长路远,他没有我们动作快的。”
沈是抿唇,半响,艰难的点了点头。
侯爷聪慧,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大的疑点,他只会宁错杀无放过,双管齐下……
沈是心中焦急,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陪着虞书远谈了下她配香的小事,然后送她出了门,临行前同她交待,“你如今有身孕,不可再忧思伤身,一定要好好养胎,万事交由我便是。”
虞书远应好,便有轿夫带她而去。
顺和本也要护送,沈是拦下他,“侯爷现在何处?”
顺和说:“方才宫中传来战事,侯爷匆匆入宫……”
“可有交待什么?”
“尚未。”
沈是致谢送行。
待人走后,沈是立即吹哨,嘱咐述怀连夜速去,一定要赶在侯爷之前截下账本!
第121章 西南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以付尚书为领,所有人乌泱泱跪着,“西南战事紧急,还请圣上速速定夺!”
承明帝疲惫的揉着晴明穴说:“事关重大,需与百官共议。”
付镇中举笏,还未开口,吕公公便打断道,“侯爷求见。”
承明帝眸光亮了下,点了点头。
付镇中额角青筋突起,颌骨咬的紧实,最胡搅蛮缠的一个祖宗。
柳长泽将手里的马鞭丢给吕公公,阔步从人群中走去,直至与付尚书并排,他躬身行礼。
付镇中先发制人,“侯爷外臣,未受召见,怎此时入宫?”
柳长泽不看他,拱手垂头对圣上道:“方与太后请安,太后说圣上近来因国事繁忙,通宵达旦,委臣来劝圣上几句,莫要过于操劳,保重龙体亦是社稷大事。”
堂下的大臣脸色难看了起来,如今打扰圣上休息,耽误社稷的人可不就是他们么。
付镇中接上,“太后所言甚是!西南战事吃紧,一日不平,圣上便一日为百姓忧思,臣请洛江萧家军立即出兵,驱除鞑靼,还我河山安定!”
柳长泽冷啐一声,“胡闹!洛江一役,萧家军伤亡惨重,又遭主帅横死,正值休养整顿之际,岂能上阵杀敌!”
付镇中说辞早就套好一堆,“侯爷未曾带兵打仗,不懂将士愈战愈勇之理,洛江倭寇之祸,向来是三天一小仗,十天一大仗,数十年来不曾休止,而萧家军始终常胜不败。”
“如今休息两月,侯爷竟然还说不够吗?!”
“付尚书亦有言,萧家军数十年对战倭寇,水战经验所向披靡,但陆战呢?自萧家军建立以来,未曾离开过洛江一带,付尚书让他们赴西南对抗草原雄鹰般的鞑靼,岂非用己之短攻彼之长!”
柳长泽厉声道:“付尚书,你于西南一战成名,难道连扬长避短的道理都不懂吗!还是私心作祟,想让大齐猛将折翼,留你付家一人独大!”
柳长泽一番话,不仅是在骂付镇中有意排除异党,更是在指代他与别国通敌,否则怎么如此巧,萧将军刚死,西南便出事了。
付镇中立即叩头,“臣一心为民,绝无此意!臣自知曾于萧将军有过节,今日上谏,定会引起众人猜忌!但纵然千夫所指,为了西南百姓,臣亦不得不挺身而出!”
付镇中将自己官服扯掉,露出里面的盔甲,“若臣身在西南,此刻恨不能拔枪戮战,但京城居北地之极,臣心似利箭,却无力能为!”
“而洛江是眼下离西南最近的军营,萧家军是大齐最勇猛的士兵!不让他们出战,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西南百姓遭受鞑靼的侵害吗!”
垂首众臣立即附和,“西南百姓岌岌可危!恳请圣上立即出兵!”
话已至此,再无余地。
承明帝站起来撑了下因久坐酸疼的腰,“侯爷所言,也不无道理。朕观西南天险众多,易守难攻,萧家军先行守城,因时而动。”
他顿了下,看向群臣,“付尚书!”
“臣在!”
“付家军是你一手所带,擅长与蛮夷悍匪作战,朕派你亲自率兵,即刻支援西南!”
付镇中瞪了柳长泽一眼,胸口猛烈起伏,“臣遵旨!”
承明帝又道:“大齐精锐皆聚西南,付尚书经验丰富,骁勇善战,不要让朕失望啊!”
“臣定不辱使命,乘胜而归!”
付镇中自御书房退出,立马便有亲信凑近问,“怎么办,如今要尚书亲自带兵,若是萧家军在尚书手里折了,日后定是洗不清这污名了。”
亲信左右看了看,“圣上也是荒诞,怎能让兵部尚书离京,都怪那侯爷胡搅蛮缠,逼得圣上对将军起了猜忌之心!”
付尚书气的下九重台阶心里都一肚子火,所有好事都被柳家那个反骨给搞毁了!
“行正坐直,西南之事是天赐良机,我不能错过。”
亲信不解,“将军还有其他法子吗?”
只见付尚书拉着他的手,往自己腰上一推,便从高高的台阶上滚了下来。
但他身穿盔甲,竟是损伤不大,反而被他一道拉下来的亲信,摔的惨上许多。
他沉眸厉色,右手放在自己膝盖上用力往下一按。
一阵骨裂之声响起。
周遭响起此起彼伏呼救声,付镇中合上了眼。
……
御书房内,承明帝让柳长泽留了下来,说是太后让他寻柳长泽谈谈亲事。
承明帝像是累极,“你今日入宫便是来吵这一道的?”
柳长泽说:“是。”
“他连盔甲都敢穿进宫了,还会怕了你几句话么。”承明帝转了转脑袋,“付柳联亲,这大齐也不知是姓什么了。”
柳长泽说:“纵然是螳臂当车,也好过无人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