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是说你十七弟不该?”
赵元晔又摇头:“十七弟为嫡子,自然没有不该,儿臣不过是为父皇抱不平罢了。”
皇上扔了笔,沉着脸看着他这心口不一的三儿子,冷笑道:“你既知他是嫡子,就该知道以他嫡子的份量,不论做了什么做的对不对,都不是你能质疑的。”
赵元晔心口一堵。
父皇的话,实在是叫他不得不慌,十七弟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已经这么高了吗?
赵元晔正想解释,皇上却压根懒得听他的辩解:
“叫你过来是让你帮朕处理政务的,不是让你给朕添堵的。若你还是要说那些不着四六的话,就给朕出去。你们母子二人实在是越来越不着调了,当真是不知所谓。”骂了赵元晔不够,连德妃也一道骂上了。
赵元晔脸色已经难看地不能入眼了。
边上的赵元泽偷偷笑了一声,觉得他这位皇兄可真是活该。他的父皇心眼儿可不大,在父皇跟前说十七的是非,被记恨上了也是活该。
被记恨上的,可远不知赵元晔。那像如今在朝中使劲儿蹦跶的,皇上都让人把他们的名字给记下了,且扬言以后牛痘人痘的法子成熟了,绝不会帮他们家的人种。
那些朝官眼下也硬气,以长宁侯为首,对这牛痘简直恨之入骨。反正他们本来也看不上这些东西,不种就不种,这么多年不也是一样过下了吗?
一个个铁了心说自己不种痘。
皇上看他们一个个不屑的模样,心里的火气又高了几分。
行吧,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些嘴硬的人到底是个什么下场。
朝中风风雨雨,皇庄里头的十来个太医却高兴地快要疯了。
第82章 除夕夜宴
如今已经放了年假, 明儿便是除夕夜了,只是这些太医今年是没办法回家过年的,毕竟种痘一事要紧, 这事没有做好, 他们也没有什么心思回家过年。
原本石大夫跟陈院正决定将牛痘换人痘的时候,太医们也都担心不已,毕竟人痘之术他们都已经进行了这么久, 里头的关窍都已经摸清楚了,如今突然换了个方向, 危险不说,这牛身上的东西,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可是陈院正跟石大夫却下定心思要做。
人痘虽听着比牛痘好,但是毒性也是巨大的, 也就他们如今人多,才能一遍又一遍地筛选初适合接种的人痘。可若是寻常的民间大夫,又哪里能有这样的精力财力跟人力呢?哪有这么多经验精湛的太医,能够两人从鬼门关里头拉回来呢?
牛痘毒性比人痘小的多, 且易得得很, 一旦成功, 便是普通的穷苦人家也能接种。
所以这法子是肯定要试的。
这一试, 结果就出来了。太医们惊喜的发现这牛痘竟然真能接种到人身上,非但如此,染上牛痘的人还能抵御痘疮。而且牛痘病发之后, 并不算什么大病,安全可靠,且不会在人群之中传播。
这可是一桩大喜事,而且是古往今来, 绝无仅有的大喜事。
除夕当夜,陈太医便领着石林二人,匆忙跑去宫里复命去了。
皇上本来在前头摆宫宴。
说实话,今年的宫宴皇上都不愿意摆。前段时间被人骂成了那样,如今还要请他们吃酒,想想就让人生气。
因为心里对这些人不满,皇上在宫宴上也没摆出什么好脸色来,偏偏还有一些人连脸色都看不懂,只一心挣表现,竟然在宫宴上当众又抨击牛痘一事。
说到最后,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种牛痘会让人变得跟牛一样,皮肤黝黑,头上长角。
皇上听罢,都气笑了。
正想让人把这蠢货拉下去廷仗,再打烂他的嘴,转眼间就看到旁边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
那小太监一脸激动,连步子迈的都比平常快了许多,且精神抖擞的,这一看就是有好事儿发生。
皇上按下了怒火,听着小太监将事儿说话了。
底下的大臣正好奇着,就听到皇上大声道了一声“好”,接着又抚掌长笑了几声。
笑众人莫名其妙。
皇上扫过他们一眼,只笑道:“去请陈院正进来。”
众人不知皇上葫芦里头到底卖的什么药,却只见陈院正带着两个民间大夫,这就来了寿宴。当着众人的面,陈院正便给圣上禀报那百余名死囚如今的状况。
听了他们如今还安安稳稳的被关着,并没有半分不妥,这人都惊了。
方才出言不逊的言官此刻又站了起来:“如今虽没事,可怎知以后如何?这种牛痘的又不是你们,你们当然能轻飘飘一句话说没事了。”
石大夫凉凉一笑:“给那些死囚种牛痘之前,我便已经在自己身上种了,这位大人你瞧我如今不是还活的好好的?”
言官有些尴尬,谁也没想到这个民间大夫竟然对自己这么狠。死囚都没种呢,就先给自己种了。
陈院正打了一个圆场:“如今那些人好好的,便说明牛痘能接种,也能防御痘疮。且牛痘比人痘要安全许多,不会致死,也不会留下疤痕,可为上上之选。以后如何还得继续观望,左右那些死囚跑不掉,可以看看他们之后到底会不会有何不良反应。”
石大夫依旧看不惯这些挑刺儿的狗官:“可若是没有什么反应,那今日之事又该怎么算呢?”
那言官不说话了。
底下人也闭嘴了。
皇上插了一句:“那等日后百姓种痘,只他们这些人是没得种的。本就瞧不起,又哪里来的脸坐享其成呢?”
言官被臊的脸红,后头那些原本嚷嚷着不能种牛痘的官员,也都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他们的确在一开始就冒犯了圣上,更让自己站在这些太医的对立面,往后……确实不好再享用别人的成果。
不过,不用就不用罢了,丢了这么大的一个面子再让他们去种痘,那岂不是又打了自己的脸?
赵元晔也在席中,看到这情况心里已然后悔。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在父皇面前说那些有的没的。如今十七的人已经证明了这牛痘不是无用之物,那么往后父皇必会更偏向十七。
也不知十七到底是得了什么运道。赵元晔仔细想想他这一路来的遭遇,这每一桩每一件,最后都是变成了于他有利之事。
如今场中并没有赵元邑。
他们几个小皇子年纪小,皇上又被前朝的那些人烦的要命,不想让赵元邑过来找晦气,所以就把他们留在了后宫。只是赵元晔知道,如今不在场也没有什么,即便不在,父皇也绝对不会忘了十七的功劳。
皇上确实没忘。他如今正高兴着,扬眉吐气了一回,皇上怎么能忘记赵元邑这个大功臣呢?连带着之前他儿子算计他的那件事情,皇上也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等回了后宫出席家宴的时候,皇上便高高兴兴地将赵元邑带到跟前,还把他放到自己身边坐着,父子两个人亲亲热热的互相夹菜,不知道多惹眼。
刚进宫的那些妃嫔,如今还没有人传出怀有身孕的消息,只是她们年纪轻,现在没有将来也总归是有的。她们不求她们的孩子能像十七殿下这般这样的出息,只要有十七殿下的一半儿她们也都是高兴的。
余下有孩子的几个,除了张婕妤跟宁妃没有什么心思,德妃跟容妃看这一幕,心里着实不太好受。本以为贤妃倒了之后,就只剩下三皇子与四皇子之争了,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十七才是最厉害的。
以前都是她们看走了眼。这般情况,还不如将贤妃留下呢,好歹还能辖制住皇后跟赵元邑。
一整晚上的家宴,众妃嫔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上跟十七皇子说笑,还亲自给十七皇子夹菜,心中羡慕嫉妒也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皇后与太后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旁人来夸赵元邑,太后也是照单全收:“这孩子确实比一般孩子聪明一些,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皇后提醒:“母后,是十七庄子里的大夫想出了这个办法。”
“那还不都是十七的人吗?有什么分别?”
今儿除夕一过,这孩子就七岁了。太后自豪道:“这才七岁就有这般大才,往后大了必更加非凡!”
皇后失笑。
她知道太后也是不喜欢用这牛痘的,这两天没少在私底下嘀咕。只是今儿外头的风向一变,知道皇上跟赵元邑的腰板能重新挺直了之后,这态度又变了,变得沾沾自喜,与有荣焉。